首页 古代言情

隋唐女子图鉴

第十五章 献计扣留做人质,极力开云(中国)为师傅

隋唐女子图鉴 贺楼惜雪 4221 2019-05-25 20:48:17

  姑母过世后,杨老头儿便下令,封李敏和宇文娥英姐姐的独女李鸢萝为华容郡主,还遣人把她接进宫来养着。

  听说李鸢萝进宫那一天,娥英姐姐还大哭了一场。

  虽然在辈分上我是华容郡主的姑姑,但其实她年长我几岁,我们私底下很聊得来,并未顾及这些阶级身份,所以我打趣地给她取了个称呼:小姐姐。

  不知道这郡主封号莫不是什么廉价品,一抓一大把,想赏谁就赏谁?

  我还记得,纪情姐姐也是因为家里无依靠,才被领进宫,也被封为郡主……

  我总看着,李鸢萝和杨纪情这两个姐姐总有一种说不出的相似感,除了年纪相差不大,身世也都差不多。

  那命运呢?

  但是对于杨老头儿动不动就把臣子的女儿领进宫抚养这件事,我是不怎么赞同的。

  表面上看似是恩养,想体现皇恩浩荡,其实真正的目的又有谁人知晓?

  至少我在宫里从未见过纪情姐姐有过一丝笑颜,想必她自己也是不乐意的吧。

  给你吃给你穿给你住,没有自由不说,这宫中的一切事物还时刻提醒着你:得感恩。

  多么憋屈!

  若是我,这种恩养不要也罢!

  谁人不愿意与亲生父母生活在一起,在天子身边,说话做事皆得小心谨慎,随时随地都会有掉脑袋的风险,就连我这个“亲生女儿”也不例外,更何况我还是个冒牌的“亲生女儿”。

  不过幸好,上次已经在杨老头儿那里拿到了一张丹书铁券,不管怎样也算是给自己留了条后路。

  某日在去给女神请安的路上偶遇纪情姐姐,她斜靠在御花园凉亭的栏杆上,皱着眉头,神色黯然,沉默不语。

  她还是如我初见她时那样,眉间深锁忧郁,总有一股说不出的哀怨。

  我什么时候出现在她身后她都没察觉到。

  我轻拍了一下她的后背,她惊讶地回过头,见是我,一下子便怔住了。

  我笑着问道:“纪情姐姐,你在想什么呢?”

  她目光空洞,言辞闪烁,“哦……我没有……”

  我打趣笑道:“瞧你,跟块望夫石似的,莫非……是在想哪个情郎?”

  想想我都能开始议亲了,更别说纪情姐姐还年长我几岁,调侃调侃她应该也没什么大碍吧。

  谁知她却羞红了脸,仿佛是被说中了心事般,低下头难为情地嗫嚅道:“没……没有……”

  对于她,无论什么玩笑都开不起来。

  而她见着我,也总是一副低眉顺眼的模样,让人看着怪怜惜的。

  其实她容貌不差,才华也有,品行更是没的说。听说进宫之前也是大兴城数一数二的贵女,去辅国公府上说亲的媒人络绎不绝,都快把红木门槛踩烂了,可这位大小姐却未瞧得上任何一人,想来也是个相当有志气的人物,不肯草草一生。

  怎么进了皇城才几年光景,就磨成了这般玉惨花愁的模样?

  皇宫磨灭了人性,这真不是个好地方。

  在隋宫的这些日子,我算是想明白了一个道理,女孩子应该自强自立、自尊自爱、敢做敢恨,才不致于落入俗套。

  可是至今为止,我都没有发现一个符合标准的人物。

  女神自强自立,王淑妃自尊自爱,姑母敢做敢恨,但她们都不是三者兼有。

  为了实现我的远大理想,我向杨老头儿申请,非要带着纪情姐姐和鸢萝姐姐一起念书不可。

  他虽迟疑不决,但终究也耐不过我的软磨硬泡。

  我因觉着萧家表哥学识渊博,又不屑于在前朝为官,这等才华横溢、高风亮节之人,自然是十分适合为人师表,所以力向杨老头儿开云(中国)他做我们的师傅。

  他原本就是侑儿的教习师傅,现在只不过多添了几个学生而已。

  像他们这种世家子弟,其实也不用做什么大官,只等着袭爵便好。没办法,谁让人家算准了含着金汤匙投胎的!

  其实我这么做还有个目的。

  我总觉着萧家表哥对于我总有一种别样的情愫,虽说不上像宇文皛那样主动献殷勤,也不如他那般轻浮,但是对于我不爱的人,我是不乐意接受他抛过来的任何一个暗示的。

  之前也在女神那里有事无事试探过,她对这位娘家侄子甚是中意,虽未明说要撮合我们,但在外人看来,皇后娘娘的女儿和国舅爷的世子,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

  如果是古代的这个我,大概也会如此认为吧!

  说实话,我虽中意萧家表哥的盛世美颜,我们也有着共同的爱好,喜欢弹琴奏乐,但就我们的三观来说,着实不相匹配。

  他志趣高洁,向往归隐,不流于世俗;而我却是大俗人一个,吃好喝好睡好是我最大的乐趣,一句话,“及时行乐”而已。

  所以我们一谈音乐,便是相见恨晚,只要一谈人生,便是尴尬不已。

  我纠结了很久,想着不如换个身份相处,或许不那么难堪了。

  在我的提议之下,没过多久,我们便在昭阳殿念起书来。

  在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我这也算是盛举了。

  而萧锋从表哥一跃成为我的老师,这样再也不会有人打趣我们俩了吧!

  虽瞧得出他心里有些许失望,但是这样的定位对于我们来说,是最好的安排,对于无法发展感情的人,能及时斩断不好的念头是最正确的选择。

  后宫无事,前朝却有大事。

  某日下了早朝,杨老头儿怒气冲冲到了永安宫,还没来得及说上几句话,这严峻的神情就把一屋子的宫人吓得似魂飞魄散。

  我当时正在内殿换衣服,早上来永安宫请安的路上,一不小心沾染了些许花粉,弄得我身上奇痒无比。

  忽听见女神的声音:“陛下因何事怒发冲冠啊?”

  杨老头儿咬牙切齿气道:“这帮贼子,终有一日朕要收拾了他们。”

  女神不解问道:“这又是何人敢惹得陛下发这么大脾气?”

  “还不是那李渊……”

  听见熟知的名字,我瞬间来了兴致,便窝在帘子后面听起了墙角,这个习惯虽不好,但每次都能听见意外之喜。

  只见女神倒了一杯热茶递给杨老头儿,转身便悄悄对悠然使了个眼色,随即悠然便带着众宫人下去了。

  接着又是杨老头儿怒斥的声音。

  “这李渊未免也太大胆了,无诏不得进京,他倒好,朕没有诏他前来,他却几次三番私下派遣几个子女进京来,他想干什么!造反不成?若不是今日上朝有大臣启奏此事,恐怕朕还一直被蒙在鼓里。”

  杨老头儿当日是如何取得皇位的,他自是没忘记,所以对于官员私下勾结这回事,他必是相当忌讳反感的。

  女神劝慰道:“陛下消消气,这原本也不是什么大事。”

  杨老头儿强压住怒火,语气生硬地说道:“公然违抗圣命,这事儿还不够大?”

  女神解释道:“臣妾的意思是,兴许这唐国公有什么难言之隐?如若不然,又怎会私自遣进京,而不是大张旗鼓光明正大地来……”

  还未等女神把话说完,杨老头便迫不及待大手一挥,道:“你知道他那几个儿子是来见谁?”

  女神踌躇摇头。

  杨老头儿神色不悦地说道:“吴山郡公!”

  女神看着杨老头儿,眼中拂过一丝惊讶,“这吴山郡公不是早早就退隐了吗?难道……”

  杨老头儿不屑道:“这人退是退了,可这心退没退,那就不知道了。”

  接着他又似有不甘说道:“他当年向父皇辞官,父皇虽极力挽留,也是无济于事,最终遂其心愿放其归隐,允许他可不参与政事,父皇又念及其为北周旧臣,不仅赏赐不断,还为他保留世代可袭的郡公爵位,想当年朕为晋王的时候,多次上门请求他出山相助,都被他一一婉拒,可如今……”

  自古以来就没有为人君者看得惯自己的臣子私下互相勾结,杨老头儿也不例外。

  女神沉思半响,犹豫不决,最终还是说了出来,“臣妾有一计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杨老头儿挥手示意她继续说下去。

  女神说道:“再过不久便是文献皇后的忌日,届时宫里会请大兴善寺的得道高僧进宫做佛事,听经闻法,陛下正好可以此名义,宣召一些四世三公家族的子女们进宫祈愿求福,细细打听一些情况。”

  杨老头儿似是欣赏地点了点头。

  女神接着说道:“如若陛下再有顾虑,不如待祭典过后,暂且将他们留在宫中,名为皇子公主伴读,实质亦可为人质,倘若他们背后的家族真的忠于我大隋朝,且毫无二心,亦不必担忧他们儿女的人身安全。若他们稍有不臣之心意,必要的时候也可将宫内之人为我所用……”

  杨老头儿听完,随即抚掌大笑,感慨万千道:“皇后果然想得周全,那就一切照你的意思办,传旨,让他们把自家的女儿送进宫来!”

  女神疑惑不解,问道:“陛下为何只召女孩儿进宫?”

  杨老头儿意味深长笑道:“女孩儿留在宫里养着,将来大有用处。看看现在周边的形势,东北的高句丽,北边的突厥,还有西域各国,哪一个是省油的灯?保不定有朝一日会与他们大动干戈,多留些女孩儿在身边,又多吃不了多少,多用不了,只管养着像个活人,有皇家的风范和名头就行了,将来送去和亲,也不至于无人可用……”

  女神闻言一怔,脸色大变,欲言又止,最终只吐出两个字,“和亲?”

  见女神表情有些许异样,杨老头儿神态却极其轻松,解释道:“不用如此诧异,公主的价值就在于和亲,这样的事自古以来皇家都做了不少,就连先皇当年不也是恩养了几位宗室女子在宫里,嫁到突厥的义成公主不是做得很好,不仅能维持大隋和突厥之间表面上的和气,还能时时给朕传来有用的情报……”

  女神神情微微有些苦涩,向杨老头行礼道:“陛下勿需解释些什么,臣妾……臣妾只是觉得……这对于女子来说未免有些……”

  杨老头儿也略带尴尬地扶起女神,只轻拍她柔弱的双臂,再未言语。

  别忘了,当初梁国也是为求自保,把他们的公主嫁给隋朝的晋王,而女神正是当年的梁国公主,所以她对于利用女子和亲求取安平这件事最有发言权。

  杨老头儿虽说得头头是道、句句有理,不仅是女神颇有微词,就连我亦是相当气愤的。

  我瞬间有些鄙夷他,才刚建立起对他的些许好感,又被他的一番言辞磨掉了。

  原来在他眼中,人人皆是可以利用的对象,先不说那些宗室女子,就连他自己的亲生女儿也是可以拿来一用的,比如说南阳公主,估计下一个就得轮到我了。

  我说他怎么这么好心,把纪情姐姐、鸢萝小姐姐这些女孩子接进宫来,又是封郡主又是赏赐的,原来他是想有朝一日,有机会把她们当成礼物一样送出去,去成全他雄霸天下的梦想!

  这种把自己的霸业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雄心壮志,要来有何用?

  当皇帝的亲眷有什么好,虽说皇亲国戚富贵无比,到头来还不是落得被人利用的结局,倒还不如一个平民百姓过得潇洒。

  我长叹一声,往后退了几步,一不小心踩到了伏在我身后的百灵,我看到她脸上脸上扫过一丝含愤冷笑。

  君王莫信和亲策,生得胡雏虏更多。

  叹!

  可叹!

  说做就做。

  不到五日的时间,杨老头儿一下子给我找来了不少伴读,其中就有宇文述的小女儿,即阿姐的小姑子宇文乐及,吴山郡公郑谌的孙女郑妉,还有……再加上原已有的纪情姐姐和鸢萝姐姐,我的小伙伴一下子多了起来。

  唐国公李渊却因第三女李英姿身体抱恙,未能及时把她送进宫。

  众人皆知,这不过是句托词而已。

  杨老头儿原本就对这位姨表兄颇有微词,这次召集四世三公之女进宫,也是因李渊擅自遣子进京引起的,

  这清冷的后宫,也热闹起来了。

  面似雍容华贵的女神,对任何事都能泰然处之,却对王淑妃受宠一事耿耿于怀。

  宠冠后宫的王淑妃,无子无女无依靠,虽圣宠无比,却整日心事重重。

  母凭子贵的萧贵嫔,虽在后宫占得一席之地,却在杨老头儿心中排不上号。

  还未从姑母离世的悲痛中恢复过来的鸢萝小姐姐,有亲生父母却不得相见。

  琴棋书画样样皆精的纪情姐姐,大多时候沉默寡言,喜欢独处。

  至于我,整天想着的是如何保命而已。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