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福安时

第三十章 寿宴

福安时 我是多少 3186 2020-05-26 19:35:09

  那天在出城的路上就祭奠过故人,到抵达平县的时候天已经很黑了,整日的赶路,安时的精神不大好,夜里的噩梦比平常更甚。

  在安时来祭奠之前,坟头野草就已经被人清理过了,周围还有些夜里被老鼠吃剩的残羹碎果,以及焚烧纸钱和香烛后留下的火灰,被打翻的黄酒和几日前的雨打湿了陷在泥土和草根里。

  颍州的亲戚显然以为福安时也遇害了,所以那儿一共堆了四个坟头,但不知道为什么,来祭奠的人只给其中三个坟头摆了供食和烧了纸钱,福安时的坟头前什么都没有。

  是谁来过呢?久未谋面的故人?远在颍州的亲戚刚离开,孤落山里的老仙医年事已高,空灵师太也离不开静宁寺,还会有谁呢?这么远的路……

  五月二十六,峦山平县,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过了晌午,天开始有些阴,湿热的风四面吹着,安时静坐在茅草屋前的树荫下,悠闲地望着不远处清新麦田里的飞鸟,在草屋外不远处的大树下,守着那两名便衣侍卫。

  十岁的唐糖手里攥着一把刚摘的羊奶果往这边快步跑来,边招手边喊道:“安姐姐!”

  安时循声望去,看到唐果缓缓跟在奔跑的弟弟身后,双手捧着一个宽口盂,麻子紧随其后,怀里抱了青的橙的黄的一堆野果子。

  “安姐姐!今天的保证比昨天的甜!”一脸兴奋的唐糖在安时身旁的草垛上坐下,把羊奶果铺在干草上。

  唐果把手里的蜂蜜糖水平放到一旁,附言道:“来,蘸点蜂蜜更好吃。”

  安时笑着摸了摸唐糖的头,学着他们把果子蘸上蜂蜜再吃,果然酸甜可口。昨天在山里采药时摘的羊奶果太酸涩了,她有点吃不惯。

  “阿时,这些果子也是我和我爹采完药从山里摘的,井水刚洗好,你尝尝!”麻子边说边抖了抖贴在身上打了不少补丁的灰布衣,额头上也还渗着汗。

  刚到这儿不久,安时就治好了唐果弟弟唐糖身上的麻疹,还有麻子老爹多日未好的咳嗽,接着又顺道给一个小孩童接回了脱臼的手臂,这几件小事在山里的百姓之间被口口相传,不出一天,上门造访的百姓越来越多,因为离平县最近的医馆要走上几十里的山路,所以很多百姓的小痛小病基本都靠忍,有些病患等到病重了想出山去也更难了。

  来平县的这几天,安时基本上就在山里几个村子之间奔忙了,除了帮人看病外,就是教他们上山采药,教他们用药。

  “药都采好啦?你老爹今日没咳嗽了吧?”安时问。

  麻子回道:“不咳了,人也精神得很,一大早就拉着我上山,还叮嘱我一定让你尝尝他摘的这些枇杷果。”说完后就挑了一个又大又熟的递给安时。

  安时咬了一口枇杷果,向不远处的两名侍卫招了招手让他们过来。

  安时示意他们一同坐下,道:“别一直站着了,天气这么热,来一起吃些果子吧。”

  麻子和唐糖已经主动让出了位置,两名侍卫相对视了一眼,然后在干草上坐下了,这几天他们朝夕相处,大家都没拿彼此当外人,一起吃粗饭一起上山采药一起四处游玩。

  其中一名侍卫开口问道:“福姑娘,今日已经是离府的第四天了,王爷先前叮嘱过不能外留太久,您看我们是不是应该启程回去了?”

  “今天吗?”唐糖惊问道:“可我给安姐姐做的弹弓还没好!”

  唐果安抚似的拍了拍弟弟的背,瞥了一眼麻子,道:“的确是离府有些久了,阿时,我看你这两天精神也不太好,不如早些回府去吧。”

  麻子连连点头附和道:“你这几天在山里到处跑也够累的了,万一再累倒,我们没法儿向王爷交代啊。”

  安时抬眼望了望阴沉的天和愈积愈多的云,若有所思道:“晚些应该还会下雨,也不好赶路,干脆就等弟弟把弹弓做好,明日再看看吧。”

  其实催促安时回府的话唐果昨日就说过了,只是她还不太想走,在山里的这几天四处奔走确实有点累,但感觉倒挺惬意自在的,虽然在这里也有侍卫守着,但毕竟没有像在玉王府里那样诸多规矩和诸多顾虑。这次离府,她也曾考虑过要不要直接回一趟孤落山,但是出城的路本来就远,要其他人跟着也不方便,再加上重开福满堂的事情也刚开始,福家人遇害的事还没个头绪,自己也有可能被坏人盯上而再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千头万绪,越理越乱。

  还是先回府吧,凡事不能只考虑自己,更不能连累旁人受罚。

  夜里,安时辗转反侧,倒也不是不想睡,只是不想入梦。故而,又不禁想起分别前夜在浴殿里的事。他说去留与否,决定权在她的手里,那么,不过分的请求应该还是可以提的吧?

  他对她实在是太好了,好到安时有时觉得自己有点不识好歹,但是这种“好”也有相应的代价,就像槛猿笼鸟,如果要拿自由随心来换,安时并不想要。更何况,别人随手给的东西,永远可以随时要回去。

  从桂零州回到晋安城后,安时几乎每天都在喝调理汤,方子是她从前在孤落山上常服的,但她不知道那药汤用的药材全都是从宝京中送出来的极好极贵的,来平县的这几天算是停了药,她感觉身体恢复得尚可,就是旧梦太多睡不安稳,精神欠佳。

  二十七日这天,红日将要初升,群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唐果的爹娘早就准备好了早饭,唐糖也早早地坐在草屋前等两个姐姐了。他手心攥着那把新修的弹弓,选木、刨形、绕皮、缝线,都是他亲手做的,如果不是唐果姐姐一再催促,他还想做得慢一些,毕竟安姐姐说过,等他弹弓做好了,他们就要离开了。

  送行的除了唐果和麻子的亲人,还来了好多山民,他们带着热馍馍、烧饼、雉鸡、禽蛋、鲜果甚至是存粮五谷……这几天的看诊、治病和上山采药都是不要钱的,和当初在静宁寺里义诊一样,安时有点受宠若惊地婉拒和道谢,最后只带走了几人路上要吃的馍馍和烧饼,鲜果和唐糖弟弟给她制作的弹弓。

  天色尚可,时阴时晴,几人出了山回城,在路上也没多作停留,待回到王府,已经申正三刻。

  自然还是从东殿侧门进府,没有惊扰到府上其他人。

  安时回来后在弦月殿里小憩了一阵,醒来后天已经黑了,她有些昏沉,静坐在榻上继续闭目养神,不一会儿有人来叩门,安时一怔,才发现还没掌灯。

  “怎么又一个人坐在黑漆漆的屋子里?”唐果捧着烛火推门进来,继续唠叨道:“在我家里这样,回了王府还这样。”

  安时干笑了一声,看着屋子在烛火和宫灯的映照下慢慢亮堂起来,她心头的阴霾稍稍散了一些。

  “这里真的很大。”她突然说,“阿果,你不能跟我一起睡吗?”

  唐果掌好灯后,吹灭手里的烛火放到案几上,回道:“当然不能啦,这里是玉王府。”

  “放心吧,我不就睡在外间嘛,就隔着一层帘子。”唐果来到床榻前扶要起身的安时,继续道:“今晚你喝了药汤再睡,应该就不做噩梦了。你饿不饿?”

  安时摇了摇头,唐果觉得可能因为赶路的缘故,她看起来精神更差了。

  唐果摸了摸她的额头,又说:“等会喝了药汤就睡吧,反正王爷今晚也不回来。”

  安时坐到案几前,转头问:“他不在府里吗?”

  “嗯,王爷进京去了,明日是太后的寿宴,每年的这个时候王爷都会在宝京里住几天。”

  “那顾知也不在府上吗?”

  “当然了,顾大人一般都是陪在王爷身边的,也许王爷他们明日也不会回来。”

  听到叩门声,唐果挽起垂幔往外走,打开门后,有两个婢女端了几样吃食、点心和一碗药汤进来,在案几上摆好后又关门退了下去。

  安时从垂幔中走了出来,坐到药汤前,问:“阿果,我在平县写的那封信,你托人帮我送了吗?”

  “已经托人送了,不过估计要十天半个月,才能送到孤落山去。”唐果在她身旁坐下来,怕她又说没有胃口,把那碟绿豆糕推到她面前:“尝尝,你不是喜欢吃这个吗?”

  安时拿起一块绿豆糕含进嘴里,入口即化,然后又喝了一大口药汤。

  “你陪我一起吃吧,我吃不下这么多。”安时往唐果嘴里塞了一块凉糕,笑道:“我夜里睡不好,你也总跟着遭罪,反正明天没什么事儿,你今晚也早些睡吧。”

  可第二天一大清早,唐果就已经不见人儿了,太后寿宴,玉王府里的摆设仪式是要有的。

  就连今日的延平长街,都是一片热闹非凡。

  安时喝了药睡得沉醒得也晚,快到辰正时人才起,待盥洗梳妆好,安时从衣箧里翻出一本先前在小书坊里买的民间野史,一拉开门,就看到大宝正四仰八叉睡在门阶上,她“喵”了一声,轻快地跳下台阶,大宝一个身翻过来,追着她径直往琼琚殿去了。

  王府各处,就连回廊上,处处张灯结彩,下人们东奔西走的清宫除道,目光所及之处皆窗明几净,就连回廊边的荷塘风光,今日都尤其令人心旷神怡。

  太后寿诞,王爷不在府中都布置得这么隆重热闹,不知传说的宝京是多么的繁华奢靡。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