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最唐朝

第二十七章 原来是你!方星河,站住!

最唐朝 紫霄星河 3449 2019-11-28 07:00:00

  你有冯博士,我有张孟将,方星河呀方星河,总算轮到我扬眉吐气一回了吧!

  这个“媚眼”抛得漂亮,可惜方星河没接,他跟在场的其他人一样,目光落在了周博文身侧的白衣女子身上。

  这是个即便多人同行也绝对会被人第一眼看到的女子,年方二八左右,一身白裙,如瀑秀发只用簪子轻轻挽住的她总使人想起《诗经.郑风.野有蔓草》篇中的句子: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清扬婉兮的容颜身姿之美已是绝佳,然则比之更动人的是她的风仪。

  尽管被这么多陌生男子盯着,怀抱琴囊的少女却无丝毫局促,神情淡雅自然,俨然便是《诗经.秦风》中的蒹葭伊人踏水而来。

  “这就是玉池小姐吧,早闻张氏明珠之名,今日一见更胜闻名”

  “除了她,襄州焉得有第二个玉池?”

  “听说两年前孟将先生曾自言平生坎坷,得意事唯二,一是进士出身,二是有女玉池,今日一见,信哉斯言!”

  ……

  旁边惊艳的议论不断传入耳中,方星河也不由得在心底赞一句,这张玉池的气质是真好,望之便让人赏心悦目。

  不过,也就仅此而已了,这感觉很像后世看美女图,纯粹的欣赏而已。

  士子们惊艳的目光和议论张柬之当然注意到了,但他不仅没生气,反而很高兴,甚至眉宇间还有些炫耀之意,看的方星河瞬间觉得这人生动了好多。

  张柬之带着女儿和周博文进了正堂,坐定之后开始接受士子们入内祝寿。

  轮到方星河和兰东海,两人规规矩矩上前致礼贺寿,跟前面的学子们一样。

  人多,行完礼说完贺词就该转身走,方星河正是这样做的,但身子方转,张柬之却叫住了他。

  “方星河!你来自乐乡?”

  方星河闻问忙转过来,“正是”

  张柬之嗯了一声什么都没说,上上下下仔细打量一番后摆手命退。

  侍立在张柬之身后的周博文见状心中猛然一紧。

  两人退出来,方星河对张柬之的举动摸不着头脑,兰东海满是艳羡道:“前面贺寿的那么多,都只是自报家门而已,唯方学弟被孟将先生特意问名,可见已入先生法眼,可喜可贺!”

  “未必啊”,方星河摇摇头,他总感觉刚才张柬之打量他的眼神有些不对。

  “未必什么”,兰东海也自摇头,压低声音道:“不仅是孟将先生,我看就连玉池小姐对你也份外关注,怎么,你没注意到?”

  “兰兄,你啊想多了”。

  “难倒……真是我看错了?”

  祝寿毕,来贺的士子们分入两边厢房用寿宴。

  酒过三巡,蓦见张玉池捧琴而出,却是奉了父命要当众鸣琴为贺。

  众士子喜出望外,一时都没了吃喝的兴致,目光灼灼看向张玉池。

  张玉池依旧是那副淡雅神情,“长者命,不敢辞,更何况是父亲大人的寿诞喜日,只是孤琴难免寂寥,女儿想请一人同奏”。

  这一下子两边厢房中的气氛猛地热闹起来,尤其是解音识律的更是心中狂跳,既想冲出去毛遂自荐,又担忧万一真请到自己技艺不精难免丢人。

  周博文悔啊,悔死了,早知今日,当初为何不好生学一学音律?否则此刻与玉池来一曲琴瑟和鸣,该是何等的赏心乐事。

  方星河同样期待张玉池的琴曲,人选上却绝没想到自己。似这种合奏必定要以前演练过,他与张玉池素不相识,怎么可能?

  张柬之哈哈一笑,挥动袍袖,“去吧,满座俊彦,汝自择之”。

  张玉池放下琴囊往右厢走来,刹那间,左厢一片叹气声,右厢则陡然安静下来。

  满场瞩目中,张玉池走进右厢后毫无顾盼,径直来到方星河面前,伸出纤纤素手邀约,“我欲与君合奏,请!”

  “唰!”,所有的目光转到了方星河身上,方星河一脸懵的站起来。

  我们也不认识啊,你怎么知道我解音律?

  无奈张玉池根本就没给他发问的机会,邀约之后就转身往外走,当此情形方星河也不能把她撂在地上,只能满心疑惑的跟着往外走。

  “你看,我刚才没说错吧”,兰东海使劲拍了拍方星河的臂膀,与有荣焉。

  方星河刚走出厢房门,后边的议论瞬间就起来了,内容都是在打听他的来历并好奇他怎会与张玉池相识。

  周博文始见张玉池进右厢时心中就有不祥之感蓬勃而起,结果怕什么来什么。

  “他们怎么会相识?”

  “他们……”

  “难倒……”

  周博文所有的得意霎时间烟消云散,心中唯留下无尽的揣测,担忧与紧张,其中,紧张尤甚。

  来到琴囊处,张玉池取出琴的同时一并从里面取出一支曲笛,“我已仔细擦拭过了。《阳春白雪》如何?”

  她怎么知道我擅长的是曲笛?

  方星河在更懵的状态中接过曲笛点了点头。

  《阳春白雪》是与《高山流水》齐名的经典名曲,也是凡解音律者必会的曲子,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以此曲为张柬之贺寿,颂其品性高洁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

  张玉池再不多话,端坐下来后手指轻拨,《阳春白雪》的琴音已如流水般淙淙而出。

  乍闻琴音,方星河眉头猛地一挑,这琴音……

  “是你?!”

  张玉池手上不停,微微歪头看着方星河粲然一笑,眼中有着恶作剧得逞后的得意之色。

  这是她第一次笑,其美如冰雪化冻,万物复春,竟引起厢房中好几声惊叹。

  周博文感觉自己掉进了冰窖,她笑了,她还从未像这样对自己笑过啊!

  方星河虽疑惑未解,陌生感却已消失,反之倒有一种熟悉随着琴音而来,似乎又回到了乐乡县学荒废小园,似乎这仍是那一缕不见其人只闻其声的飘渺之音。

  方星河还以会心一笑,微阖双目,清越的笛音悠扬而起,虽从未与张玉池合奏过《阳春白雪》,却配合的珠联如璧,琴音曲韵如水乳交融。

  曲笛生动活泼、明快愉悦,正是万物复苏、和风涤荡之阳春;鸣琴清幽古洁,苍茫悠远,是为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白雪,曲琴交汇便是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向荣,生机勃勃。

  初时,兰东海等人的兴趣还只在人,渐渐的诸士子们为美妙的合奏所倾倒,不少人如方星河般微微闭上眼睛,任由琴音曲调洗耳洗心,陶醉之情形诸于色。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方星河睁开眼与张玉池对视一笑。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遂还了曲笛回到右厢,走到一半时喝彩声哗然而起。

  在东厢诸士子炽热的眼神中,方星河回座,兰东海抚掌而赞中艳羡叹道:“四人同来乐乡,回去的怕就只剩我与胡兄了”

  乐乡夜中鸣琴的人居然是张玉池,她知道隔墙的县学废园中住的是谁,而且还能认出自己,方星河坐定之后想起刚才的经历犹自觉得不可思议,“借你吉言吧”。

  此前他心中一点都不托底,一曲合奏之后却觉得希望大了许多,这也是来贺的所有士子们共同心声。

  继周博文之后又多了个方星河,还没开始呢就少了两个名额,琴笛合奏的轻松惬意过后,院子里无形的紧张气氛越发紧绷起来。

  张柬之未对合奏置评,起身向众士子邀饮了一盏后准备前往后院,那里安顿的是同样前来贺寿的亲朋故旧。

  临走前,张柬之吩咐张玉池,“吃的差不多了就安排个考校吧,来者都是客,不许出题太偏太难,也无须多,考校完把墨卷都送我书房,我要亲阅的”

  张玉池答应一声,张柬之向众人一笑后走了,于是诸士子们再也没有了吃的心思,满怀忐忑与期待的看着张玉池。

  张玉池见状索性直接命人撤了酒宴,一番布置后两厢变成了临时考场,张家对此显然早有准备,忙而不乱之下很快便已备妥。

  “你就在这儿做题吧”

  周博文愕然一愣,“我也要考?”

  “你就不想让家父看看你的才学?”

  周博文恹恹而坐,这一幕倒是让下边的考生们心里好受了不少。

  准备完毕,张玉池起身绕着小院子踱步,边绕边出题。

  这毕竟不是正规的科场,题目只有一道,为《诗经.小雅.天保》辨经。

  《诗经.小雅.天保》是一首长诗,亦是一首贺寿诗,放在今天也算应景。

  《诗经》辨经?

  听到题目,胡志平与兰东海第一眼就看向了方星河,这位学弟稳了!

  正堂内的周博文同样看向了方星河,心中气苦之情难以言表,真想就此掷笔而走,但看着那白衣飘飘的身影,看了又看,终究是舍不得。

  不一时作完考题,方星河随众一起交卷,张玉池并无异常表示,他也没有别样举动,交完卷子后跟着兰东海与胡志平出来准备回州学。

  刚出张家大门,身后周博文气冲冲的追了上来:“方星河,你站住”。

  这一嗓子喊得其他士子纷纷看过来,方星河皱皱眉头停住脚步,等周博文过来后不等他开口先已道:“你想让别人看笑话可别拉上我”

  周博文左右看看,人虽怒,声音到底是压住了,“你随我过来”

  “二位学兄稍等”

  张家大门左侧有一片竹林,方星河走进去,周博文劈面就道:“你跟玉池……你们……?”

  周博文素来伶牙俐齿,方星河这还是第一次见他如此语无伦次,再看他焦躁如困兽般的神情,心中没来由的软了软。

  少年情怀总是诗啊!

  “我跟张家小姐今天只是初见”。

  方星河也不等周博文追问,悉数将所有的事情都说了,毫无保留,“我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你的想法很可笑。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我的确喜欢张家小姐的琴音,但也就仅此而已,我对她绝无男女之情的念头,这话我只说一遍,以后你休得再拿此事来质问我,否则休怪我不念同窗之情。”

  方星河说完后转身就走,留下周博文呆呆的看着他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兰东海与胡志平见方星河这么快就回来了,对视一眼后悄声问道:“没事儿吧?”

  “能有什么事儿?”,方星河摇头一笑,“走,回”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