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唰,唰”
扫帚扫过地面的声音在院子中一遍遍响起,显得份外单调。当它终于消失脚步声又随之响起,进进出出,听着不乱,却很忙。
当脚步声也消失时,天际鱼肚白的地方一轮旭日猛地跃升上来,将第一缕温暖的朝阳洒向衰败中透着朴雅之意的小院儿。
方星河擦着额头细汗,看着眼前干净整洁的景象满意的点了点头。
张家私学开课已经有十来日了,方星河执洒扫,刚才这样的劳动也已经持续了十来日。
第一天开课的下午方星河先已打扫过一遍,第二天早晨张柬之来上课时看到院子里仅有的几片落叶皱了皱眉头。于是,方星河从第三天起就将打扫改为了两遍,次日下午,隔天早晨各一次,直至今天,张柬之的眉头再也没因为院落的卫生而皱起过。
脚步声响,一群七八个学子从外面走进来,领头的是周博文,张家私学榜首,同时还是教舍的舍长,教舍之内除了孟将先生之外就属他最大。
周博文进了院子就开始瞅,瞅来瞅去瞅不到一点可挑剔的地方让他很是不爽,哼了一声后进入教舍,随即就听到他的声音,“方星河,这儿没摆放整齐,你是怎么做事的?”
跟着周博文一起来的几个学子有的笑嘻嘻旁观,更多的则是无动于衷,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会上演,他们已经看习惯了。
“呀,来了来了”
“啧啧,果真是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着流纨素,耳垂明月当。指若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闭嘴,你那只眼睛看到丝履、玳瑁了?玉池小姐还需要那些俗物增颜色?”
“说的好!便是要引诗句,玉池小姐也该是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远远从院子门口外走进来的是张玉池,依旧的一身五破白裙,素颜素手,全身上下不见丝毫胭脂饰物。
她是私学杂务总揽,每天早晨正式上课前都会来转一趟看一看,这也是周博文等学子会提前跑来的原因。
一切都只是因为想多看她一眼。
以前只是耳闻,考试那天是初见,初见惊艳,入学后多了见她的机会,却每见一次都越发觉得她更美,美的特别,美的让人总是忍不住看了又想看,却怎么也看不够。
然后就是想亲近她,无奈诸生们什么招儿都使尽了却无一奏效,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能多看一眼就一眼吧。
张玉池走进院子,看看地上再看看诸生,学子们顿时挺胸拔背好使自己显得玉树临风,即便有别出心裁想通过不在乎来凸显自己的也悄悄将眼风紧紧锁在她身上。
可惜他们的这些举动就如同媚眼抛给了瞎子看,张玉池的眼神只是一闪而过,跟看墙看树没什么区别。
人还没走到教舍门口先就听到周博文的嚷嚷声,张玉池眉头一皱,“方星河,出来吧,该吃饭了”。
周博文听到张玉池的声音面露喜色,人就急着出去,恰恰被擦完书几站起身的方星河挡住了去路,“没用的!”
“什么?”
“你出去也没用的,她很烦你啊”
这一句正好砸在周博文心上,脸色都变了。方星河像没看到一样,继续慢条斯理道:“你是教舍舍长,我是执洒扫的杂役,你当然可以刻意刁难我,但这看在玉池小姐眼中会如何?”
周博文把勃勃而起的怒火强行压了回去,“如何?”
“拔根鸡毛当令箭,小肚鸡肠,世间哪有女子会喜欢男子小肚鸡肠的,更何况是玉池小姐,你呀……”,方星河言至此处后不再多说,摇摇头转身出去了,临走前的那声叹息就像一柄重锤狠狠砸在周博文心上。
愣了一会儿后追到门口,周博文正好看到张玉池从袖中掏出一方锦帕递给方星河,“把额头的汗擦了”
刹那间,几个学子眼睛都直了,周博文则听到了自己心碎的声音。
“多谢小姐,不过不用了,我有”,说话间,方星河边擦着汗边与张玉池肩并肩走了出去。
院子里一片哀嚎,都是年轻士子,情感表达就是这么热烈且直接。
“早知道是这样,我当初没被取中多好,正好来接这洒扫的活儿,没得便宜了方家子独近芳泽”
“冯兄说的对,张小姐既是总揽杂事,在她手下干活儿接触的机会就多了”
……
方星河与张玉池并肩走向饭堂,“玉池小姐,刚才的锦帕可一而不可再呀”
张玉池微微歪着头,“你说什么?”
“小姐兰心蕙质,还能不明白我的意思?”
“怎么,你怕了?”
方星河看看这个因琴相识的女子哑然一笑,“这有什么好怕的,就是有些烦,小姐终究是低估了自己对他们的吸引力”
张玉池并没觉得方星河的话有什么不妥,头又微微歪了歪,“怎么,我对你就没有吸引力?”
方星河再度笑了,这回笑的很欢畅,“没想到玉池小姐也会开玩笑”
“玩笑,何以见得?”
“小姐你看我就如同我看你,欣赏自然是有,但其中却不涉丝毫男女之情,我能看明白的事小姐又岂会不明白?”
张玉池也笑了,“看来你是真明白,可惜,私学里像你这样明白的人太少。他们只会看我的容貌却不在乎我心中所想,宁不可笑?”
“那我冒昧的问一句,小姐心里在想什么?”
“身为女子就一定要嫁人?男子进可以科举出仕,退亦可归隐林下,寄情诗书,女子为什么就不能青山古琴逍遥一生,非要去看拙男子和公婆,乃至是小姑的脸色?”
身为女子而秉持独身之念古已有之,只是不太容易碰到罢了,自己还真是好运气。
方星河在心底为周博文深深默哀,口中却道:“能当然是能,就是……
很难,嗯,非常难”
“我明白”,张玉池很男子气的一摆头,“不过,我不怕!”
张家私学包食宿,饭堂就在教舍旁边,周博文进去后见方星河并没有与张玉池坐在一起吃饭,心里总算好受了些。
方星河没在意周博文等人的眼神与关注,边吃边想着心事。
当日放榜之后,同来的四人中唯有胡志平黯然而归并带回了三人留在张家私学的消息。
前天,黄教谕托人带来回信,很欣慰三人能有追随张柬之学礼的机会,并勉励三人惟诚惟朴,早日学成而归。
胡志平回去时方星河一并请他给县衙中的阿耶和雅芳斋伍芝芳带了信,阿耶那里还好,毕竟自己长大了;倒是伍芝芳那里实在是甚感抱歉。
“走吧,孟将先生该进教舍了”
有学子一声招呼,吃饭的人匆匆忙忙起身离开,方星河紧着吃完最后两口饭也跟着去了。
到达教舍所在的院落,学子们进教舍,方星河站在外面。
这时张柬之从外面走进来,方星河见是他忙退后一步低头见礼,“孟将先生早”
张柬之目光瞥过他看了一眼,未停留未还礼直接走过,恍似他这人不存在一般。
方星河既气恼又疑惑,气恼的是张柬之的目若无人,疑惑于他为何如此?
这事儿他曾问过张玉池,无奈张玉池也说不知,只言其父每有怪癖,实让方星河想努力改变状况都不知该从何着手。
张柬之进教舍后直上高台讲座,随即开讲《礼记.礼运》篇,周博文等学子翻开书的同时,一墙之隔的方星河也拿出了自己抄录的内容。
抄录的母本出自张玉池,《礼记》全书二十卷共九万七千余字,他目前已抄录了一万余字,这也是他当下除上课和洒扫外最重要的任务。
《礼运》开讲,方星河脑海中所有的杂念顿时消失的干干净净,站在墙外透过窗户眼睛眨也不眨的紧盯在张柬之身上,以其目若无人的态度,方星河之所以不肯离去,就因为他讲的实在是太好了。
罢了罢了,目若无人就目若无人,不认师徒就不认,我就是来干杂役的,这样倒也利索痛快。
一上午的课程张柬之只休息一次,方星河悄没声的进去添茶三次,其它时间都在听讲,张柬之讲的很快,信息量很大,方星河不敢有丝毫走神,每次课程结束后脑子都觉隐隐发胀。
张柬之是个很好的学者,但跟冯子愚乃至吴可思比起来,初为人师的他实在算不得好老师,自己感觉吃力,也不知其他那二十人又如何。
当天下午课程结束,洒扫完毕,方星河没急着回自己的小偏屋,来到士子们集中住宿的地方找兰东海。
他想问问兰东海上课的感觉,看究竟是自己一个人感受到吃力还是大家都一样,此外这几天积累下的疑惑也需要请教请教。
兰东海不在,吃过饭就出去了,也不知去了哪儿。
怎么又出去了?张家私学开课不过十来天,这已经是方星河三次寻兰东海不遇了。
这位学兄在乐乡县学时可是黄教谕口中勤学踏实的典范,不说平日不出县学,就是难得一次的休沐日甚至都不回家怕浪费学习的时间,怎么突然就判若两人了,他在搞什么鬼?
满怀疑惑回到小偏房,刚要开门,周博文从旁边墙后猛地蹿出来。
“你要干吗?”
“进去说”,周博文左右看看,后面看看,迭声催促,门一开,他进去后反手就把门给关上了,一连串举动活似乐乡县学中做贼的方之仕。
“什么事儿,说吧”
“以后早上洒扫的差事我来干”
“嗯?”
周博文梗着脖子,眼神却躲闪着不去看方星河,语气硬得很,“事情就这么说定了,我走了”
“慢着”,方星河老神在在的坐下来,“此事不成,你干了我咋办?”
周博文眼睛瞬间瞪的老大,“我帮你干活你还不愿意?”
“你也知道孟将先生不待见我,我之所以能留在此地靠的就是杂役,你抢了我的活儿,若让孟将先生知道赶我走怎么办?此中我要担多大风险?”
“你……”,周博文忍了又忍总算压住了满腔的委屈,咬牙切齿道:“说吧,你要什么?”
“过来,再过来点儿,你看看这儿还有这儿,这几处我听的颇有疑问,你若能为我解惑明白,早晨的洒扫之事自可让你”
周博文看看稳稳当当坐着连个让座意思都没有的方星河,再看看站着的自己,肺都要气炸了,“你请我解惑就是这个态度?”
“你错了”,方星河伸出手指在周博文眼前摇了又摇,“不是我请你解惑,而是你要求我给你一个帮忙的机会,你讲不讲,你要是不讲我可去找别人了”
“我……我讲!”
四个疑问周博文讲了三个,讲的很清楚,这一点他在方星河面前是弄不了鬼的,到第四个时他也卡住了,这本就是今天才上的内容。
“刚才那三个疑问你讲的很好,是私下里请教过孟将先生吧?”
周博文恨恨点头,方星河见状一笑,“快去呀”
“走哪儿?”
“去请教孟将先生啊,我还等着你给我解惑呢,快去,早点把这个讲完,明早洒扫的活儿就归你了”
周博文去了又来了,方星河最后一个疑问也随之迎刃而解,心情大好的送周博文出去时一并告诉了他工具的存放地,周博文如获至宝,特意去看了看确定方星河没有骗他后才安心。
当晚一夜好眠,方星河如是,周博文亦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