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时分,王大爷在屋室内焦急的等待着,王大爷的三个儿子去看望刘秀了。王大爷听到刘秀出事以后,他赶忙爬下床要去刘秀家,却让王奶奶拦在了门口,不让他出去,为这事老两口还差点吵起来,王奶奶训斥王大爷说:“你就是一个操心的命!你这辈子操了这家操心那家!对你有啥好处?昨天为了别人的事,让人打成这样了,现在又要出去,你不要命了?”
王大爷也知道理亏,说不过王奶奶。这不,无赖之下又躺在了床上。随后,他吩咐他的三个儿子,都去刘秀家去看看,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好好的人,怎么说不行就不行了?
王大爷在床上躺着,但他却时不时起身,听一听是否有开门声。在晚上亥时,他听到“枝丫”一声好像大门开了,他忙爬起,问道:“是谁?刘秀咱样了?”
这时进门答到:“爹!我。”随后就看见,王大爷的小儿子老三,走进屋里。老三进屋看见王大爷正在穿鞋,他忙上前不让他爹下床,又把王大爷抚上了床。并对他爹说:“爹,你下床干嘛?刘秀没事。”
这时,王大爷的八九个孙子、孙女也陆续走了进来,站成两排,就像犯了错误的士兵站在王大爷的床边,低着头,等待着他爷爷的发落。王大爷看着他的这些宝贝蛋儿,笑着说:“你们几个又犯啥错误了?呵呵!这些兔崽子!”
原来老三要去为刘秀请郎中,随带回来给他爹说一声刘秀的情况。他刚要进门就发现,这些孩子们站在门口,不敢进门,更不敢回自己家。老三也听说了,就是这群孩子把刘秀戏弄成那个样子的。老三在门口训斥了这一群小家伙,又说:“走,进屋!看你爷爷怎么收拾你们。”就带领着这一帮小将回家了。王大爷问这些孩子犯啥错误了,老三接过话茬,给他爹说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并让他放心,刘秀的伤势没事。
原来刘秀摔倒后,闪了腰,正想爬起,又让一小孩坐在了背上,刘秀一翻身,想摔掉背上的小孩,却没想到,一个翻身翻到了水下大一点的鹅卵石上。并且这个鹅卵石顶在了刘秀腰椎骨上。刘秀刚要卤地方,又被这些小家伙坐在刘秀身上,外这么一阵折腾,差点没把腰椎骨压断。孩子们玩起来每个轻重,有可能还压断了一两根肋骨。
当时刘秀让众人救出水后,看着疼痛难当,再一个是个秀才,没有受过这种苦,叫唤哎吆声吓人,谁能想到是雷声大雨点小。而给王大爷报信的人,夸大其词,说刘秀快不行了,这倒把王大爷全家人吓坏了。这更主要的是,刘秀从小让父母亲惯着,养尊处优。从小没下过苦力,没吃过苦,刘秀可以说,一直是在温室里长大的。刘秀的父母亲就一个愿望,让刘秀考个一官半职,好光宗耀祖。谁知道刘秀怎么考就考了个秀才,都把自己的父母和媳妇给熬死了。俗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刘秀一辈子没受过伤,没受过疼,没吃过苦。手无缚鸡之力,就只能写几个字。再加上家里穷的叮当响,没啥余粮,平时吃着没营养的饭,尤其是这几年,还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骨瘦如柴。虽然,刘秀这几天吃了几顿好的,但身上的肉是一天天长起来的,力气是一天天练出来了。
刘秀体质本身就差,摔倒在河水里,受点疼,受点伤,又叫唤得跟杀猪似的,那个痛苦劲就跟快要死人似的。这能不让穷苦大众瞎想吗?经常下地干活的农民摔一跤,一个翻身就起来了,哪有机会让孩子们骑在身上?更不可能吃这么大的亏。这就是经常干苦力和没干过苦力的区别。
老三临出家门时又对王大爷说:“爹,你放心吧!现在刘秀看起来还行,没那么严重,有可能就是把腰摔伤了,也没什么大碍。我现在就去请郎中看看。你也就别担心了,好好养你的伤是大事。不过我估计着,这一段时间,可能刘秀是下不了床了。”
王大爷的三儿子和王大爷说了好半天话,这几个小家伙都知道做错事了,站在他爷爷的床边,都不敢啃声。王大爷的三儿子走后,王大爷看着这几个孙子,都焉里吧唧,就像晒蔫的黄瓜软绵绵,没精神,没精打采。你看这时,有一个最小的,已经站不住。也有可能是玩了一天玩累了。他现在床边,左右摇摆着,还在打盹,已经睡意浓浓。王大爷猛得一咳嗽,这些孩子都精神了,都抬起头看了一眼他爷爷,又都低下了头。王大爷黑着个脸严肃地问他的这些孙子们:“你们说,是谁先带的头?”
这些孩子都把头抬起来看了一眼他爷爷,却没有出声,又低下了头。王大爷又问:“除了你们,还有谁家孩子也参与了?”这次王大爷的语气稍微绵软了些。
这里面最大的一孩子说:“李四叔家的小明,小花。”
其中一孩子又说:“还有张三叔家的张花。”
“王麻子大伯家的王铁柱。对了,就是他先骑在刘秀才伯伯身上的。”
“还有,还有……”
“还有什么还有?都给我站好了。”王大爷说
这些孩子,一会功夫说了好多后生小辈的名字,有些王大爷都不认识。王大爷也知道,孩子们玩起来,也没个分寸,事已至此,骂孩子们也没有用了。
孩子们都站地直直的,王大爷看着自己的孙子孙女们,心里想,都是读书的年纪。这些孩子应该在学堂里读书写字才对。可惜家里没钱,请不来教书先生。再说了,村里识字的人不多,没个能教孩子读书识字的。这时王大爷脑海中猛生出一个想法,他想到了刘秀,村里文化程度最高的就只有刘秀一人了,可这刘秀一心只想着考试,别的什么也不想。就是家里有钱,外地的教书先生也看不上到这穷山沟里来教书啊!
王大爷琢磨着,是该让孩子们读读书了。读书明理,在学堂读书也有了老师管教了,孩子们也不至于一直在外面野了,像今天这种事也就不会发生了。可这些孩子,谁来教呢?
王大爷想,自己虽然识几个字,但教学生还是差得远呢?他只给岁数大点的孩子教过几个字,他这时说:“王鹏!(王鹏是王大爷的大孙子)从今天以后,你带着你的几个兄弟妹妹们在家里识字,谁也不能出去,知道吗?”
王鹏低着头小声“嗯!”了一声。
王大爷又和颜悦色地对孩子们说:“今天这事你们知错了吗?”
“爷爷我们知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孩子们说
“知错了就好。都回去吃饭吧!”
这些孩子陆续走出了王大爷的屋室。
没过一会,王大爷儿子老三回家了,坐在他爹床边对他爹说:“爹,刘秀腰骨伤了,前胸还断了两根肋骨。郎中说,伤经动骨一百天,刘秀一时半会儿,是好不起不来了。”
王大爷盯着儿子问:“也就是说刘秀今年的试也考不成了?”
“嗯!一个月都不让下床,他还能考试吗?”
“考不成了也好,让他死了这条心。都半截子入土的人了,还考、考、考。这次倒好,是老天爷让他死心,不让他考了。”王大爷说
“爹,你说刘秀这伤,我家孩子也有份,我们是不是得管管。”老三说
“嗯!这话说的在理。你大哥、二哥回家了吗?”
“回家了,我娘和我嫂子们在厨房做明天出门的干粮呢。”
“老三,扶我起来,我们去刘秀家看看他。”
“爹,你就不去了。你这得在家静养,郎中说了,让你好好补补身体,可咱家情况就这样,不能让你吃顿好的,但你也不能把自己的身体不当回事啊。”
“别说了,走吧!你爹死不了。”
老三拦不住王大爷,只能依从他爹。最后老三说:“要不爹,我背你吧!”
“这样也好,免得你娘又要唠叨了,小声点,别让你娘听见了。”
老三出去在自家院子里,背上了专门背人工具,这个工具看起来就像小一点的背靠椅。老三背着王大爷出了门,去刘秀家了。
他们还没走到刘秀家门口,老远就听见刘秀杀猪似的惨叫声,一声挨着一声。王大爷对他儿子说:“你说刘秀没事儿,怎么现在还这么叫呢?”
老三也纳闷了,对他爹说:“郎中说没事,就是伤了腰椎骨,隔壁王大娘也煎了止痛药让喝上了,这刘秀怎么这么爱叫唤呢?一点痛都受不了?”
老三刚说完这话,就听见刘秀家里,刘秀颤抖的声音说道:“求你了,我答应,我答应!你们放过我吧!啊——我签,我签!我签就是了,哎吆!”
王大爷和老三都听到这话语,有点不对,王大爷对他儿子说:“可能刘秀才家出事了,赶紧走,走快点!”
老三背着他爹加快了脚步。
刚一进门就看见刘贪财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拿着毛笔,在小方桌上写着什么。刘秀直直地爬在床头上,床头上还站着两人,一人压着刘秀的脊梁骨,一人一只手压着刘秀的头,还有一只手捂着刘秀的嘴。刘秀额头上的汗水,大颗大颗地掉在枕头上,脸色逼的通红。
刘贪财看见王大爷进门,慌忙中,把桌上的纸揉成一团,攥在手心。这时刘贪财真没想到的,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深更半夜,王大爷怎么会来刘秀家。刘贪财赶忙给床头上两人,使一眼色,两人停止了罪恶的行动。
起身对王大爷点头微笑着说:“王叔,你也来了?呀!你的头怎么了?上了岁数了晚上不要乱走动,磕磕碰碰可不好。”
王大爷心里想,我的头怎么了?你这是明知故问。但王大爷还是不动声色地对刘贪财说:“谢谢刘员外挂念,我这头没事,不是我老汉碰的,是让那个黑心贼打的。不过我没做亏心事,老天爷不会让我就这么早死的。”
刘秀家就一个板凳,这刘贪财说完这话又坐下了,老三只能背着王大爷站在屋子里。这时刘贪财对站在床头的两人说:“你们给刘先生按摩腰椎骨,按摩完了,也不知道给刘先生翻个身,你们不知道刘先生穷的都翻不了身了吗?”
王大爷接过话茬说:“穷是穷点,但过段时间会翻身的。”
站在床头的两人,一人抱刘秀的腿,一人抱身子,给刘秀翻了个身。这时老三把王大爷放到了刘秀睡的床边,王大爷坐在了床边看着刘秀说:“刘秀,我来看你来了,你没啥大碍吧?”
刘秀激动地用手擦了一把眼泪,嘴皮颤抖着哭着,点了点头。
刘贪财知道,这父子两来了,他的事也就办不成了,还是早早走得好,王大爷在刘秀家,他讨不了什么好。他对王大爷说:“王叔,你们聊!我还要回孝子室呢,就先走了。”
刘贪财又对刘秀说:“刘先生,你好好养伤,我明天还来看你。”
刘贪财和他带的两人走出了房门,王大爷对着门口说:“刘员外,你走好。最近村里闹鬼,你可要小心了!”
刘贪财刚走出去,就听见刘秀嗡嗡地大声哭了起来。王大爷对刘秀说:“大老爷们,哭啥?天无绝人之路,只要对生活有信心,以后的日子会好起来的。”
“王叔,我对不起你啊!我前两天鬼迷心窍,让浆糊迷了心。我刘秀不是人啊!”
刘秀哭着给王大爷说对不起,王大爷知道刘秀说的是啥事。他头上的伤,刘秀也有一份儿,可谁不为自己的利益而做傻事呢?王大爷对刘秀说:“只要你以后学好就行了,我们缺钱可以用双手来挣,不义之财不能花,你是读书人,这点道理你总该知道吧?”
“王叔,不是这事啊!我现在已经是进退两难了。”
“没事,天塌不下来。你啊!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刚才刘贪财又要你签啥契约呢?”王大爷问刘秀。
刘秀吃力的把手伸到枕头底下,取出了一份皱皱巴巴的契约纸。王大爷展开,上面写到:
借据
今刘秀借秦世人文银二十两,限定三个月,原数奉还。
特立字据!
债务人:刘秀
债权人:秦世人
六月十四日晚
王大爷看到这个借据,皱着眉头说:“你借这么多银子,你拿啥来还?”
刘秀现在平静了,他把六月十四晚上的事,说给了王大爷听。王大爷气的一下子站起来,没想到王大爷昨天失血过多,一激动站起来后,腿软,差点没摔倒了,还好他儿子扶了一把。王大爷缓了口气,气愤地说:“刘秀啊刘秀,你糊涂啊!你就等于把巧儿卖给了刘贪财那畜生!”王大爷说完这话,手重重地砸向床边。接着又问刘秀:“那今天刘贪财来干嘛来了?不可能是看你这个老丈人来了吧!”
王大爷家老三接过话茬说:“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