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船上,还是在学校,汉斯总是随身携带着一张照片.照片中的女孩有着金色的长发,穿着裙子.而真正的她,则更为美丽,蓝色的眼睛焕发出唯美的光泽.
1923年,娜雅出生于慕尼黑市,距离汉斯出生的地方仅有两街之隔.户籍上她的名字是卡尔·冯·娜雅,也许因为她的名字里有冯这个字眼,她的家庭尽管有些没落,但仍然比大部分家庭富裕.他们家原来是巴伐利亚邦的小贵族,从事啤酒生意,娜雅父亲的啤酒厂开在慕尼黑郊外,当然只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厂家,他们有自己的独立品牌,当然,德国的很多乡村都有自己的啤酒品牌.所以,她的家底相对殷实,因此她出生后,受到了比较好的护理,然而,尽管如此,因为是金融危机,粮食仍然有些不够吃,父亲不得不拿出在仓库中准备制作啤酒的小麦,做出面包吃.
很快金融危机便过去了,她们的生活回归了,父亲的啤酒厂为他们家赚了很多的钱,因此,她有很多洋娃娃玩具,可以和娃娃们一起睡觉,在幼儿园,她穿着裙子,有着金发,淡淡地笑着,就是一个漂亮的娃娃.
她仍然是娃娃,娃娃是可塑的,当她上小学时,她认识了汉斯和约翰.她是她们班最漂亮的女孩子,蝴蝶结总是撑不到下课,就会换到下一个.下课后,总会有很多男生想要送给她东西,她都会婉拒,和自己的犹太闺蜜安娜一起回家.
当然,又是经济危机,当然,她总不至于领救济金,但是她的生活条件确实变差了,无可否认.她好久没有买过洋娃娃了.那时她还天真的问爸爸“爸爸,什么时候给我买新的娃娃啊”.爸爸只能认真的告诉她,现在是经济危机,但是,她不懂.
她和他们一样,历史课上,听老师从马斯讲到默默尔,从比斯到大海峡,从法兰克王国到神圣罗马帝国,然而,1933年,经济危机过去,希特勒上台了,他颁布了无数法令来针对犹太人.10月,她的闺蜜-安娜,在最后一次和她一起携手走过熟悉的街道时,安娜哭了,她对娜雅说,我们以后再也见不到了.
娜雅以为她在开玩笑,便笑着继续走,但是第二天,在学校,娜雅没有见到坐在她前面的那个熟悉的身影.她问老师,老师慢慢的回复,安娜,和家人,搬走了.她们去了荷兰,在1940年的时候搬到了瑞士生活.
没有人告诉娜雅为什么,她只是沉浸在失去伙伴的痛苦中.一个月内,她以泪洗面,没有出去玩,因为没有了熟悉的身影.一个月后,那个声音在娜雅心里也不见了,她,真的回不来了.
生活还要继续.娜雅来到了中学,她还是一样的美丽,导致了几乎一个班的男孩子,都喜欢她.她的课桌上总是有很多情书,有些男孩子甚至每天一封然而都被她婉拒了.
她注意的,只有那个大眼睛男孩的身影,也就是我们的汉斯,然而,汉斯没有向他表达过任何的爱慕.他们都在等待彼此的爱慕,就这样,慢慢等待,等待了四年.直到毕业晚会那一天,她牵着汉斯的手,与其跳上一支舞.那晚,她没有喝酒,汉斯却被酒精灌的烂醉.她曾在汉斯半醉时,问过一句话.
“你爱我吗?汉斯?”
语气很急切.
然而汉斯已经睡着了.
后来,汉斯去海军了,他并没有和她说,直到有一天,她来到汉斯家,想和汉斯出去约会,才发现,汉斯已经走了.
她轻轻打开了汉斯的抽屉,一封信映入眼帘,第一句话写到“致我亲爱的娜雅”.
她哭了,她爱他,也恨她.
后来,她打听到了汉斯的服役地址,于是,她将这封信,朝着那个地址寄去.
她等了很久,没有回信.
也许,真的永远没有回信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