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开一间烤鱼店,但是那样烟火缭绕的人生是安安拼尽全力想要脱离的日子,当时读高中的时候总是有很多不同的声音,为什么要读书呢?
因为在小镇中,读书不是生活的必须品,大多数人女孩选择的生活就是嫁人。但是那并不是安安想要的生活,她只有不断的坚持着才有走出去的可能。
当时和安安谈论这个问题的人已经结婚成家,还跟着两个孩子在身后,在她们看来这就是成功,别人看安安就是一事无成。在老家为数不多的见识中,工作只有医生、教师、公务员剩下的全部都是在搬砖。
每次回家就会形形色色的催婚信息,“赚钱多有什么用,连男朋友都找不上”还安排了几场相亲,不是买麻辣烫的就是修车工,要不就是身体残疾的。原来在家人心里,她只配和这些人谈朋友,安安懒的去解释,更不想把自己像商品一样摆在台面上供人挑选。爱情是一个灵魂碰到另一个灵魂的花火,不是合适。
只有安安自己知道,她要的不是大富大贵车子房子票子,只是想要有一个人懂她所有的欲言又止,看穿她所有的小心翼翼。
祖宗也正好是这样的人,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总能看穿她的内心,但是安安在祖宗身边会不自觉的自卑,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是两个世界,她总是想要掩饰她的不安,掩饰他们在消费观念上的差距。身上那种廉价感却怎么也去除不掉,她觉得十几万是奋斗好多年的财富,在祖宗眼里只是九牛一毛,只是零花钱。她意识到他们之间的差距很大,安安也想过如果和祖宗永远在一起会怎样,这个想法总是会被现实打到,他看到祖宗眼睛中的自己,那种真挚是伪装不出来的。她愿意在自己的谎言中活着,这样还可以幸福一点。
这样的情绪在心中不断发酵,她想找闺蜜分享他们的故事,闺蜜听了这样的故事,几乎要惊掉了下巴。果然不出所料。闺蜜还是那样懂自己,很理解安安现在的处境,但是还是要回归现实,他们之间的差距太大了。
其实细想下来就是生活突然被按下了暂停键,不知所措的同时又被孤独淹没,安安一个人漂泊在外,这边没有自己的圈子和朋友。
这样一来就很好解释那些冲动,祖宗那天在和安安打电话,从身边的琐事变成了争执。
安安说想要留下来,喜欢这里的包容和不断催人向上的氛围,更喜欢这里能明目张胆的让自己孤独着,况且还有祖宗。
祖宗脸色一沉,连声音都变的很陌生“我记得我告诉过你,我不会结婚了。其实你父母让你回家也没什么不对,在老家当个老师就不用这么辛苦了。”
其实这也是事实,安安生气的是,祖宗从来没有读懂过她。她要的是安逸吗?她要的是婚姻吗?祖宗并不明白,安安迷恋的并不是这里的繁华,只是这里可以装下她的梦和期待!
她和那个小镇格格不入,她想要留下来并不是想要借助祖宗的力量,只是单纯的想要继续这样的生活有感而发。
安安开始逞口舌之快“不接就接呗,你不是和我讲过了。你自己可以过,我一个人也可以呀,有什么问题”祖宗说“我过几年会去美国”“你好残忍啊!人心都是肉长的,你是铁打的吗?去吧!去吧!你飞去外太空也好,但是你不能阻止我的心想你”祖宗明显有点说不出话来,其实他不愿意走到互相伤害的地步。匆匆挂了电话,安安被这样的未来吓到哑口无言,原来他的未来在美国。
还想着就这样和他过一辈子,不要婚姻不要名分,就这样在一块也好,但是他终究打破她的想法。
安安觉得自己被误解,她解释了很多很多,可祖宗像忽然变了一个人一样。微信上只有一句话“你让我隐隐感觉有目的,很不舒服”安安渐渐不安起来,祖宗不是她之前小男朋友,无论说什么样难听的话,或者怎样的谩骂都会等来一个道歉和重头再来。她追问了一句“你还会见我吗?”祖宗过了很久才回复“也许会吧!但是你要打消所有念头。”
安安觉得他们之间完蛋了,她心里清楚的很,她越界了。祖宗当她也就是当下的情人。成年人之间的离别不需要哭天喊地,不需要说再见,一夜醒来他竟然悄悄离开了自己的世界。她委屈极了,即使是杀人犯也有辩解的机会,但是祖宗不是法官,他不会听解释,更不会在一段危险的关系上浪费时间和精力。
安安悄悄查了北京飞纽约要13个小时,他的未来在地球的另一端,原来所有的柔情蜜意只是当下的安宁,以后的惊涛骇浪还要更多的勇气去接受去面对。
安安渐渐明白爱情的背后不仅仅有你情我愿,除了心灵的契合还有彼此生活的契合。个人目标和对方生活的吻合。背后的差距和鸿沟不是靠着牺牲就可以弥补,心灵的契合也只能保证当下的快乐,爱情就是这样身不由己它是独占的、热烈的、冲动的。真正爱一个人可以为他放弃所有,她甚至想过无论和祖宗有几年的日子,陪着他就好。所有的暴风雨都打不到她的勇气和爱。
祖宗感觉安安已经把自己的未来中安排了自己,他想过她会爱他,但是这样的代价太大了,冲动过后他渐渐理智起来,她的爱太沉重了。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的家人朋友,更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