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我的父亲任平

第十四章 父亲的发财梦

我的父亲任平 金陵大侠 167 2020-08-24 18:39:28

  我父亲是个爱财如命惜财如命的人,但父亲并不贪财,他的一生都在想着怎么发家致富。

  所以我父亲生前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有两个,一个是新闻联播,播完了新闻都有天气预报,他很关心南京的天气,因为这决定他第二天要不要卖菜,要不要给菜地给稻田浇水;二是中央台的致富经,老头每次看这个节目都津津有味,都畅想着自己也搞这个项目,然后又被各种现实因素否定。

  父亲一开始想通过栽种果树发家,于是我家前院后院都种上了几十颗桃子树,梨树,柿子树。一到春天的时候,桃花梨花盛开,我家的风景是极美的。然而桃子的品种是硬桃子,桃肉是枚红色的,成熟后也是很硬的。而且,南京这个地方的土质,气候,都不适合栽种果树。可想而知不好卖,南京人喜欢吃甜桃,不喜欢吃这种有点酸甜的桃。父亲一气之下就把生长了好几年才开花结果的果树一股脑的给砍了,嫌弃卖不了钱还挡住视线且虫子多。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的在他的眼里都是多余的。我是很爱吃这硬桃子的,而且也很喜欢桃花时节,等我回家,迟了,才发现父亲把所有的果树一砍而光一颗不剩,让我郁闷了很久。

  后来,父亲看我舅舅们养肉鸡发了财,他又心动了,也立马就跟上。舅舅们劝说了很久都没有打消父亲的念头,没有办法,只好帮他张罗。父亲没有考虑到,舅舅们那里养了好几年的肉鸡,不管是销路或是鸡瘟,都是有很成熟的经验了,就算舅舅们很懂经,可是相距甚远,来回一趟指导也不容易,更何况舅舅们也很忙。他不管,脑袋一热,就花了不少钱改装了几间屋子来养鸡。其实养鸡也是很有学问的,对环境,对温度,对湿度,还有鸡的密度,包括消毒,都有很严格的要求。不做调研不做功课的凭着一股脑的热情的后果,就是,养了一年两季的鸡,父亲以亏本告终。

  再然后,父亲和几个朋友合伙租赁下了村里的任楼湖,一个很大水面积的湖泊,其实说湖泊有些过了,但要说是池塘那也是比池塘大很多的,差不多有十几个池塘那么大。租赁这个湖,每年年底要给每户村民分鱼,另外再给村里交租赁费。养鱼也是很讲究的,水里的氧度,鱼的密度,鱼食的配方。一开始掌握不好,总是看着湖里飘着一层层的死鱼,心里直发慌。终于过了年把,掌握了养鱼的技术,也开始挣钱了,好吧,合久必散,几个养鱼的合伙人兼好友又起了内讧。最终就是分钱一拍即散,任楼湖还给了村里。

  这之后,父亲就老实了很多,实实在在的卖菜种田,从土地里面抠钱用。这可真正的是血汗钱,苦力钱。

  父亲靠着他的恨苦,一分一厘的攒着,也攒下了一些家业。先不说农村的房子,以后也有机会拆迁的。就说镇上的房子,已经经过两轮拆迁了。新拆的我家的小楼地段是非常好的,在地铁宁天线的边上,走路过去五分钟。但因为面积就那么些,所以分到的房子也不多。

  一个农村人,能靠着土里刨食,挣下这样一份家业也是很不容易的,我父亲不是没有胆量去闯去干,只是他文化知识的局限,滞住了他的脚步。像他的哥哥也就是我的大伯,眼界就很高,拿着工资,一步步的在镇上砌起了房子,一步步置换,到后来拆迁的时候,因为地段好,房子面积大,拆迁了很多套房子。这给父亲羡慕嫉妒的不行,所以没有文化还是很吃亏的。可我父亲本质上是个聪明的人,只是他的父亲不喜欢他,让他辍学照顾大家庭。

  所以,再三再三的说,学习很重要。我们父辈想学习没有条件去学习,而我们的后辈有条件去学,却整天沉迷于网络,不愿意去学习,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呢?

  言归正传,父亲老了后,那更是个财迷。谁家要是盖大房子了,能给他羡慕嫉妒恨很久。我家有很多卖菜留下来的硬币,装有一大盒子,足足有好几斤重。有次我回去,没事干,就在里面挑五角钱的硬币,听说梅花的五角钱有收藏价值。结果父亲来劲了,两眼发光的问我:“这梅花的五角钱是不是金子做的啊?”哈哈哈,老头也忒可爱了。

  父亲一生爱财,他管着我家的经济命脉。他生病了后,都不肯交出经济大权。所以,最后他走了,我们连他银行卡存折的密码都不知道,在最后弥留的时候,他想说来着,可已经有些迷糊了,怎么也记不起密码了。一个人爱财到父亲的这种程度也是没谁了。

  我是理解他的,他从小没了娘,没有父爱。他缺少的是安全感,唯有钱能让他感到安心。

  他走了后,我们违了他的心愿,买了墓园最贵的地势很高的墓地。父亲一生太节约太苛刻自己了,苦了一生的父亲,我们不忍心他走后也是那么的苦。

  父亲如果泉下有知,我想对他说,您好好的,不要再那么辛苦了。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