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宫东殿,沁儿不安地站在门外,里面传来了龙母的训斥声。
屋里敖依依和妹妹们低头站着,龙母端坐在椅子上严厉地说:“你们真是好本事,仗着有点小聪明,竟敢去坑骗你们爹爹!你父亲在龙兴殿里废寝忘食,披星戴月地处理公事,念你们尚且年幼,不知道疼惜他也就罢了,为何偏偏做出这许多花样惹他生气?”
小六抬头看了看母亲,有些不服气地说:“我们去龙兴殿,爹爹不知有多开心。哪里像娘亲说得这般委屈?”
龙母刚端起茶杯,听到这话把杯子往桌上一放:“非己之物,纤毫勿占,非己之利,分寸不取。若是你心爱的东西,平白无故地被别人骗去,你会不会难过?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这个道理你不懂吗?”
小六搓着手指,小声说道:“道理是这个道理,就是有点小题大做了,娘亲就是在偏护自己的雄哥。”
龙母脸上有些尴尬,她喝了一口茶,转而对着敖依依说:“依儿,你平日里最明晓事理,若妹妹们做得不对,你都会劝导制止。为何这次失了分寸,带头偷跑出宫去?你们若在宫外有个闪失,可曾想过娘亲心里是什么滋味儿?”
敖依依越想越愧疚,跪在地上哭了起来:“娘亲,女儿错了!女儿让娘亲担心了!”
“地上凉,你先起来!”龙母看着她那脏兮兮的小脸怜惜地说,“你是姐姐,就该带个好头。想出宫玩也不是不行,应该提前让娘亲知道,娘亲同意了,你们才能去。即使是打定主意不让我知道,也要有备无患,将事情前前后后都想妥当了再去做!你们连青吟街怎么走都没搞清楚就出了门,也不计算什么时辰回宫。如此莽撞,做事没有章法,如何能不出岔子?”
龙母又喝了一口茶,对女儿们说道:“罢了,你们耍了一天也累了,回房休息吧!好好反省自己!”
敖依依带着妹妹们退了出来,小六刚想跟沁儿说话,还没开口,施姑走了过来喊沁儿进去答话。小六要跟进去,被施姑挡在门外。
沁儿跟随施姑来到龙母面前,施姑对她说:“快给娘娘磕头。”
沁儿乖巧地跪下,恭顺地磕了一个头。
龙母已不似刚才那般严厉,她伸手对着沁儿说:“好孩子,来,走近一些。”
沁儿看她虽然着装严穆,但很是和蔼,就大胆地走上前去。
“孩子,家里没有其他人了?”
“没有了。爹跟娘死得早,留下我跟妹妹。后来妹妹得了病,没钱治,也过世了。”
龙母将头微微低下,心里难受,不忍直视沁儿:“真是个苦命的孩子。”她顿了一下,又问道:“孩子,你可愿意留在宫里做个侍女?虽说要干些杂活,但是至少以后的吃穿都不用愁了。”
沁儿连连点头:“我愿意!”
龙母拉着她的手,又语重心长地说道:“小六这孩子跟你有缘,她日后如何与你相处,那是你们玩伴间的私事,我不过问。但是有一点,对外你们须以主仆相称,这尊卑有别,你日后万不可生了怨忿之心。孩子,你能答应我吗?”
沁儿跪下磕了一个头,伏在地上说:“我娘走得时候嘱咐我,无论什么时候,不管漂泊到哪里,要想活下去,就得想办法每天都给自己寻一口吃。遇到恶人要躲着走,遇到好人要记住人家的模样,日后结草衔环的去报答。娘娘的话沁儿牢牢记下了,日后定安守本分,不敢有丝毫懈怠,更不敢起那背义负恩之心!”
施姑可怜沁儿的遭遇,听她这番言语又是深明大义,竟不似出自一个黄毛丫头之口,心中对她更是多了一份喜爱,也跪了下来,对龙母说:“娘娘,奴婢孤身一人,无儿无女,今日想向娘娘求个恩典,收这孩子做义女,以后年老体衰之时也好有个依靠。”
龙母把她拉起来,正想问沁儿意下如何。只见沁儿朝着施姑用力磕了三个响头,那额头撞击地面的声音让人听了心碎,沁儿痛哭流涕地说:“姑姑怜悯我,不嫌弃我是个千人嫌万人踩的叫花。我生母虽在我很小的时就去世了,但我从未忘记过她,我……我不能再认第二个人为母亲!”说完又要磕头。
施姑忙拦住她,她看到沁儿头上渗出了血丝,心疼不已,眼睛早已湿润,把沁儿拦在怀里,抱住她的头说:“好孩子,你若不想认亲,我又怎会强迫于你。何苦这么样用力磕,伤了自己。你母亲虽然命薄,但她是个好母亲。傻孩子,你日后唤我姑姑便是。”她用给沁儿擦去眼泪,“小小年纪流落街头,可是怎么熬过来的啊?苦命的孩子,这些年没人疼怜,以后姑姑好好疼你!”
沁儿听了施姑的话,多年的委屈和苦楚倾泻而出,紧紧抱住施姑,不停的大声喊:“姑姑……”
龙母在一旁也默默地擦着眼泪。她看沁儿有股子豪迈义气,心里是既怜惜又欢喜,默默地想:小六真是好福气,遇到了一个难得的人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