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龙商传

第二十章 王炽的高阶经商课(下)

龙商传 何三年 2986 2020-09-05 07:18:43

  说了这许多话,王炽又咳嗽起来。龙母站起身来说:“对了,女儿带了一些金叶梨来,这就去给爹爹熬些润肺的梨水。孩子,你外公身体不好,他许久没见你了,你多说些趣事给外公听,少让他说些话。”说着带施姑走了出去。

  龙母熬上梨水,又去王炽的卧房、书房各走了一遭,查看一应用度是否齐备。天气已经开始转暖,虽说现在还需盖厚棉被,数数日子也快该换薄的了。她让施姑将卧房里的薄棉被找出来,搭在院里竹竿上晾晒,拿着一个藤拍不停地拍打。

  施姑有些不安地说:“娘娘,还是让奴婢来吧。娘娘身份尊贵,不能做这些粗活儿,被府里的下人看到了不好。”

  龙母继续拍着棉被:“你去吩咐一下,除了李婶儿,其他人先不用来内院伺候。李婶儿是个靠得住的,即使看到了也不会在外面乱说什么。”

  “还是让奴婢来吧,娘娘当心累着了。”

  藤拍拍打出不少微尘,在和煦的阳光下清晰可见,龙母用一只手驱赶扑面而来的尘土,另一只手仍然没有停下来,还在拍打着:“娘亲走得早,我没入宫的时候,跟爹爹两个人相依为命。如今我住在宫里,不能时常回来照顾,这好不容易回府一趟,想尽些为人女儿的本分,你还要拦着吗?”

  施姑只好不再去劝,按龙母吩咐的出去打发下人。

  堂屋里,李婶儿取了锦盒走进来,王炽小心得将琥珀放到盒中,嘱咐李婶儿好生存放。李婶儿答应着,捧着盒子走了出去。

  王炽问小六:“如此说来,你爹爹将银珠和铜币的事儿都细细讲给你听了?”

  小六点了点头:“都讲了,后来爹爹指着桌子上的鳞币说,还是鳞币最让人省心。嘿嘿,他那桌子上的鳞币后来被我们骗走了六个。”

  王炽想起那日弼细登门拜访的事,自是明白小六在说什么,笑了起来:“你这个小鬼灵精儿啊!不过,你知道为什么经过了这么多波折,龙族还是要推行鳞币吗?为什么一个国家必须有货币呢?”

  小六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一下子被问住了,她摇了摇头,懵懵然地看着外祖父。

  王炽没有直接告诉她答案:“你想想,这鳞币既不是树上结的果子,又不是田里长的庄稼,而是铸币坊造出来的,铸币坊为什么要凭空造一个世间不存在的东西出来?”

  小六摇了摇头,王炽耐心地说:“很久以前是没有货币的,那个时候百姓只能拿着东西换东西。假如你是个铁匠,家里没有吃的了,而你刚打造出一把锄头,你该怎么办?”

  “拿锄头找农夫换粮食。”

  “好,你拿着锄头去找农夫,结果农夫说自己家中有锄头,不愿与你交换,你又该如何?”

  “就算他不需要锄头,总是要用其他东西吧,比如瓷器、布什么的。我可以去找做瓷器的和织布的,问问他们要不要锄头。”

  “对,如果农夫需要瓷器,你就用锄头换瓷器,再拿瓷器换粮食。如果农夫要布料,你就用锄头换布料,再用布料换粮食。只是这样一来,你和农夫的两方交易就扩大成了三方交易。”

  “两方交易扩大成三方交易?这样不也很好吗?只是多费一些功夫而已,至少我最后换到了粮食啊!”

  “那是运气好,赶上农夫正需要瓷器或布料。假如农夫不要这两样东西,只想给自己的妻子换个首饰。再假设做首饰的碰巧家里缺瓷器,卖瓷器的也同意换你的锄头,最终你也能换到粮食,只是又变成四方交易了。事实上,家家户户紧缺的东西不同,擅长生产的东西也不同,因此这个链条可以不断放大,出现五方交易、六方交易甚至七方交易都是有可能的。”

  小六渐渐懂了一些,她认真地点着头。王炽又说:“除了交换环节上的繁琐,还要考虑到公平的问题。究竟一把锄头能换几件瓷器,一件瓷器能换多少布,一匹布能换多少粮,每一环都少不了要耽误许多功夫讨价还价。况且,直接用锄头换粮,也许能换一斗,但是如果先用锄头换了瓷器,又用瓷器换了布,最后用布换粮,那时可能就换不到一斗粮了。不过,有了货币就都变简单了,你只需将锄头卖掉换成货币,再用货币买粮食就行了。农夫可能不需要锄头,但是他永远都需要货币。而且,有了货币,锄头和粮食的价格也就有了衡量标准,交易时就不用烦恼一把锄头究竟能换多少粮了。”

  经过王炽深入简出的解释,小六终于弄明白了,原来这才是货币存在的意义。她想起去青吟巷的那个清晨,自己躺在床上夸鳞币是个好东西。那时自己只知道鳞币能换好吃的好玩的,所以觉得鳞币好。现在她才明白,原来鳞币的好是好在这里!

  龙母端着熬好的梨水走进来,放到桌上,看到祖孙二人其乐融融,心里非常欣慰。她一边用汤匙扬着梨水吹,一边问小六:“怎么样,在外公府里长见识吗?”

  小六连连点头,眼睛里充满了崇拜:“原本以为是很简单的东西,其实并不简单,只是我没有看懂。外公都看透了,听外公讲完我才明白,原来这东西,它并不是我以前想象的那个东西。”

  龙母被她着一番没头没脑的话逗乐了,她将梨水递给父亲,轻声问道:“爹爹,这偌大的府宅没有管家,上下十几个下人,府里的琐事可别再把爹爹累着!”

  王炽接过梨水喝了一口,摇了摇头说:“用不着管家,李婶儿和王拐子就将家里照看得很好,他们夫妻俩都是实诚人。这王拐子虽然有残疾,但是吃得了苦,行事也磊落。府里的下人让他俩管着就好,你不用担心。”

  说着他又对小六嘱咐到:“丫头,你记着,这用人呐,不求他有滔天才能,心术正才是最重要的。”

  小六虽然不能完全明白,但是她默默地将这句话记在了心里。

  等王炽喝完梨水,小六又问:“外公,做小生意和做大生意有什么不同吗?”

  王炽接过女儿递过的手帕,擦了一下嘴,思考片刻说道:“前人留下了经验,做大生意,要重视四个字,就是“周期”和“待乏”。所谓周期,是指万事万物都有规律,水漫则溢,月满则亏。书中有云,岁星运行到金的位置是丰收年,在水位时是涝年,在木位时有饥荒,在火位时则大旱。每隔六年会有一次丰年、一次平年,每隔十二年出现一次饥荒。”

  “所谓待乏,就是天热的时候储备棉絮,天冷的时候储备薄纱。遭遇大旱了就提早造船,遇到涝灾了就提早买车。一切都需要提前准备,以待货物缺乏之时赚取高利。”

  小六点着头:“我明白了,就是要凡事都比别人看得长远一些,趁着价低大量囤积,等到大家有需求的时候就拿出来卖。不但要看准时机,还要懂得等待,这样才能赚到钱。”

  她想了想,又说:“外公,其实不一定非得死守在一个地方等时机。如果我是商人,看到一个地方某种物品卖得贵,我就多运些去那里卖。看到一个地方东西卖得便宜,就在那里大量收购运到别地卖。”小六一边说着,一边天真的笑,满脸都是孩子才有的无邪。

  王炽笑着说:“你啊,只说对了一半。如果一个地方商品稀缺,就运东西去那里卖,这是对的。但是后面这句就不一定对了。你仔细想,如果一个地方某样东西价格极低,本地商贾定会想方设法大量囤积,再将商品卖往他地赚取差价,你一个外地人不见得能竞争过他们。但是这里面也有商机,在物价低的地方,商人手里往往积压着大量货物,手里的钱币常常短缺。不一定非要在倒卖商品上跟他们竞争,可以考虑去那里放债,说不定也能有可观的利润。”

  小六将脑袋歪在外公腿上:“啊?还能放债啊?什么是放债?”

  王炽笑着,耐心地解答……

  小六在外公面前似乎有问不完的问题,她把自己小脑瓜里各种奇怪的问题都抛给了外公:

  “外公,匪盗截人财物也算是一种买卖吗?”

  “所谓杀人人杀,悖入悖出。杀了人,早晚有一天会因复仇而被杀。豪取强夺而来的不义之财,早晚会以一种不义的方式散尽。商人讲究得是利滚利,匪盗自然算不上商人。”

  “外公,为官的人能经商吗?”

  “为官之人不能经商,权力可以一时推动商运,但仕途也极易毁于商贾利益,最终落得两手皆空。另外,商人想要做大,往往离不开官员的辅助,但商人却不能过分依赖官员,否则终将自食恶果。”

  ……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