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六日,第十师顺利完成机动,抵达联邦军右翼部队的侧翼。
负责指挥这支部队的是波特将军,他的手里仅有三万四千人,而除去第十师的一万四千人,李的手上还有整整五万六千人的部队。
又一次的,邦联军在局部地区对联邦军形成了优势。
波特将军非常清楚自己的兵力不足,因此沿着波兹旺恩河一带修筑了漫长的防线,并将指挥部设立在了不远处的高地麦积山。
在胸墙阵地的掩护下,只要能撑过白天的进攻,他就可以利用夜晚将部队撤回河流,与麦克莱伦会和。
下午一点,邦联军A-P-希尔的部队抵达了战场,虽然李要求他等待着约翰一同发起进攻,但等了足足半个小时,第十师并未出现在战场上。
于是他直接向敌军正面阵地发起了进攻。
“打起来了!”
约翰立刻望向远处的交战区域,可惜无法获得有效信息,让他不知道是不是该遵照李的命令回归左翼从侧翼发起袭击。
“地图!”
兰斯旅长将地图拿来,看着上边的标记,研究一番后,他选择不遵照命令,重新进行战场选择。
麦积山,这里是一处接近五百米的高地,能够控制周遭十数公里,因此直接突袭这里,比回归左翼支援要合适的多。
只是不清楚上边的防守力量,或许会让进攻变得有些困难,一旦突袭失败,可能自己的部队就要陷入危机。
贝埃的旅和炮兵队还拖在后边,参谋长他们要等到明天早上才能抵达战场。
“兰斯,向麦积山高地进攻,我们赌一次!”
约翰最后做出了如此决定,赌联邦军在高地上没有充足的防备力量。
下午两点半,波兹旺恩河一带的战斗停歇,邦联遭受了沉重的伤亡。
对面拥有胸墙阵地,又隐藏在森林中,掩护度十分高,而AP-希尔的部队没有任何掩护,想要进攻还必须涉水而过。
所以他被迫停了下来,等待援军到来。
波特将军在麦积山上清楚地看到了前方战场的情况,正如战前所想,只要能拖住,就可以在夜间顺利撤离,显然邦联军今天是无法突破这条防线了。
可常言道:乐极生悲,这句话在哪都是适用的。
正当他有些自得时,一个参谋有些惶恐的跑来说道:“将军,麦积山右后方出现不明数量叛军!”
“快从前线阵地调回一个旅团支援!”
“是!”
为了保证前方阵地稳固,麦积山上只有一支旅团不到一千人的样子。
闪电旅在进攻时,沿用了标准的三三制进攻,分散兵力朝高地攀登。
联邦军将大炮调转方向,猛烈地轰击着山下,企图用强大的火力将叛军拦截住。
只可惜,这个时代的火炮在远距离并不具有大范围杀伤的能力,分散开来的邦联军完成能顶住这样的火力进攻。
布兰德再度身先士卒,领着自己的连队,率先冲上了麦积山,并寻找空隙试图包围敌军。
对于这个小舅子如今的做法,约翰已经是无力阻拦了,既然想在战场上杀出名声来,就顺着他,实在不行,还有个最后的保命手段。
不过那个方法,最好是不用,将身边的人全部变得和自己一样,可一点也不美好。
说回战场,只用了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麦积山便被闪电旅攻陷。
“全体部队,就地挖掘战壕,准备应对敌军反击。”
联邦军肯定不会坐以待毙,麦积山高地使他们的命脉,如果不能夺回,就会落入腹背受敌的境况。
好在AP-希尔的反应也足够快,他敏锐地察觉到波兹旺恩河防线的联邦军出现了骚动,于是将新到来的旅团投入战场。
现在就看哪一方坚持得更久了。
闪电旅的士兵体力充沛,即使刚经过一场战斗,依旧迅速得挖掘出简易的壕沟阵地。
布兰德倚靠在坑中,擦拭着自己的步枪,这支父亲工厂出产的优质步枪,让他在战场上无往不利。
最重要的是,它十分可靠,几乎没有出过什么故障,一般滑膛枪具有的卡壳、难以清理火药残渣的毛病都很少见。
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凭借手中的小册子和零件包在战场上迅速完成维修。
目前来说,整个第十师除了用政府提供的资金采购武器外,一些没有配发这款步枪的士兵还自掏腰包向格兰特-希尔的工厂订购。
那都是一些比较有钱的士兵买的,即使经过数次简化,这支步枪的价格依旧高达五十九美元一支。
“连长,敌人来了!”
刚擦拭完步枪,一个二等兵前来汇报道,布兰德收好保养工具,探出头观察。
山下,联邦军排着整齐的队列,已经做好了排队枪毙的准备。
“遵照师长的命令,不和敌人对射,把他们拉近了再打。”
希尔式步枪唯一的坏处就是射程比一般的前装滑膛枪短,因此在排队枪毙时,装填迅速的优势被抵消了。
砰砰砰!
砰砰砰!
一阵阵整齐的枪声响起,联邦军却未受到任何回击,所以指挥的军官猜测高地的叛军不多,可以开始冲锋。
呼啊!
蓝色军服的士兵鬼叫着朝高地冲锋,最开始的距离依旧没有受到打击,因此他们加快了脚步。
布兰德在步枪上加装了瞄准镜,透过这面小镜子,他盯上一个联邦军军官。
“再近一些,再近一些。”
即使是冲锋,也需要尽可能保持队形的完整,因此是很容易找到指挥作战的军官的。
被盯上的是一名中校,负责指挥这支步兵团,他还不知道,死期即将到来。
砰!
白烟喷出,在火药的推动下,子弹从枪口飞出,划出一道弧线,准确地进入了目标的心脏。
这位中校只觉得胸口要炸裂开来一般,然后目光一滞,有些不可思议地倒了下去。
其余的士兵也各自开火,他们早早地做好了瞄准的准备,除了一些新兵蛋子,可能会因为紧张错失目标,其余的士兵都用第一发子弹取得了收获。
失去军官指挥后,又面临精准无比的火力,联邦军的阵型瞬间溃散,开始向后逃跑。
在山下临时设立的指挥部中,波特脸色苍白,喃喃着:“完蛋了,全完蛋了!”
下午四点二十分,约翰得到了斯图尔特的支援,联邦军的撤退路线被彻底阻断。
下午四点三十五分,贝埃的旅提前赶到了战场,这无疑是给波特彻底宣告了死刑。
在太阳落山之前,AP-希尔的部队突破了波兹旺恩河防线,将联邦军彻底围困在了奇克哈默尼河北面区域。
但波特还未选择投降,他打算再顽抗一段时间,希望麦克莱伦能够派出部队支援。
只不过,将生存的希望寄存在这位将军的身上,可一点也不理智。
李当然清楚在右翼的战斗打响后,联邦军肯定会行动起来,对左翼的部队展开猛攻,为了迷惑麦克莱伦,他让留守的理查德将军进行一场演习。
于是仅仅只有二万四千人的理查德让军乐队奏响军乐,炮兵开始轰击,步兵团排着整齐的队列向联邦军前线佯攻。
一些大胆的连队甚至发起了冲锋,击退了一段阵地上的联邦军。
于是麦克莱伦将军在“查看”战场情况后,向华盛顿发去电报道:我军遭到了两倍敌军的进攻,因为我部兵力过少,此次战役不得不失利了。
政府不必要也不能追究我对战斗结局的责任。
我看到那么多的同伴阵亡和负伤,使我只能感到政府没有支持这支军队。
假如我挽救了本军的话,坦率的说,我不会感谢华盛顿的任何人,那些政客为了牺牲本军,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这段极度可笑的电报发了出去后,麦克莱伦又将部队连夜撤到了詹姆斯河一带,如此一来,波特将军彻底失去了获救的希望。
拿破仑曾经说过:决定战场局势的,往往不是英勇的士兵,而是脑子清晰的指挥官。
可惜,麦克莱伦在半岛会战中的大脑一点也不清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