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

庸凡之家

十一、父母的操劳

庸凡之家 罔顾一生 2475 2020-11-09 21:01:15

  他的大伯父由于是陆本忠第一个儿子,而且是个男娃,那时候重男轻女思维还是较为严重,所以小时候他祖父和祖母都非常宠爱这个儿子,但凡家里买鱼肉之类的,陈春兰都要先让他吃上一口,各方各面尽量满足着这个儿子的需求,导致他成了家里的“小霸王”。

  陆本忠本来担任生产队长一职位的,后来因为他的勤奋能干,做出了好成绩,于是镇里头的镇长,比较赏识着他这个人。

  有意让他换个岗位工作,也不必如此辛劳地整日整夜的在田间忙活。

  于是特地找了陆本忠商量关于这个调动岗位之事,起初陆本忠是不答应的,因为要他离开这个村子去几十里外的地方工作,去镇上那边山里头负责林业木材方面的事情。

  但是后来镇里头的领导和他说有一些额外的粮食补助,他为了让家里头生活能够过的好一些,他思前想后了一番,觉得这样一来,回家肯定是没有那么容易了,他估摸着至少十天半个月左右才能回家一趟,于是他对着镇里头的领导说他先考虑考虑。

  他其实是回家找自己的媳妇陈春兰商量着这件事去了,他要征询一下自己媳妇的意见,没想到陈春兰听了之后,果断叫他去,还说他傻里傻气的,平白无故多来了一些粮食,干嘛不去呢?家里的事情都有她在呢?叫他不要有过多的牵挂,陈春兰本来性子都比较要强,所以对于这个事情她只是鼓励着自己的丈夫,家里她觉得一个人完全能顾及的过来。

  后来陆本忠才找了领导答应了下来,陆本忠虽然去了林业局那边工作,但是他并不是去那边当领导的,只是去那边一处山里头整天伐木,锯木材的,在那里还有其它村子里面的一些人,这群人里头有一些关系户,也有一些和他一样出色能干的人被调任到这里来的。

  因为这个岗位对于种田而言,还是要轻松许多,关键是这里的伙食也比较好,有县城里林业局的领导在这里,和县书记又有一些亲戚关系,所以饮食起居都不曾亏待,他们虽然在这个干体力活,倒也不至于挨饿,而且还多少有一些额外补贴。

  所以在他们眼里这个岗位反而是一个香饽饽,只有陆本忠刚离开了自己的村庄,心里倒是有些挂念家里的媳妇和娃儿。

  但是他又想陈春兰那么精明能干,家里的事情应该都可以应付的过来,而且自己的女儿也能帮忖着许多琐事,心里多少也有了一些安慰。

  随着他们儿女的渐渐长大,虽然陆本忠他们大半辈子都快过去了,生活并没有因此迎来改变,节衣缩食的生活任在继续,但是贫穷并没有腐朽他们的思维,村里头开办了起了学堂,他们虽然没有文化,但是也能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因为村里头当书记的,或者城里头当领导的,都是识字的文化人,不能说这些领导们文化水平有多么高,但比他们这群文盲来说,总是要高人一截。

  他们这一辈子是没有任何可能性再去读书了,所以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希望他们能够好好读书,将来能有一番作为。

  上小学的地方就在村里头的那一座土坡上面,那里建立起了一所简陋小学,里面很是空旷,仅仅是有那么几间空余的房间,而且学生们的桌椅,都是每家每户东拼西凑而来的,一眼望去显得高低不平,教室的正中央前方,摆放着较高的一张老旧的桌子,那便是讲台桌了,而这所学校里面教书的老师只有两三个人,有两个人是镇上派遣下来的知识分子,还有一个是村里头唯一一个从师范学校毕业回来的青年,他们这些老师年龄并不大,倒是担任起了教书育人的职责,村里头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由他们几个人轮流在教。

  他的大伯父可谓是幸运的,陆本忠和陈春兰省吃俭用,早就为这个大儿子积攒好了学费,因此他获得了这个机会,能进学堂来念书识字,至于他的姑姑们,却是没有这个机会,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因为家里确实比较困难,上学是需要交学费的,那个时候的学费还是一笔不菲的开支,是这个家庭一时间负担不起的。

  第二个原因,封建传统思维的落后,重男轻女深入人心,认为女孩长大了都是要嫁人的,而不会像儿子一样给自己养老送终,再加上倘若都去上学了,家里的事情都要由父母来干,女孩子留在家里干活,也能帮上不少的忙。

  所以他的大姑,风媂,还有二姑,风香,两个姑姑哭着喊着求父母,也不曾进过学堂半步,只能跟着父母在家里劳作,不是上山割铁芒萁,就是拔猪食等等。

  但是他大伯父陆马发,所谓生在福中不知福,他生性极为调皮捣蛋,在学校并不好好学习,反而总是和别人打架斗殴。

  所以少不了回来被陆本忠和陈春兰教训,可是没想到的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悔改,反而愈演愈烈,甚至敢和陈春兰顶嘴,这让回家的陆本忠发现了,心里怒火中烧,从来未曾打过儿子的他,那一天他狠狠地教育了这个大儿子。

  他挨了父亲的打,并没有反思自己的过错,反而内心对于父母更加有一种怨恨心理。

  再加上那时他的父亲陆马林出生了,那是陆本忠的第三个儿子,也是最幼小的儿子。

  家里头二儿子陆马金自幼便被抱到了陈春兰母亲家里,所以一直以来,家里头大儿子陆马发享受了家里所有的宠爱。

  这时候陆马林的出生,无疑夺走了一半父母之前对他的爱,陆马发这时不仅有些讨厌自己的父母,而且也讨厌起自己这个弟弟。

  更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内心的这种仇恨更加增长了起来,起初他最多也只敢和母亲陈春兰犟犟嘴,但是对于他的父亲陆本忠他还是有一些惧怕的,但是到了初中的时候,他便开始不把父亲放在眼里头了,青春的叛逆极为严重,经常和他父母吵架。

  至于学习更是谈不上,不知道多少次被村里头老师找上门来,劝说陆本忠和陈春兰两夫妻要严加管教自己的这个儿子,不然以后更加会一发不可收拾。

  他们为此也是心力憔悴,他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老实勤恳了大半辈子,竟然会生出这样一个叛逆的儿子,打也打了,骂更更是不知其数,他却仍旧我行我素,更是目中无人起来,这让他们无比地忧愁烦恼。

  不过相对于这个大儿子,他们比较欣慰的是,自己最幼小的儿子,陆马林倒是极为听话懂事,每次陈春兰忙碌了一天,晚上洗脚的时候,有时候忘记提鞋了,他总是会帮着母亲把鞋子提过来。

  那时候陆马林大概才六七岁的样子,陆本忠虽然回家的次数比较少,但是听了陈春兰对他的夸赞,也是打心里是喜欢的,觉得他很像小时候的自己,不过现在而言,比他那时又是幸福太多了,他每次回家都总是要花点钱,给他买上一点糖果之类的。

  虽然家里穷的快揭不开锅了,但是他们仍旧咬紧牙关,一点点省吃俭用下来,因为他们在想着法子供这个小儿子去学堂读书。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