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十里乡情

第三章 说亲

十里乡情 远凤儿 1600 2020-11-02 22:43:33

  杨铁的事就像一股风,很快就吹遍了整个小河圈地界,这时节没电脑没手机,还是那种14英寸大肚子黑白电视都刚听说还买不起也接不到信号的年头,村里电是接上了,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有三百六十天停电,洋蜡一毛钱两根还是有很多人用不起也舍不得用,天一擦黑就睡觉,尤其一猫冬,满屯子大姑娘小媳妇虎老爷们都没啥事干,整天东游西晃邀街(该)串门子扯老婆舌打发日子。

  但再大的事也有过去的一天,就跟后来的明星过气一样,没俩月就被小九队那个虎牛的耍钱输得腚眼毛光结果媳妇儿跑了扔俩孩子这日子算完了、再不那个老蔫吧和高翠香搞破鞋被他家长柱堵在炕头上,大管锹拍得房顶都帚(周)起来了、还有那谁谁谁不是玩楞儿打媳妇儿,结果两个亲(庆)家打伙架,干得人脑袋变成了猪脑袋等等乡野杂碎盖了过去。但谁心里都门儿清,杨家那个二小子废了。这四边多少不缺胳膊不缺腿儿整装的小伙都说(娶)不到媳妇儿,何况他那个瘫吧(瘫痪)。都叨咕只冻坏了腿,谁知道还有没有别的只是他家人怕磕碜捂着不说,女人家一辈子不容易,虽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东家西家条件好坏上差下差也差不到哪去——穷得都掉锅底儿,但起码不能守活寡,不能一辈子抬不起头让人骂绝户棒子。一个不能打不能料的爷们那还能叫汉子吗?爹妈活的时候还能养,等爹妈一死,就得兄弟管了,久病床前都无孝子,何况说了媳妇儿后各有小家的兄弟,自个日子都过得僵吧(勉强),谁还愿意找这口垒?(不自在)

  总之就是一句话,在那个年代,杨小二这一辈子都得打光棍就算完了。

  但话到啥时候也别说绝了,后来总有人说“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杨小二都这彩(塞)德行了还有人起高调,作祟的根本却是部队给他的那三千块抚恤金。

  这年头村里每家每户种一年大地也打不了多少粮食,上交公粮后扣下乡提留、村提留三口之家也就剩下七八百,这可是接下来一年的嚼用,吃喝拉撒、走人情送礼、种子化肥都在这里了,三千那就是巨款!

  杨小二是伤得重,可那腿部队都给料理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靠养,说白了就是窝吃窝拉靠日子等死,没念过啥书的老百姓顾不上什么英雄不英雄烈士不烈士,只知道部队会给钱,还年年给,有那心思不正的就开始动歪脑筋了。

  杨铁养了半个多月,伤基本上没啥事了,挽起裤脚子,左腿丁波棱盖(从膝盖)那块变得像个通红的捣药杵,光溜溜没有汗毛的皮包着大腿骨,嫩得能看清上面一根根小毛细血管,不怎么疼,只是有点走风,大多数时候更是痒得厉害。

  杨铁是个自律性极高的人,要不然也不会一个啥都不是的大头兵还能在部队混出名堂。当然说心里啥都没有那肯定是假的,碰上这种事神仙二大爷也得掉几年修行,可他心中也坚定,老天爷饿(呢四声)不死瞎家雀(巧),他不会就这么废了。

  窝了半个月也差不多了,可是这地界这时节再加上家里这条件也没让他有下地练习干点其他什么的资本,也就剩下每天努力的打理自个,尽量不麻烦别人。

  杨木林道班的工作还有一年就退了,早出晚归时不时还得做个支唤人,门氏就留在家里照顾这四个大小子。当妈的心里都一样,虽然没念过书但等几个小的都上学了,她就会跟杨铁唠唠嗑解闷,虽然说的也不过是家长里短,但杨小二的心却慢慢平静下来。后来门氏见他总抱着几本书,就让杨木林从道班拿回一堆报纸,还有那每半年发行一次的《共产党员》,都搬到了他枕头边。

  冬天太阳落得早,四点来钟就黑了,杨三上了初中住在嫁到乡里的大姑奶奶家,那时可还没有什么双休,就一个礼拜天,道又不好走,所以那一天他也不回来,一住就一学期。家中只小四拉着小五在外面下学回来呲溜着鼻子跑进屋,拿眼斜溜了杨铁好几下,杨铁早就看见了,放下书道:

  “说吧,咋回事?”

  “嘿嘿,二哥!”

  杨铁一摆手道:

  “我都听见了,妈在外面跟谁吵吵呢?”

  杨岩贼溜溜不语,杨东实诚道:

  “二哥,是前院三奶,说给你介绍对象,是小河沿的,跟大嫂一个大队,比你大十六岁还带着一儿一女,三奶说你这样了这辈子也没啥想头了,找个年纪大带崽儿的一会伺候人,二是将来也有人跟你披麻戴孝摔盆送终!”

  

远凤儿

很多东北俚语,看不懂可以给我留言。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