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戏囚笙

第十六章

戏囚笙 沈韶清 3382 2020-11-21 01:19:33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刘淮启略带倦意地半阖着眼侧躺在龙椅上。

  “启禀帝皇,据边疆传来的消息,熙正国近几日蠢蠢欲动,甚至分批悄悄转移了近十万大军至南竹,还向西疆增添了至少八万的兵力,虽说他们的动作神不知鬼不觉,但李将军派去的十人探查,只有一人回来说出了真相,但那人也重伤,没几日也去了......”一位大臣上奏。

  “什么?!”刘淮启猛地睁眼,一下子坐了起来,阴鸷地目光一扫众人。

  “这么大的事,为什么不早点上报!”

  “帝皇息怒,实在是刚探查到的消息。”大臣将头埋进平举起的臂弯中,双手微微颤抖。

  “那你们倒是说说,如今你们的妙计?!”刘淮启阴冷地盯着他们。

  “本皇就说最近怎么如此风平浪静,原来众位爱卿都当天下太平了,享受太平盛世了是吗!?”

  “帝皇息怒!”

  “帝皇息怒!”

  “帝皇息怒......”

  众臣齐声道,每个人都暗暗心惊,继刘淮启收敛了脾性后,这还是他第一次发这么大火。一些藏在深处的恐惧都被激发出来了。

  “本皇要你们这群废物有何用?!你们的计谋呢?!”刘淮启怒骂道:“等敌军杀到你们家中,你们恐怕还沉浸在太平盛世的梦里呢!”

  “罗丞相!你给本皇分析分析!”刘淮启忽然高喊道。

  “是...臣以为,如今南竹的消息传出去想必各国都知道了。其它各国对南竹和文汉虎视眈眈,此次熙正想必就是存着引起骚乱的想法,趁势侵入南竹,夺得我文汉城池。此次一战必是树立我文汉国不可欺辱的气势。其它国家定会趁此战观望我国兵势如何。臣以为,我们可以从别处调兵前往边疆支援。”

  “罗丞相糊涂了不成,文汉四周皆是敌,若是调兵,虽说周边都是小国,但就这些小国,一人一口也够我们受的。”站出来的是赵丞相,他与罗丞相不对付多年,这是众臣皆知的。

  “那便每处都调些兵,这样即使剩余的兵力没有那么庞大,也能够让那些蝼蚁小国掂量掂量了。”罗丞相又说道。

  “远水救不了近火,每处都调一些根本不切实际。”又一位臣子沉思片刻出声道,这是周尚书。

  “是啊...”

  “说的对啊...”

  “有道理...”臣子们纷纷窃窃私语。刘淮启阴沉着脸,听着嘈杂的声音,目光一一扫过。

  “启禀帝皇,不若将南竹的驻兵撤回来一些...”李老将军高声道。这是最保险的办法,却是刘淮启根本不会赞同的方法。

  “南竹是好不容易拿下的,但咱们文汉除了帝宫的帝卫军,哪里还有这么多兵能支援啊...唉...现能领兵的也就几位将军,咱们文汉好久未出少年英雄了......”有人低低叹道。

  “是啊...真是让人忧愁......”另一人惆怅地叹了口气。

  他们离的有些近,但在嘈杂的声音下就显得有些模糊,只隐隐约约地飘过来,被刘淮启敏感地捕捉到。

  他们并未上谏过。

  刘淮启明显放在了心上,他甚至十分赞同这个法子。

  不过...“钱侍郎、严学士两位爱卿倒是一下点醒了本皇。”刘淮启已经一扫阴霾,心情明显不错。

  被点名的两位大臣对视一眼,愣了片刻,顿时汗如雨下,连忙跪倒在地。

  钱侍郎:“帝皇息怒,臣等一时口舌之快,思虑不周,还望帝皇莫要将这胡言乱语听入耳。”

  严学士头贴着地面附和道:“帝皇息怒,臣等惶恐,臣等胡言乱语,帝皇息怒!”刘淮启眯着眼睛看着他们,他们两人抖如筛糠,面色如土。

  半晌刘淮启才满意地道:“爱卿们莫要谦虚,本皇对你们耳目一新的妙计十分满意。”两人愣了半晌,偷偷地抬头,见刘淮启是真的没有生气,这才松了一大口气。两人虚脱地跪在地上,其余人噤若寒蝉。

  “二十万的帝卫军,调十万人去吧。”刘淮启思索片刻,笑道。

  “什么?”

  “啊?”

  “这...居然要调帝卫军...”

  “帝皇三思!不可啊!”一阵痛心疾首的劝阻声。

  “无妨,本皇自有安排。不过,这兵,谁领呢?”刘淮启状似愁道,阴冷的目光扫过一直神游的连萧。

  解了燃眉之急后,朝中气氛明显轻松了许多。

  “自然是当仁不让的连将军了。”李老将军自然看到了刘淮启的眼神,眼神一转,就状似打趣道。

  “是啊...”

  在一片打趣中,连萧回过神听了个大概,脸色阴沉下来。

  “启禀帝皇,微臣近日来身体不如以前,怕是难以胜任如此重任。”连萧不卑不亢地道。

  刘淮启暗中冷笑。

  他状似十分愧疚难受:“连爱卿,本皇知晓,你因为你姐姐的事...伤心过度,但你也知晓,如今卫柯身在南竹,无法赶回。李老将军年纪大了,劳累不得。连老将军双腿......如今这朝中无人能担此大任,本皇只能相信你了。”

  连萧眼睛都气红了,这老东西居然威胁他。

  他深呼吸了几次,压下心中的暴怒,勉强道:“既然如此,微臣只能尽力了。”

  刘淮启十分满意地眯了眯眼。“既如此,连将军明日便启程吧。”

  “是......”连萧憋着火。

  “两日后,是本皇养女的头七,她做了如此令人深痛恶觉的事,本皇虽心痛,但还是决定将她处以火刑,令她灰飞烟灭,给南竹一个交代。”刘淮启深明大义道。

  “帝皇大义,臣等佩服!”

  “帝皇大义,臣等佩服!”

  “帝皇大义,臣等佩服!”

  连萧在一群哄抬声中冷眼瞧着那个位置上虚伪自私的男人。

  他从未见过如此无耻之极的男人。他想的果然没错,白笙歌就是个可怜的棋子,被从头骗到尾,甚至帮他得了皇权后还要背负杀夫弑父弑母更甚至叛国的千古罪名,更甚是死后还得了个火刑,灰飞烟灭,不得轮回。

  但他们又何尝不是呢?刘淮启将帝王之术运用到极致,但依旧掩饰不了他自私自利、虚伪无耻的本质。

  “好,众位爱卿去用早膳吧,退朝!”刘淮启大笑着甩袖离开,离开前颇有深意地看了眼连萧。

  连萧攥紧拳头,目光冰冷。如此无耻之徒,难以想象,他们连家居然会忠诚于这种人。

  若不是他连家与卫家一样,皆是世代忠臣,他们又何尝不想亲手推翻刘淮启的暴政,扶持更合适的君王上位?

  刘淮启这皇位坐了十九年,也算是够本了。

  安宁城。

  四十几张桌宴落在一处十分空旷的地上。几百个汉子围在桌子旁,个个凶神恶煞,体格壮健。

  他们此刻十分默契地看向一个方向,十分安静。

  “今日,这可能是我们的最后一顿。”白笙歌看着密密麻麻的人,有些苦涩。

  她不知道明日是何等血腥的厮杀,但这些素未蒙面的人却集聚一堂,愿意陪她一起面对明日的艰险。她感到从未有过的温暖。暖入了魂魄。甚至...温暖了她空缺的十八年。她微微笑道:“我知我们此行有多凶险,所以我希望你们都考虑清楚,你们用完膳前,皆可后悔,我不会怪你们任何一位。”

  “妞,你这话多见外?在场的兄弟谁不认尉迟安和这个兄弟?多一个人多一份希望啊!这是我们和尉迟兄弟关系好,你说这话没人放心上,这要是关系不太行的,你这话一说,吃完饭铁定都得跑喽!哈哈哈哈!”一个苍髯如戟的大汉高声打趣道。

  “哈哈哈,熊大哥说的有理!这可不是最后一顿!还有明早呢!”另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汉粗声粗气地笑道。大汉们哄笑起来。

  “各位兄弟好酒好菜吃好喝好!我这徒弟有些呆,大家见笑了!”尉迟安和信步走来,打趣着笑道。

  “尉迟兄弟,我瞧你对人家小美人儿可不止这点意思啊...啊?兄弟们是不是?!”一个大汉笑着打趣。

  “对!是!哈哈哈!”在大家善意的哄笑声中,白笙歌只能苦涩地笑笑。

  尉迟安和面色不变,依然笑眯眯道:“陶兄弟真爱开玩笑。”

  白笙歌无心吃食,与大家打过招呼后便悄悄退了出来。

  寒月挂残枝,薄雾笼夜色。

  她深深吸了一口凉气,直到肺腑都觉得透着寒意了,她这才恍惚地看着那一轮明月。

  原来不知何时,天已这般冷了。

  再过些天,该下雪了吧。

  “舞阳。”尉迟安和轻声唤她。

  白笙歌没出声,她静静地看着那轮明月,眼神有些恍惚。

  “你没忘吧。”尉迟安和抬头,顺着她的视线望过去,语气是淡淡的肯定。

  “当年,我问你时,你拒绝我是因为我们的关系有违人伦,不被世人认可,那如今呢?”尉迟安和侧脸看她。

  她似乎笑了一下,收回目光,转脸看他的眼睛。“师父,或者,六皇子,”

  她笑着看着他,眼睛里漆黑一片,没有光,也没有他熟悉的笑意。“当年我拒绝你,是因为我把你当成亲人,我从未想过会爱上你。如今也是一样。”

  “你真是一如既往的不留情面。”尉迟安和笑了。

  “那你可知我为何会来找你?”尉迟安和认真地看着她。

  “您很多年没有体会过心碎的感觉了?”白笙歌忽然笑道。

  “逆徒。”尉迟安和被她气笑了。

  “师父,您莫不是想待我杀死刘淮启后,来继承皇位吧。”白笙歌呼出一口热气。

  “我对那位置毫无兴趣。”尉迟安和无趣地叹道。

  “我想过许多次,若是当年我没有那么早坦白,我便不会那么早离开。兴许还能再护着你些。若你没有嫁与南谨渊,或许你便不会死那一次。”尉迟安和淡淡地道。

  “我迟早要知晓,只是这个结果,是我接受不了的。”白笙歌低声道。

  “我一直在后悔。”尉迟安和认真地看着她,“我一直在后悔放过了你,你本该是我的。”

  “不过,此后谁也得不到你了。我便平衡了。”

  “或许,我讨厌的便是您的凉薄和...您企图占有我的想法。”

沈韶清

感谢白倦的开云(中国)票~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