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城里也有大冒险

城里也有大冒险

三宅家的猫 著

  • 都市

    类型
  • 2021-01-18上架
  • 66238

    已完结(字)
本书由红袖添香网进行电子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

第一章:寒假来了

城里也有大冒险 三宅家的猫 2265 2021-01-18 15:18:39

  南城晋北的冰糖葫芦是出了名的香脆甜美。

  十月的长假结束之后,随着一波为期数十天大雨突降气温骤降,晋北市引来真正意义上的冬季。

  寒意初临。

  老城区旧街巷子里窜出来三五成群的孩子们,穿着爷爷奶奶准备的碎花袄子跑过鹅暖石路,他们说着纯正的普通话,与老一辈所说的晋北方言形成鲜明对比。

  孩子们相互嬉戏,打闹追逐,像脱了缰绳的哈士奇宝宝,直到浑身泥泞才微微颤颤回到家里。

  返乡的父母选择相信老一辈的带娃方式。

  为了讨老人家欢心,他们尽自己最大努力奉献一份孝心,让孩子多陪陪老人。好多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几年或者十几年回南城晋北不过数次,不到事业有成或是娶妻生子的那一天,不会轻易回来,以免遭人闲言闲语。

  南城晋北市是一座老城,由花坛区、山田区、渡江区以及新洲开发区四个城区组成。地理位置属于华夏中北部偏远的地方,经济发展较之沿海城市相对滞后,较为新兴的产业在这里还出于萌芽阶段。

  就好比,

  现今流行的网络支付的方式,南城晋北的老百姓还是更愿意相信抓在手里的现金,看的到东西往往让人感到更加踏实。

  另外快递、同城送餐、网上购物商城、共享租车、社区团购等等一系列新兴产业在别的城市都已蓬勃发展,而在这个城市却只是刚刚起步的状态。

  强风拂过,

  街边的梧桐树叶纷纷飘落下来,枯黄的树叶在空中左右摇摆,最后堆积成一处小山坡。

  “老爷子,又在打陀螺呢?”

  “哦,吴伟啊,什么时候回来的?”

  “刚刚下火车。”

  一老一少,在街角的公园广场上相遇……

  “安箐,她呀,从年头就开始念叨,天天盼着你能早点从省城毕业回来,在这里找份体面的工作。”

  “我妈就是爱嘴巴上吵吵,全年到头连人都见不着面儿,我都怀疑她是给卖到医院去了。”

  老爷子摇摇头,继续说道……

  “要不要留在南北晋城?虽然这里收入少点儿,但是吃喝拉撒便宜呐。你们隔壁家的王二柱,打从去年起到潍城打工,到现在还没个信,哎……”

  大清早在马陆公园锻炼的李大爷见到晨跑的吴伟,心里是高兴的。

  李大爷年近半百,头发早在壮年时期便脱落得一毛不拔。

  他和吴伟的母亲,安箐,是从小到大玩到大的朋友,周围与他同辈的朋友都叫他‘光头李’。

  当年,‘光头李’在南城晋北也是响当当的一个角儿,后面跟着一帮牛鬼蛇神的小弟从城北打到城南,黑白通吃,市政府的小官员见了面都会给他递根烟。

  时过境迁,那些陈年往事真假难辨,早已烟消云散。站在吴伟面前的,不过是个身穿米格衬衫和花裤子的糟老头子。

  吴伟挠了下脑袋,笑道:“留在南城晋北的话,工作难找,我大学学的是国际经济专业,在小城市也不一定能找得到事情做。”

  工作哪有那么好找啊!

  虽然小城市的薪酬待遇比较低,物价也相对便宜,反正他也没有太大理想抱负,如果能在老家安身立命当然最好。

  大城市有它的繁花似锦,高楼大厦、人生百态,足够让任何一个年轻人为之向往。

  他自己倒觉得在哪里干活、干什么类型的工作没什么差别,不过是钱多钱少的问题。

  吴伟的成绩便一般般,才堪堪够格本科毕业。在研究生满天飞的年代,实属没什么竞争力。

  送外卖、跑出租、售楼、或者干干保洁什么之类倒是好养活,但凡和稳定挂钩的工作,都是他种二流大学里的学渣无法企及的。

  遥望星辰大海之前,还是先过好目前的苟且吧。

  吴伟长叹一口气心想道。

  他打算在寒假期间先找份临时工做做,免得开学之后还得伸手找老妈要钱,说出去太丢人了。

  不过在此之前,还得去趟医院。

  母亲已经很久没有回过家了。

  为了加班方便中途溜回来打个盹,她在离医院三条街的厚欣街上租了间旧式公寓,连个电梯都没有的那种。

  沿着昏黄的楼道向上走,地板发出老旧的咿呀声。

  走到二楼,隔壁的肖大姐在门口还贴了张字条,上面写着,‘安箐回电,上个月的房租未交付。’

  真不知道老妈在干嘛?!

  吴伟抱怨道。

  开门进屋。

  公寓的地板脏得好像废弃的旧楼过道,随手丢在地上的短袖T恤、牛仔长裤、袜子、平底皮鞋还是上个季节的‘产物’。打开电冰箱,那窜出来的味道,差点没把人给熏死。里面全是过期的肉食和发霉、黑得发亮的快餐残留物。喝了一半的牛奶、果汁、上顿吃了一半的火锅外面连保鲜膜都没有套上。

  看样子,老妈已经很久没有回来过了,或者是趁着小憩的间隙回来拿过几件换洗的衣物,只能到医院到找她了。

  整个晋北南城就只有一家三甲医院,渡江区第一人民医院。

  后面的第二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以及第十一人民医院,规模要小的多,医疗质量以及业务水平留在二甲级别都够呛。

  所以,市里所有的疑难病症都集中在这家医院,发展的十几年时间里,床位从数百张一度发展到三千多张不止。

  即使如此,目前依然供不应求。

  穿过一片宽阔的停车场,门诊楼门前映红的LED招牌‘门急诊大楼’格外显眼。

  来看病的老弱妇孺就像赶考的学生一般,满载焦虑的心情进进出出。

  走到分诊区附近询问导医台的护士,儿科病区的方向。

  吴伟以前也来过这里,但近几年医院扩建的速度愈发迅猛,住院大楼返修重建,政府划拨的地图版块几乎快赶上一座中央公园,他和来到这里的人大多都不熟悉医院格局。

  “请问哪里不舒服吗?”

  今天的小护士格外清纯动人,发辫被盘在纯白护士帽里,看起来未满二十的样子。加上医院有明文规定,上班时间严禁化妆、喷洒香水以及佩戴饰物,一身白衣下的她们所展现出来的活力和死气沉沉的门诊大楼比起来总显得格格不入。

  “没有,没有,我是来找人的,请问儿科怎么走?”

  吴伟笑道。

  “哦,左手边直走,在急诊抢救间后面的大楼,搭电梯到六楼就到了。嗯……”小护士犹豫道,“如果你是患者家属,想要找医生咨询的话,最好下午再来。”

  “嗯?怎么了?”

  科室白天不接待人吗?全科出去学习了?不可能啊。

  “不是,不是,早上她们科室的主任晕倒了,送到重症监护室抢救。估计这会儿,她们科室的人都在ICU里。”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