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人选
作为一个君王,他为这个朝代培养了一个很好的继承人,可是作为父亲,他却从来都没有在乎过自己儿子的生死。
在他自己的内心中也十分愧疚于周夜阑,只是他先是个君王后是个父亲,为了能够稳固朝堂的安宁,他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
“你这嗓子让太医好好看看,也早日寻个法子让他好了,你毕竟是一国之太子,若是连说话都不得,如何能够让众臣臣服。”
“是。”
周夜阑拘了一礼。
看着面前这个依旧如幼儿时从不言狗笑的父皇,他心中却毫无半点悸动。
与其沟通,从来都是枉若交差一般。
他如此冷漠,皇上也不应非再想问他些什么,便又特意嘱咐他几句,坐在动工的位置上,应该做的事便放他回去了。
回到自己的住处,周夜阑才大嘘了一口气。
所谓伴君如伴虎,他素来不知自己的这个父亲到底想要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若是如三皇子一般风流浪荡,他定是会责骂自己。
可若如今日一般谨小慎微,体百姓之情,匡扶社稷,可是好像依旧不得他待见。
回了太子时,苏辰正好在。
“今日怎么有空来这太子?”
“有个事想要同你说说…”
“什么?”
周夜阑卧在了床上,最近也不知为何,若是他不忙于公务不坐在案前读书,他便喜欢窝在这矮榻之上。
窗外鸟声叽叽喳喳,吵的有人烦。
却也格外显得有所生气,倒是能解周夜阑府内这些日子以来的死气沉沉。
苏辰一脸担忧的看着他。
“我听人说凉族进犯,想来又要打仗了。”
“凉族之人,屡教不改,这次又主动引起战乱,必然不必在留之后路。”
“其他的我都不担心,只是担心一点,若是陛下要你出征又该如何?”
“前朝之中将留百千,又何须我一个周夜阑亲自前往,再说…凉族,也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
每一次的禁犯不过是因凉族地域偏远,且交通堵塞,其物资匮乏,才会抢夺边疆百姓,引起战乱。
“此事我已思量多时,才会同你说,如今前朝不稳,你虽是居太子,却从来不得太后心意,如今赵妃那边因为产子的风波,怕是也恨毒了你,若是她们二人联手,怕是你会力不从心。”
那些深宫里的妇人最会用的劣势手段,他在内宫里见识过许多次,他更不想让无辜的太子,遭此横难。
“我是这天下的太子,若是仅仅这一件小事,我便要逃脱远走,那此后我如何能够在朝中立威,又如何能够平天下?苏辰你是知道我的,我绝不会做那战场上的逃兵。”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就不信两个妇人之间的争斗,他一个男子都无可奈何吗?
深宫中的那些手段他又不是没曾见识过,既然他能够在深宫人人自危的地方生活那么久,自然他也不会怕两个女人的栽赃陷害。
苏辰见他如此胆大,所以说他幼时在宫中便受了不少贡献,可是即使今日他这位置越发的让人眼红。
“奴才只不过是担心周夜阑的安全,若是周夜阑觉得无妨,那奴才也只不过是多嘴。”
苏辰只是太过于担心他,所以才会将这些话说给他听,既然他觉得无爱,那么自己也不应不该如此私自做主,倒显得他再挑拨周夜阑与赵妃和太后之间的关系。
“我知道你是在担心我,只是若是今日我离开了就是个逃兵,无论是陛下也好还是太后,就连我自己都看不起我自己。”
他既成为了这天下的太子,自然会有那么一日,又登上了王位,今天他可以躲,那么来日呢。
苏辰知道周夜阑竟然已经定下了心性,他便不会再改,无论自己说什么他都不会改变他的心意,既如此,无论前方的道路如何的危险,他都能够与周夜阑共进退。
“既如此,无论以后发生什么,我便都陪周夜阑趟这一趟浑水,就算是之后要将这命送于周夜阑,也算是我命中劫数。”
苏辰的担心并不是毫无道理,因为在这一个的同时,时间里赵妃便窝在皇上的怀里。
“臣妾听闻凉族进犯,陛下前朝,政府越发的忙了起来,但即使如此,陛下还是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莫要伤了身子才是。”
赵妃一边喂着他喝参汤,一边又十分体贴的安抚着他。
皇上本来就因为他为自己担下了五皇子而格外的对他宠爱,如今后宫都知道他为前朝战士烦心,而不打扰。
反而是赵妃十分懂事,送了参汤给自己,还担心着自己的身子,会不会因操劳而出现问题。
“赵妃有心了,如今刚刚生下孩子没有多久,你也要格外注意自己的身子,梦瑶在月子里如此颠簸,留下了病根可就不好了。”
赵妃装作一副小巧依人的模样,倒是十分让人心疼。
“臣妾不打紧,陛下的身体安康才是臣妾之福,只要陛下安康,臣妾愿心安了。”
如今感触着自己的眉头跟在自己面前同自己说这些的,只有赵妃。
“臣妾知道,后宫不得干政,只是看着陛下如此愁眉不展,臣妾心疼,便也有一记,想要陷于陛下,不知陛下可否听一听?。”
陛下抬头看了看他两眼本,就是因为这战事有些难,再加上边疆生活物资匮乏,可凉族他们却有着自己的生存之道。
看看自己军队里的那些,这些年靠着京都的钱财养着的士兵们,早就没了,初识的那番热血沸腾。
而且这主将之人倒是难选的很,虽然有老将在前,可都是上了岁数的,若是这时还让人家领兵上阵,难免觉得他这个皇帝有一些不顾旧情。
可是年轻的一辈里,却也没什么青年才俊,能够领兵上阵。
他倒是一时犯了糊涂,真的不知这件事情该如何解决,若是赵妃能够给他一个解决之法道是好的,于是他便示意着赵妃赶紧将他的想法说出来。
赵妃想了想,便说道。
“边疆寒苦,须派一个高贵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