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是那个避风港,对于一个不擅长与别人打交道的我获得更多的“闲”,大家都忙于融入新的环境,忙于与素不相识的人结交。
一个人相当于一个结点,它会渐渐融入社会的大网,首先靠近网,然后在离自己的结点伸出自己的线,连接到其他结点,如果足够幸运,那么可能会有另一个结点也主动伸出了线,当两条线结合在一起时,便会产生一个新的结点。
这就像一个巨大的时钟,而我们是里面的齿轮。齿轮不断与其他齿轮摩擦碰撞,促进时钟的针转动,周而复始的旋转,如果有个齿轮坏了,老旧生锈了便会被丢进熔炉重新锻造,新的齿轮就会代替那个位置继续转动。
而我?我是一个很难产生线的结点,可能一辈子没有机会代替机会的齿轮,永远呆在工具箱里生锈吧。
也因此,我有了更多的“闲”,成为了世界上最闲的人。(我们身边都有这样的点,多去观察)
我尝试过去消耗掉我过盛的“闲”,我先从音乐入手,按道理来说,没有音乐我可能都活不下去了。
音乐,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它有时候的旋律优美细腻,徐徐的演奏声与柔和的歌唱可是最佳搭配,配合上剧院空旷巨大的圆顶天花板,歌手那百般不齐各有特色的歌声在你的耳边不断围绕着你,像是要让载着你灵魂的小帆船受到塞壬海妖的诱惑坠入这平静掀不起一点波澜的**中。
我曾尝试去学习小提琴,但很可惜却以失败告终,当初的我,还不是世界上最闲的人,我的生活也像大家一样被无情的碾压翻折压缩了起来。
曾经我以为学有所成一点点,初中老师曾私人举办过一个聚会,让我们展示各自的才艺,她的言语虽然充斥着“不强迫”,但每一个同学都要参加还是露了马脚,就跟幼儿园小朋友总是被幼儿园老师第一次开学而自我介绍一样,如果你没有才艺,就会被视为平庸,或者更糟糕。
说不定低能儿这一标签渐渐就刻在你的身上。
比起三分钟热度这个词,还不如说是外界各种因素让我选择了小提琴这个爱好。
我们并不自由,我们并不是最轻松的,别被家里人说自己很轻松,也不要装作轻松,不要装作“闲”,一定忙碌起来。
我更喜欢做模型,每一个零件,每一个部位,当它们一一融入成一个整体后,变成了完成体后,那偌大的成就感一次又一次冲击着我的大脑,贪婪的入侵我的每一个神经元一般,我爱上了。
“整天做这些玩具,那么大个人了,还整天像个孩子一般。”
父母的一句话,不知道会让孩子的心怎么样,或许就像辛辛苦苦推起来的沙包被一脚粗暴地挥成散沙,也许像玻璃被一块小小的石头砸的粉碎,但并不是玻璃质量不好,并不是说不是中国制造,而是丢石头的人明显加大了力度。
小提琴的钱就这样白白送给了糟糕的教导我小提琴老师,可能父母只会感叹,这个不中用的投资项目再次亏损。
但对我而言,我起码知道了,我并不怎么喜欢这个爱好(小提琴等到一定时间它的表面将不再堆积尘埃),我可以继续探索我真正热爱的东西,就像小孩子找一块能让自己的拼图完整的其中的一块,渐渐的让它完整。
所以请寻找真正喜欢的东西,不要让自己的“闲”越堆越多。
至少现在的我,可以偷偷做着模型,听着Momo(一个我喜欢的歌手)塞壬海妖一般又像歌姬颂歌一般的歌喉安详的打发我的“闲”,但我的“闲”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不少,真是奇了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