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皋兰山下

第二十三章 知己

皋兰山下 魏家老七 2409 2021-11-25 22:19:55

  县衙差人来通知方生参加复试,方生一踏入县衙,许知县便热情地迎上前来,亲切地拉住他的手,关切地嘘寒问暖。

  二人分宾主坐定,许知县拿出方生默写的文章,一边仔细翻阅,一边不住地赞叹:“我原本只道方兄弟你韬略出众,没想到对经义竟也如此娴熟,实在是难得啊,当真是经世之才!”

  方生赶忙回应:“县尊过奖了,不过是早年在社学打下的些基础,不过是背诵默写罢了,远远谈不上娴熟。”

  许知县微微摇头,说道:“你太过自谦了。只是我心中好奇,以兄弟这般才能,为何地方上一直未曾举荐你呢?”

  方生解释道:“只因从前社学发生的一些事,大家对我们阿干里的学子或多或少都存了些偏见。再者,我生性懒惰,又喜好散漫自在,以往也从未往这方面去想。”

  许知县不禁感慨:“百姓本就是无辜的受害者,却因此无端受累,致使人才被埋没,这世道,实在是不公啊!这次考核,岳教授没有刻意为难你吧?”

  方生赶忙说道:“没有,教谕对我很是客气。”

  许知县拿起方生的答卷递了过去。方生一脸疑惑,接过一看,上面赫然写着:“心浮气躁,前途有限。”

  许知县道:“岳教谕是不是也因社学之事,对方兄弟你心存偏见啊?”

  方生思索片刻道:“或许是因为我询问能否参加卫学的骑射课,惹得教谕心中不快吧。”

  许知县轻轻摇头,笑着说道:“这个老夫子啊,他总觉得所有人都该如他一般,头悬梁锥刺股,一心只读圣贤书,实在是太过迂腐了。不瞒你说,我年轻之时,也曾一心向往学武,只是家境贫寒,无奈才选择习文。如今看到于指挥、段将军他们英姿飒爽的模样,心里着实羡慕。你若真想去卫学上骑射课,我给卫里说一声便是,小事一桩。”

  方生面露喜色,笑道:“我自然是想去的,只是担心岳教谕会因此更加不悦。”

  许知县摆摆手:“别管他,我来安排。我看过里长开的甘结状,咱们都是贫苦人家出身,往后还得多相互帮衬。咱们穷人若不帮衬自家人,又能指望谁呢,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正说着话,岳教谕满脸笑容地走进门来,兴奋道:“县尊,老朽今日觅得一位良才!此人治学严谨,悟性极高,更是博览群书,涉猎极为广泛,假以时日,必能有所成就,为我兰县增光添彩,当真是可喜可贺啊!”

  许知县微笑着说道:“刚才方先生还对岳教授的学问见识赞叹不已呢。”

  岳教谕微微一愣:“方生?”

  这才转过头,瞧见方生,随即便抬起头,两眼望天,说道:“老朽说的可不是他。”

  方生刚开始也以为岳教谕说的是自己,心里正想着这老夫子表面瞧不上自己,背地里竟如此看重,不免有些得意。可听他这么一说,顿时释然,脸上露出一副无所谓的神情。

  许知县见场面有些尴尬,赶忙打圆场道:“恭喜方先生,县里的审核你已然通过。只是因为你超龄,最终还得由上面定夺。再过两个月,陕西方面会派人前来做最终考核。以你的才华,肯定不在话下,但最好还是做些准备应对,到时候会提前通知你。”

  方生赶忙起身致谢,又向教谕微微致意后,便告辞离开。

  只听得教谕在身后又激动地说起那位人才如何出类拔萃。方生心中不禁好奇,究竟是怎样的天才,能让这老头如此看重。

  出了房门,方生便瞧见院里站着两个人正等着被召见,一位是老张家的族长,另一位竟是潭镇海。

  潭镇海看到方生,却并不意外,只是板着脸点了点头。

  方生暗自思忖:“我就说老夫子怎么这般激动,原来是遇到知己了,真是王八瞅绿豆——对上眼了。”

  走出县衙,方生看到张二哥在远处正张望着,便抬手打了个招呼,随后径直回家。

  回到家中,听闻方生顺利通过县里的审核,金夫人赶忙吩咐老金去买几斤肉,顺便把酒鬼一家喊过来聚聚。

  不多时,酒鬼两口子带着些自家做的吃食过来。李大嫂满脸笑意,兴奋道:“哎呀,今天可真是双喜临门啊!”

  众人皆是一愣,好奇问道:“还有什么喜事啊?”

  酒鬼得意地笑道:“你们还不知道吧,你哥哥我如今当上院长啦!”

  原来,前几日张神仙接到张三丰的传讯,说是其他地方也爆发了瘟疫,需他们即刻赶去支援。段将军过几日也要前往甘肃,临行前得把移民的事务安顿妥当,便留下李玄宗管理这批移民。这院长一职,本来当马大夫莫属,可许知县坚决不同意,无奈之下,这院长就落到了李成牧头上。

  方生疑惑地问道:“许知县为啥不同意马大夫当院长?”

  酒鬼无奈地说道:“还不是因为前些年的事儿,他觉得让一个坐过牢的人当院长,有失颜面。不过我师父倒是不在意这些,我已经把马大夫聘为总医官,全院上下都以老师之礼敬他。”

  李大嫂接口道:“早知道考试这么容易,方生前些年就该去试试。”

  方生笑着说道:“嫂子,哪有那么简单。这次岳教谕就瞧不上我,要不是许知县帮忙,肯定就黄了。”

  金夫人在一旁说道:“最该感谢的还是段将军,若不是他,许知县哪会费这个心思。”

  酒鬼点头附和:“他婶说得没错,段将军可帮了咱们大忙了。方生的功名,老金的大马车,人家不但救了我的命,还让我当上了院长,最关键的是给金花拜了个神仙师傅,把病根都去了。咱们家这次可真是遇到贵人了。”

  老金接口道:“你说咱们怎么谢谢人家才好呢?送个什么东西合适呢?”

  众人一听,顿时愣住了。是啊,确实该好好谢谢段将军,可就他们两家的条件,实在拿不出什么像样的东西。

  这时,金花脆生生地说:“把舅舅送给他。”

  李大嫂忍不住笑道:“你舅舅要是个大姑娘,送给段将军倒还说得过去,可他一个大小伙子,怎么送人呀?”

  老金也跟着打趣:“就方生这五大三粗的模样,就算真是个姑娘,人家段将军也瞧不上。又不会伺候人,当个使唤丫头都嫌他笨呢。”

  两家人听了,顿时哄堂大笑。

  方生却一脸正经地说道:“要是日后能追随段将军,那是再好不过了。只可惜我本事还差得远。”

  其他人都只当这是句闲聊的话,唯有金夫人敏锐地察觉到弟弟的真实想法,赶忙打断:“想都别想!你就安心考功名,打打杀杀的多危险啊。就算运气好能活着,落个军户的身份可怎么办?秀才多好,朝廷每月都发粮发钱,就算以后当不了官,最差也能当个教书先生,左邻右舍都尊你一声先生,后半生也就衣食无忧了。”

  酒鬼不以为然,说道:“弟妹,你这就想多了。有段将军照应着,肯定能谋个一官半职,怎么会是个普通军户呢?再说了,当兵有啥不好,人家段将军不也是文武双全,在军队里大展身手吗?”

  金夫人反驳道:“那能一样吗?人家段将军有背景,一当官就是将军,方生能比吗?再说了,段将军武功那么高,就算上战场,也是他杀敌,别人根本伤不了他。方生呢,就跟马三学了几天鞭杆,连条狗都打不过。”

  方生和老金惊讶道:“你怎么知道这些?”

  金夫人不屑地“切”了一声:“我把你拉扯这么大,什么事能瞒得过我?你就不是那块料,老老实实把书念好才是正理。”

  方生无奈道:“我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和以前不一样了。再说了,人家段将军要不要还不一定呢,你扯那么多干嘛。”

  金夫人恼怒道:“不管你多大,在我这儿永远都是我弟弟。只要我还在一天,你就不许有这个念头,不管段将军要不要你。”

  老金无语道:“你这人也真是奇怪,怕长虫还不种菜了?整天盼着方生有出息,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了,又前怕狼后怕虎的。”

  金夫人急道:“我说的出息是让他考取功名,可不是去送死。就他那模样,根本就不适合去军队。”

  老金道:“话也别这么绝对,不管走哪条路,都比当农民强。我觉得方生更适合去军队,地方上太黑了,以他的性子,混起来太难。”

  金夫人不等方生赞同,赶忙说道:“军队就不黑吗?你看那些当兵的,说杀人就杀人。”

  老金道:“总归比地方上要好些。你看段将军、李玄宗、于指挥、柴将军这些武将,个个光明磊落,就算是汪震麟,坏也坏得直接,这种人还好应付些。地方官可不一样,一句话能拐十八个弯,根本分不清哪句真哪句假,什么时候被卖了都不知道。”

  金夫人对丈夫的理由很不满意:“你懂什么,这些都是可以慢慢学的。方生有文化,还这么聪明,哪像你,脑子笨得像头猪。”

  老金不以为然:“武功可以练,可这心眼子不是想学就能学来的。”

  酒鬼应和道:“说得在理,笑里藏刀可比真刀真枪难对付多了。”

  金夫人见大家都不站在自己这边,心里委屈,坐在那儿抹起眼泪:“我们俩从小没了爹娘,日子过得有多艰难,你都忘了吗?真要是上了战场,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你让我怎么活?就算你不把我这个姐姐放在心上,你就忍心让自己的孩子也过我们以前那样的苦日子吗?”

  方生无奈道:“怎么又说起这些了,再说这事儿还八字没一撇呢,是不是想得太远了。”

  金花见状,过来安慰:“娘,舅舅不会有事的。”

  金夫人没好气地拉过孩子:“以后不准再说把舅舅送人的话。给段将军送的东西我来想办法,亏你们想得出来,拿方生的命去替大家报恩。”

  这一句话,顿时把所有人都堵得没了言语。

  方生觉得心里憋闷,站起身来说道:“我出去透透气。”

  金花赶忙拉住他:“舅舅,带我们去红山根捏皮老虎吧。”

  其他三个小孩一听捏皮老虎,也都跟着嚷着要一起去吹响响子。

  金夫人拉过孩子,说道:“你一个人去,让风好好吹吹你的脑子,好好想想以后的日子该咋过。”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