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皋兰山下

第九十九章 破案

皋兰山下 魏家老七 471 2023-06-17 12:10:48

  使团中伤者众多,随团医官已无能为力,不得已只能随刘奎起程。

  此时已是拂晓,沿途可见烧毁的帐篷、散落的兵器,偶尔还有未及收拾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血腥与焦糊的气味。陈公公等人面色发白,已然明白撒里畏兀尔部遭遇了何等灭顶之灾。一路上兵士不断,或沿途戒备,或驱马奔向别处。所见皆军容整齐,行止有度,号令严明,人马健壮。众人又不由的暗叹刘奎治军手段,顺宁王近年来势力飞涨,已非同小可。

  到达刘奎的中军大帐,帐中众人见有明军到来,皆惊诧不已,也不多问,便退出大帐回避。

  刘奎安排军医,协助大明医官医治陈公公与其他伤者。期间不停有人汇报战况,刘奎也不回避,当着众人的面指挥下令。此举虽然太过张扬,但确有大将之风,指挥调度颇有章法。

  段将军问道:“看情形,此战顺宁王应该早有准备。”

  刘奎笑道:“大家都是自己人,我也就不说那些虚的了。当年巴图拉汗被段将军您伏杀于兰州,部落只剩下老弱病残,这撒里畏兀尔部不念及同宗之谊,却趁机来袭,迫使部落流落大漠,历尽磨难,险些灭族,此等深仇大恨,不能不报啊。”

  使团众人都回头望了一眼,段将军也不回避,解释道:“巴图拉汗便是顺宁王的兄长。当年带领五千骑兵奔袭兰州,被我拦截。只顺宁王带着百余人走脱了。”

  这件事对于顺宁王和兰州卫而言,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对于朝廷而言,不过是一场边境冲突罢了,所以使团中的很多人还是第一次听说。

  陈公公大惊失色,原以为段将军只与汪震麟有仇,没想到与顺宁王也有仇,还是杀兄灭族之仇,这小子到底怎么回事,满天下的仇敌?

  段将军不理会众人的惊讶,又问道:“你们此来就为了报仇吗。”

  刘奎道:“不全是,顺宁王本来还不打算动他,但这玉素甫不知道犯什么毛病,袭杀了好几个部落的信使,就连我们向大明的朝贡队伍都敢拦截。大家一合计,便举兵将他灭了。”

  说话间,一员年青将领掀帘入帐,此人生得威武雄壮、气度豪迈。看其甲胄形制,似是昨夜指挥围攻之人,但夜色深重,难以确认。段将军心中莫名一颤,恍惚了一下,对此人产生一种奇怪的熟悉感,却又无从想起。来人看了一眼段将军,随即向刘奎汇报,说是在大帐附近起获大量财宝。刘奎淡淡道:“如果只是些金银,便与其他几个部落首领商议商议,大家分了。”

  来人得令出了大帐,陈公公叹道:“此子一身的贵气,绝非凡俗之辈。”

  刘奎正要说明,那人又回到帐中,刘奎道:“战利品分配一事,你做主便是,不必问我。”

  那人递过来一个文牒,道:“发现里面有这个。”

  刘奎看了一眼,转手又递给段将军,道:“是大明的物件,你看看。”

  段将军一眼便知是诏敕,打开来看,上写道:愿两国罢兵修好,共享太平,云云。转手递给陈公公。

  陈公公读了一遍,惊道:“这是使团的国书啊。”

  刘奎起身喝道:“封锁现场,任何人不得靠近。”

  众人随他一起奔出大帐,来到偏帐,就见地上挖了个大坑,坑内满是金银珠宝。坑旁边堆着一些玉器文书之类的。旁边军士道:“除了这些财宝,还有这一堆不值钱的东西。”

  陈公公对那些文书,却比金银还亲近,冲上去一一翻阅。声音颤抖的不停念叨:“没错,就是这些,这群天杀的狗贼。”

  刘奎问道:“公公这是怎么了。”

  陈公公道:“国书敕令,符节印信,分明就是我大明使团的。朝野上下猜了多少遍,万没料到,竟然会在此处。”

  侍卫长愤然道:“玉素甫这个狗贼,定是他害了使团,害得太子爷被人责难,害得我们奔赴千里寻找。”

  段将军问道:“这玉素甫谋害大明使团做什么?”

  刘奎道:“鬼知道为什么,失心疯了呗,他不但杀害大明使团,还把好几个部落的信使给杀了,好端端的,谁会干这种蠢事,这不是没事找抽吗。”

  陈公公道:“大明使团是来谈朝贡的,是给大家带来利益的,这人要疯魔到什么程度才会干这种人神共愤的事情。”

  一直沉默的汪震麟忽然开口,道:“陈公公有所不知,这玉素甫确实嚣张的不一般。巴图拉战败后,草原西部的命脉,几乎都攥在他一人手里,靠着垄断贩运,积下了这满坑的金银。顺宁王与我大明朝贡后,断了他的财路。他便派信使来兰州见我,声称也愿臣服,但开出的条件,竟是要大明只与他一家贸易。我当即严词驳回。谁能想到,一个小小的部落首领,竟然狂妄自大到如此地步。”

  陈公公摇摇头道:“即便如此,那也不至于杀人啊,更何况是覆灭整个使团。”说着从公文中翻出《使程录》翻看,出境第一站便是这撒里畏兀尔部。前面都是沿途的风物,到达部落后,首领阿里・玉素甫对大明使团极尽礼遇,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大排夜宴,热情非常。第二天仍是饮宴,第三天亦如此。

  待翻到第四天的记录,陈公公脸色一变,就见上写着:三月初六日,正式宣谕。臣等升帐,宣大明皇帝德意,谕以“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许其效顺宁王例,岁贡名马,开通互市。

  酋闻谕,遽然抗声曰:“吾部愿贡,然有一请——大明需罢顺宁之约,商路独许我部经营。若允,则岁贡倍之;若不允……”言未尽而意倨傲。

  臣厉色斥之:“天朝抚恤万邦,一视同仁,岂有绝此通彼之理?尔敢挟制天朝,狂悖至此!”

  酋怒目相视,坚持己见。我天朝上使岂肯屈从,谈判遂决裂,不欢而散。

  再往后便成空白了。

  陈公公长叹一口气,将文书递给汪震麟,道:“果真如汪监军所言,玉素甫狂悖至极。”

  汪震麟接过文书看了一眼,道:“唉,没想到这玉素甫面对我大明使团时,又搬出这套痴心妄想。想必天使愤怒,怒斥了对方。玉素甫恼羞成怒,起了杀心,干下这滔天大罪。”

  段将军道:“可玉素甫毕竟是一部之首,纵横草原多年的枭雄,岂会不知杀害大明使团与诸部信使,立刻会成为天下公敌,此举之乖张酷烈,实非常理可度。”

  侍卫长在旁边道:“如果不是顺宁王攻伐,挖出这些文书,天下人谁又能知道大明使团是被他杀的。他以前仗着地利,啥都不干,躺着就能挣钱,现在生意不但没了,还是被他的冤家对头抢了去,人家顺宁王发达起来,第一个就会找他的麻烦,又嫉妒又害怕,这才猪油蒙心,干出这等人神共愤的蠢事!”

  段将军道:“自庄浪卫出境后,第一个部落便是他撒里畏兀尔部。使团失踪后,大明首先查的也会是他,此举也太过明目张胆了。”

  这时,陈公公说道:“段将军。”段将军回头看,就见他手拿个小册子,脸色铁青。说道:“大家分析的在理,咱家也认为是玉素甫狂妄欺天,致使使团壮烈殉国。”见段将军正要说话,挥了挥手制止了,又说道:“大家再仔细找找,把使团的东西都分出来。一应文书全部封存,交由侍卫长亲自看管,任何人不得翻看。”

  众目睽睽之下,段将军心存疑虑,但也不便多言。使团众人虽然个个神情悲痛,但心里却是如释重负,心怀喜悦。这起震动朝野的惊天大案终于破获了。自然是大功一件。更有人上前向段将军恭喜,被冷眼怼了回去。

  此次作战,顺宁王联合了撒里畏兀尔周边几个部落,陈公公向这几位首领宣扬朝贡一事,众皆称与顺宁王兄弟一体,唯顺宁王马首是瞻,就不再单独贡送了。想必这几个部落已被收服。

  大案已破,元凶已灭,使团没必要继续停留。便与汪震麟一同返回大明。汪震麟率部回到兰州,使团返回庄浪卫。

  陈公公单独约见段将军,商讨案件呈文。段将军不肯就此结案。陈公公从怀里掏出个小册子,正是那天他拿的那本,递给段将军。

  段将军不明所以,接过来翻看。见里面行文随意,毫无格式,想必是使团某位成员的日常杂记。前面都是旅行途中的奇闻逸事。到了撒里畏兀尔部后,上写道:

  初三日,晴。至撒里畏兀儿地。其酋玉素甫出迎,人马喧阗,竟列十余里。是夜大宴,帐中烛火如昼,酒冽肉甘,胡姬旋舞,令人目眩。酋劝酒至勤,情意款洽,竟似故人。

  初四日,仍宴。有酋之近臣,与我等同席,相谈甚欢。临别,竟赠我等高丽参二束,西域宝玉一枚。受之有愧,却之不恭。闻他人亦各有馈赠,丰俭不一。只为我等为朝贡一事多加美言,如此顺水人情,众人欣然接受。酋之好客,一至于斯。

  初五日,又宴。又有金银若干相赠,酋命其女乐十八人歌舞侑酒,珠翠满堂,笙歌聒耳,真不知身在何世矣。酣醉之下,数位同僚上前,与其共舞,甚至拥女乐而去别帐。

  初六日,升帐议大事。酋竟欲独霸商路。此等异想天开,朝廷怎会答应,正副二使婉言拒绝,然酋决意如此,几至决裂。

  初七日,众人议论纷纷。始知其多番馈赠之目的。皆心惊肉跳。

  初八日,传闻酋私谒正副使,出一册遍示,竟是我等连日所受馈赠,某物值某银,某宝价几何,一一在录。酋言:或由其独霸商路,或由使团从中做奸,离间顺宁王,绝断其与大明之贸易。若遂其愿,此册焚之;若不成,则驿传京师及各边镇,使天下皆知天使索贿于藩夷,令殷切臣服者寒心。

  闻之,魂飞魄散!满帐之人,面面相觑,色如死灰。

  初九日,众议汹汹。或云虚与委蛇,将所收之物全数退还,脱身回朝后,拒不承认纳贿一事;或云请边军剿之,里应外合,将其一举荡平,所有物事一举毁了,便没了后患。正副二使主张少安毋躁,再与其周旋。侍卫长锦衣卫李统领,力主即日返朝,据实上奏。是夜,李统领暴卒于帐中!七窍流血,状极可怖。

  锦衣卫众弟兄皆怒,拔刀欲索真凶。

  再往后,便是空白了。

  陈公公叹道:“结案吧,还怎么查,再查大明的脸都丢光了。使团可以殉国,但不能辱国!”

  段将军沉默了许久,叹道:“也只能如此了。只是这本册子,公公打算如何处置?”

  陈公公道:“咱家仔细考虑过,直接上呈不妥,毁了更不妥,就由你我二人签封,暂存于我处,日后发生变故,此册便能证明你我并无私心,都是为了大明。”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