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皋兰山下

第一百二十一章 又有新招

皋兰山下 魏家老七 508 2023-08-18 18:49:19

  一踏入大明境内,便能感觉到气氛格外紧张,各边防哨卡严阵以待。路上不时有大队人马匆匆而过。

  途中,又遇到了一支彪军。领头的军官不经意间瞥了他们一眼,随即大声喊道:“这不是段将军吗!木指挥,快过来,段将军回来了!”

  话音刚落,一名将领疾驰而来,远远便大声叫嚷道:“居然还活着啊,我以为你死在蒙古了呢!”

  使团众人纷纷侧目,心中暗骂:这人怎么说话如此晦气。

  段将军却不以为意,笑着回怼道:“你这根大木头就算烂透了,我都不见得会死!”

  木云策盯着段将军,咧嘴笑道:“活着就好,活着就好啊!”左右张望了一番,压低声音说道:“汪震麟正在调集兵马围剿黑石川的土匪,那一片被围得水泄不通了。”

  段将军大吃一惊,脱口而出:“真把他放出来了?”

  木云策点点头,道:“是啊,手段真是通天。听上面的说法是,汪震麟和潭镇海或许存在一些误会,不宜过早下结论。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抓住杀害使团的罪魁祸首,这一带汪震麟最熟悉情况,所以就让他继续履行甘肃监军的职责,去剿灭盘踞在黑石川的乱匪。听说潭镇海因为抗旨不遵,已经被软禁起来了。”

  段将军暗赞潭镇海的硬气,接着问道:“不过剿个匪而已,怎么大老远把你也调过来了?”

  木云策无奈地叹了口气:“锦衣卫认定是李玄宗杀害了使团。他现在成土匪头头了,躲在山沟里和官兵对抗。这边都是石山,马步军施展不开,吃了好几次败仗。实在没办法,才把我的山地军调过来。”

  段将军听到李玄宗逃出生天,心中又惊又喜,从怀里掏出岳老师写的关于使团被杀案的呈文。

  木云策怒骂道:“我早就怀疑是这个畜生干的,真是个吃里扒外的狗东西!你说他害你也就罢了,毕竟你把人家搞成男不男女不女的怪物。可他杀使团干什么,真是昏了头了!”

  段将军不满道:“什么叫搞成。”

  木云策连忙赔笑,连声道:“没有,没有,是打成了男不男女不女。那接下来怎么办?”

  段将军道:“我已经六百里加急将此事递送京师了。现在去兰州卫,看看能不能先把汪震麟控制起来。”

  木云策道:“明白,我此去就围而不攻,攻而不打,尽量给你拖延时间。”

  事不宜迟,使团众人快马加鞭,朝着兰州方向疾驰而去。

  段将军与陈公公一同前往兰州卫。刚一进门,就看见纪纲正坐在大堂悠闲地喝茶。一见是他们二人,连忙起身相迎。与陈公公见过礼后,纪纲笑着说道:“段将军好手段啊,不费吹灰之力便让顺宁王部损兵折将,实在令人钦佩!”

  段将军道:“纪同知言重了,能活着回来实属万幸。”他不想和纪纲多扯闲话,便开口问道:“黄公公在哪里?”

  纪纲回道:“李公公刚到,正与黄公公在后面聊天呢。段将军找黄公公是有什么事吗?”

  段将军道:“有些事情需要向黄公公知会一声。”说着,便从怀里掏出文书,交给陈公公。陈公公心领神会,独自向后堂走去。

  大堂里就只剩下段纪两人。纪纲笑道:“段将军可真是顺宁王的克星啊,上次差点灭了全族,这次又砍了左右臂膀,连他儿子都杀了,妙就妙在,顺宁王还对你感恩戴德。朝廷谋划了许久的事情,您不费吹灰之力就搞定了。段将军才是真正的朝廷肱骨,兄弟我以后还得仰仗您呢!”

  段将军连忙说道:“纪同知客气了,您才是皇上身边的得力干将,真正的心腹,兄弟我还指望您日后多多关照呢。”

  纪纲哈哈一笑,道:“段将军这话说的,满朝文武哪个不是皇上的心腹,哪个不是皇上的得力干将呢?”

  段将军也跟着笑道:“还是纪同知会说话,这么一说,倒显得我不会说话了。”

  纪纲递过一杯茶来,道:“都是在官场上混,就得按官场的那一套来,咱们这些武将吃亏就吃亏在说话太直上了。就像我刚才说的那两句,在那些文官眼里,恐怕连个屁都不如。人家文官拍起马屁来,那叫一个高明,有一句诗怎么说来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对对,就是这句。”

  听到对方突然开始交心,段将军笑了笑,并不答话。

  纪纲接着说道:“李景隆的事,你听说了没?”

  段将军微微点头:“略有耳闻。”

  纪纲低头冲茶,又给段将军续了一杯,道:“你与他相交多年,你觉得他会不会谋反?”

  段将军面无表情地说道:“不知道。”

  纪纲笑道:“这里又没外人,我就是和你聊聊天,紧张什么呀。”

  段将军却只是专心喝茶,并不说话。

  纪纲叹了口气,道:“在锦衣卫当差,累不说,想找个人聊聊天都难,人人都小心翼翼的。”

  段将军只是笑笑,没有说话。

  纪纲接着说道:“实话跟你说吧,就他李景隆那点本事,反不了,也不敢反。”

  段将军依旧保持沉默。

  纪纲又道:“只是可惜了段将军这样的栋梁之材啊。”

  见段将军还是面无表情,纪纲又给他续了一杯茶,道:“不止我这么想,上面也是这么认为的。你考虑考虑,等你考虑好了告诉我,我保你无恙。”

  段将军淡淡地说道:“恐怕你保不了我吧。”

  纪纲自信地笑道:“这你就不用担心了。”

  段将军沉默了一会儿,说道:“李景隆于我有知遇之恩,如果让我出面诬指,我做不到。”

  纪纲哈哈一笑,道:“这个更不用担心,保你只是因为爱你的人品才能,不会逼你做违心的事情。”

  说完,纪纲便起身走了。

  段将军独自立在大堂,心中不禁怅然。表面上看,人人对他看重有加,前途一片光明,可实际上,却是处处险阻,几乎没有容身之地。为了国家征战杀伐这么多年,没想到竟落得如此结局。

  正在他惆怅之际,陈公公从后堂出来招呼他进去。

  一进门,黄公公便满脸堆笑地迎了上来,客气地说道:“段钦差圆满完成了使命,劳苦功高啊,辛苦了,辛苦了!”

  段将军简单应付了几句,便急切地询问起对汪震麟的处置办法。

  几位太监相互对视了一眼,陈公公率先开口道:“段将军,另有内情,事情和我们调查的不太一样。”

  段将军急道:“怎么可能不一样?这有顺宁王的详细陈述,还有我们以前调查的结果,这又是从哪里来的内情?”

  黄公公咳嗽了一声,道:“段同知稍安毋躁,今天这里没有外人,我就把话挑明了说。当然,出了这个门,这些话可千万不能再提了。”

  众人都点了点头。

  黄公公接着说道:“你拿过来的这个,我已经看过了,与事实并没有太大的出入。使团确实是汪震麟与刘奎合谋杀害的。”

  段将军霍地站起身来,道:“那还等什么,赶紧派兵把他拿下啊!”

  李公公连忙劝道:“段将军别着急,先听黄公公把话说完。”

  黄公公摆了摆手,示意段将军坐下,接着说道:“其实在你没来之前,我就已经知道这件事了。”

  段将军心中暗道:这是又打算关起门来搞什么交易了,幸亏我已经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了。

  黄公公接着说道:“不但我知道,皇上也知道。”

  段将军顿时傻眼了。

  黄公公道:“其实这件事也怪汪震麟,他不早点把事情说清楚,险些误了大事。”

  李公公在一旁插话道:“汪监军深谋远虑,岂是我们这些庸才可以相比的,这种机密大事当然不能随便外传。”

  段将军越听越糊涂。

  黄公公看着他发愣的样子,笑道:“不只是你听着糊涂,我刚听说这件事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这么跟你说吧,汪监军这么做,其实是为了大明的将来。”

  段将军被这荒谬的说法气得怒喝一声:“杀大明的使团,竟然是为了大明的将来?”

  黄公公见状,连忙止住笑,正色道:“其实这件事是汪震麟有意为之。我给你提一下,你马上就明白了。刘奎其实是我们的人,是汪震麟安插在顺宁王身边的暗桩。”

  刘奎是暗桩?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黄公公接着说道:“刘奎潜伏在顺宁王身边多年,慢慢得到了重用。顺宁王主动朝贡,就是他极力促成的。”

  段将军都要被这个说法恶心到了。

  黄公公继续说道:“这让朝廷对蒙古各部分化打击的战略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没想到这顺宁王野心勃勃,他利用我大明的势力蚕食其他部落,妄图称霸草原,甚至还打算与我大明争雄天下。”

  “此等野心绝不能放纵,汪震麟和刘奎便打算利用其内部的矛盾,挑唆对储位不满的小王子发动政变,一举除掉部落高层。到那时,汪监军趁机发动进攻,将顺宁王部一举收归我大明疆土。就算政变不成功,也能让其元气大伤,粉碎顺宁王统一草原的野心。”

  “但是,刘奎毕竟是汉人,虽然他功勋卓著,却始终得不到部落高层的信任。别说是顺宁王了,就连对储位不满的小王子对他也是防备有加。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图谋都无从谈起。所以,必须要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真正取得对方的信任。”

  “恰好就在这个时候,朝廷派出了使臣。顺宁王为了阻止大明与其他部落通商,派出多路兵马阻杀,还妄图把罪名栽赃给其他部落,以此挑起边境战争,好让他坐收渔利。”

  “汪震麟和刘奎二人商议后认为,既然使团被杀已经不可避免,索性就让刘奎抢先出手,这样就能表明他的立场,从而取得部落的信任。为了不让事态扩大,他们决定将伏击地点选在大明境内。这样一来,刘奎的目标是完成了,顺宁王却无法借此挑拨大明与草原部落的关系。”

  “果然,伏击完成后,部落上下对刘奎的态度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尤其是小王子,对他更是刮目相看,视为心腹知己。再后面的事情,段同知亲身经历过,我就不再赘述了。”

  这个故事过于离奇,段将军好半天才缓过神来,苦笑道:“如此说来,是我破坏了他的宏图大计,让他功败垂成了?”

  黄公公道:“不过结果也不算太糟糕,最起码一次性斩断了顺宁王的左右臂膀,还杀了他的儿子。”

  段将军哈哈大笑:“这种鬼话你们也相信?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他为什么一再谋于害我?难道也是为了他的为国大计?”

  李公公连忙道:“他是个汉人,在部落里本就备受怀疑。如果不尊从顺宁王指令,对你这个大仇人稍有示好,立刻就会被人抓住把柄。一切都是为了让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段将军冷哼一声,道:“如此大的功绩,汪震麟身陷囹圄时为何不说,偏偏等到刘奎身败逃亡了才说出来?到底是之前就有这样的谋划,还是见面之后才起的飞智!”

  李公公说道:“段同知,你想多了。如果是临时起意,怎能如此缜密?汪监军之前不说,是因为计划还在进行,一旦机密泄露,不仅会害了刘奎,这么多年的谋划也将付诸东流。”

  黄公公在一旁附和道:“这正说明汪震麟为了国家,为了江山社稷,将生死荣辱置之度外,真是用心良苦啊。”

  李公公也赞道:“正是如此。不只汪监军,刘奎也是不惧生死,孤身深入敌营,苦心为国谋划。为了实现平定草原的战略,可真是肝脑涂地、义无反顾啊。”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