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皋兰山下

第一百三十二章 兰州城

皋兰山下 魏家老七 3805 2023-10-02 19:14:54

  当晚北城最东侧也破了,北城因为毗邻黄河,所以全是用石头筑就,没想到还是塌了。这里是主河道,水流异常汹涌。奋战了一整夜,才将缺口堵住。夜色中手忙脚乱,多名军民遇难,举城哀怨。

  此时城内的积水已有数尺,除了肃王府、兰州卫这些砖石建筑,民房基本都已坍塌。所有人都挤在城墙上,城墙上储备的沙袋已经用完,城下已无法挖掘。潘指挥只能带领军士,不停的打捞浪渣,裹些砖头石块,用柳条捆绑坚实,又用大树将多个草团结成一串。指望能起点作用。

  老金一家也与众人一样,忙着捆浪渣,天元小声道:“潘指挥不愿意送,我们自己走。”

  金夫人瞪了他一眼:“怎么走?飞过去吗?真拿自己当神仙了。”

  天元低声道:“河桥巡检司不是抬上去一个筏子吗?我们坐那个走。”

  金夫人摇头:“为了堵那边的缺口,什么东西都往里扔,筏子肯定早没了。”

  老金做了个安静的手势,起身往西门走去。沿途的百姓和军士都认识他,一路上点头示意,拉手问安。慢慢转到西门城楼,果然看见筏子被人收起来立在城楼边上,旁边十几步便是豁口,从城墙上看,凹下去两丈多。

  老金转了一圈,悄悄回到原地,低声吩咐:“天元说得没错,筏子还在。你们从马道下城,抬上两个沙袋,上到西边的豁口,如果有人问,就说发现漏水。我从城墙把筏子扔下水,你们要在官军反应过来之前上筏子,能划多远就划多远。”

  一家人没有犹豫,立即行动。金夫人走到半截才反应过来,又跑上城拉住丈夫:“我们跑了,你怎么办?官兵不得把你砍了?”

  老金低声道:“都这个时候了,能活几个算几个,老道说的是真是假都不知道,你们先出去,能找到那个宝贝最好,实在找不到孩子们也能活命。”

  金夫人忙道:“不行,我水性比你好,我在上面扔筏子,筏子扔了,我也从城头跳下去,我们一家都能走。”

  老金急道:“筏子那么重,你一个女人家拖得动吗?还没扔下去就让官兵发现了。”

  金夫人坚定道:“那我们俩一起拖,一起跳。”

  老金压低声音:“你怎么就听不懂?万一我们俩都跑不了,孩子们怎么办?让方生媳妇怎么办?他们愿意抛下我们自己逃生吗?没你带着,他们能划出去吗?就算能划出去,爹娘都没了,你让他们以后怎么活?像你和方生那样有一顿没一顿地苦熬吗?”

  金夫人眼眶一红,又要哭鼻子。老金叹了口气:“唉,又来这一套。没事的,我是方生的姐夫,全兰州谁不知道?不会为难我的。快快快,别磨蹭了。”

  方夫人也返回来:“你们走,我在上面抛筏子。”

  老金急得直摆手:“你们女人就别瞎捣乱了,那么重的筏子除了我没人拖得动。”

  方夫人无奈,只能和金夫人下了马道。金花和天元见母亲抹眼泪,问是怎么了。金夫人勉强笑道:“没事,让雨淋着了。”

  兄妹俩抬头望了望青天白日,哪来的雨?

  几人寻了两块木板,慢慢挪到豁口,搀扶着往上爬。城头的士兵喊道:“你们上去干什么?”

  方夫人回应:“这边还在渗水,我们上来踩严实了。”

  士兵赞道:“看看,还是我们兰州的百姓觉悟高。”

  话音刚落,就听“扑通”一声,有重物落水。士兵大喊:“哎,你扔筏子干什么?”

  金夫人顾不上许多,拥着孩子冲进水里。她与天元会游泳,拖着方夫人和金花这两个旱鸭子在水里扑腾。手脚并用,好不容易爬上筏子,筏子在水面上摇晃不定,金夫人咬紧牙关,拼命划动手中的木板。天元则紧紧抓住金花和方夫人,生怕她们掉入水中。城头传来士兵的呼喊声:“快停下!不然放箭了!”

  城上已经乱作一团,有人扑倒擒拿老金,有人找寻弓箭打算射筏子。

  刚拉开弓,擒拿的士兵喊道:“慢着,不能射!”

  拉弓的士兵不解:“为什么不射?潘指挥有令,胆敢逃脱者军法从事,斩立决!”

  擒拿的士兵拉起老金:“你看看这是谁。”

  众人一看,顿时愣住了。方先生大仁大义,为百姓舍生忘死,他的家里人竟然干出这种事情。拉弓的不拉了,休息的不休息了,都围过来议论纷纷。

  潘指挥听到消息也跑过来,看到老金,顿时傻了眼。痛心疾首道:“方先生一世英名,全让你给毁了!怎么就不听劝啊!”

  老金低头不语。

  消息迅速传开,方先生的家人跑了。更有人传言,方生是谁?那可是活神仙,什么不知道?肯定提前算出来兰州城守不住,所以他之前就走了。现在他家里人也跑了,兰州城肯定没救了。

  本就疲惫绝望的妇女和孩子开始哭泣,男人们也蹲在地上唉声叹气。最气恼的莫过于黄公公,大喊大叫:“那是我的筏子!那是我的筏子!”又对着身旁的锦衣卫骂道:“你们不是说那个筏子划不了吗?怎么女人和小孩划走了?堂堂锦衣卫连个女人都不如吗?”

  潘指挥更是头大,军心一旦崩塌,本来九死一生的事情,现在彻底没戏了。

  抽刀喝令:“前日我已通令全城,有敢私逃者军法从事,格杀勿论。现在有人以身试法,本将绝不轻饶!”说罢,举手就要砍了老金。

  围观的军民纷纷劝阻:“这可是方先生的姐夫,不看僧面看佛面,杀谁也不能杀他啊!”

  筏子上,金花担心地问:“爹爹没事吧?他们不会为难爹爹吧?”

  金夫人奋力划着筏子:“没事,潘指挥是你舅舅的好朋友,不会为难你爹爹的。”

  孩子们一心要去找破山的宝贝,再没多想,拿起木板使劲往前划。筏子越划越远,已经听不到城头的声音。

  潘指挥正要挥刀下斩,就听有人呼喊:“慢着!”

  说话的正是肃王。

  老金可算捞到根救命稻草,大喊冤枉。

  潘指挥怒道:“你有什么冤的?全城的百姓都看到了!”

  肃王抬手:“别急,让他说。”

  老金将前因后果说了,他女儿有办法救人,给潘指挥说了,潘指挥不信。没办法就抢了筏子,送孩子出城找破峡的宝贝。

  潘指挥骂道:“胡言乱语!就算这世上有神仙,就算神仙留了个能劈开峡谷的宝贝,你女儿也就十三四岁,她能拿得动吗?她能劈开峡谷吗?这种鬼话有人信吗?”

  肃王朗声道:“我信。”

  围观的百姓纷纷附和:“我们也信!”

  刚在锦衣卫的簇拥下赶过来的黄公公听闻此言,一脸的错愕。

  肃王微微一笑,转身登上城楼,高声道:“大家听我一言!刚才本王听到流言,说方先生的家里人要跑,甚至说方先生此前出城也是因为对守城没信心。本王在这里澄清一下,这是谣言,是对方先生的污蔑,更是对我兰州百姓的藐视!”

  他顿了顿,继续道:“方先生大仁大义,人所共知。他为什么出城?是为了协助宋总兵去黑石川剿灭汪震麟,为了给我兰州百姓讨个公道,为了给那些被汪震麟迫害的军民报仇雪恨!他在前线舍生忘死,我们却在后方编派他的不是,怀疑他的动机,甚至要杀了他的家人。我想问问大家,该还是不该?”

  众人齐声应和:“不该!”

  肃王接着道:“刚才我还说到,谣言是对我兰州百姓的藐视。为什么?兰州城屹立黄河之滨何止千年,什么大风大浪没经过?什么妖魔鬼怪没见过?我们兰州人什么时候怕过?”

  众人齐声应和:“不怕!”

  肃王朗声道:“今天是遇到了点困难,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再大的困难都能战胜!本王今天向全体军民承诺:城在我在,城破我亡!洪水不退,我绝不踏出兰州一步!誓与百姓共存亡!”

  全城军民齐声呐喊:“城在我在,城破我亡!”

  只有两个人没跟着喊。一个是老金,听到肃王说方生在黑石川,猛然想起来当年的场景,挣脱士兵,跑到城边向着妻儿大喊:“黑山!是黑山!”

  另一个是黄公公。看着肃王慷慨陈辞,叹息道:“肃王爷笼络人心倒是有一套,其志不小啊。唉,朝廷要有应对之法才行,万不可任由其坐大。”侧头对身后的锦衣卫低声道:“你们这几天要把眼眼睁大了,耳朵放亮了,任何蛛丝马迹都不能放过,一有发现立即报与我,明白不?兰州位置重要,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关西北的长治久安,马虎不得。”

  嘱咐了半天,旁边却没人回应。黄公公扭头一看,就见李公公与众锦衣卫都躲在远处,低着头不敢正眼看他。

  肃王从城楼下来,有几位老者上前跪拜行礼。领头的老汉道:“王爷慷慨激昂,与百姓同生共死,草民万死难报。我们几个老汉受百姓嘱托,一来是感谢王爷,二来是有个不情之请,还望王爷答应。”

  肃王命左右将几位老者搀扶起来。老汉道:“兰州这次大水,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洪水围城更是老汉这一辈子都没见过的奇灾。这么大的水灾,定是河神作祟。所以想请王爷代表兰州上下,祭奠一下河神,让灾祸早日退去。”

  肃王爽快答应。准备好香案,又从水里捡来几桶太平鼓。肃王焚香祭拜,在太平鼓的敲击应和下,念道:

  维大明永乐三年,岁次乙酉,臣谨以太牢清醴、香烛粢盛之仪,敢昭告于黄河之神:

  伏以大河浩荡,润泽八荒。自鸿蒙肇判,导灵脉以安疆;亘古奔流,育生民而载物。恩德广被,寰宇共仰。然今兰州之境,猝罹亘古之殃:浮壅塞川,河道壅绝,致洪涛逆涌,倒灌城厢。浊浪排空,闾阎尽成泽国;狂澜噬野,田庐悉化汪洋。此诚百年未遇之巨祸,万姓锥心之至伤!

  臣谬膺藩辅,职在守疆,德薄能鲜,上干天和。睹此苍黎倒悬,肝肠寸断,愧怍无地。今率阖城军民,稽颡泣血,恭陈菲奠,虔祷尊神:伏望暂息震怒,广施慈悯。收泛滥之洪波于瞬息,还安澜之故道于目前。俾水患速弭,生民得拯。自今而后,臣必率众祗承明命,虔奉祀典,浚河道以顺水性,筑堤防而固金汤。更祈神庥永驻,岁稔时康,河清海晏,国祚绵长。

  庶其歆格,鉴此精诚!

  尚飨!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