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队长和赵贤走后,秦王心里乐滋滋的。终于找到伊人了,还有他和伊人的儿子!太好了。
赵贤说,那孩子长得和我一模一样,声音和说话的神态像伊人,今年三岁,居然可以燕子似的从树上飞到地面,比我小时候强多了。
我的王后,我的太子就要回来了。哈哈哈,秦王几乎要笑出声来。他乐呵呵地走进郑美人的寝宫。
郑美人见秦王今天进屋时笑容满面,便道:“大王今天有什么开心事?”
赢政道:“你为什么这么问?”
郑美人道:“大王满面春风,当然是有喜事了。”
赢政坐到靠椅上道:“你进宫都两年了,怎么没给我添个公子或公主啊?”
郑美人不敢言语。
赢政又道:“看来你是个不能生育的女人。看在你尽心侍侯我的份上,把罗敷的儿子交给你抚养吧。”
郑美人喜道:“谢大王。”说完她对秦王施了一礼。转过头,她对身边的宫女道:“你们俩快去罗敷寝宫把孩子接来。”
两名宫女应声而去。
郑美人一边给秦王按摩双肩,一边道:“大王今天批阅了多少奏折?”
赢政道:“还好,不到一百斤。”
郑美人道:“不到一百斤。大王说得好轻松啊。就算五十斤也堆成一座小山了。”
赢政道:“以后恐怕会更多。你给我多揉几下左边,就那脑袋跟脖子相连的地方,那里有些酸。”
郑美人的双手便移到赢政脖子上部的两边。郑美人一边不轻不重地为赢政按揉脖子一边道:“大王,罗敷的儿子叫什么名字?”
赢政道:“还没起名。等他来了给他起一个。”
郑美人道:“孩子三岁了吧?”
赢政道:“对。前年秋天生的。现在实两岁虚三岁。”
郑美人道:“我先教孩子认字,过两年入学时他就可以直接跟先生读书了。”
赢政道:“你认得字?你会写字?”
郑美人道:“我会写好多字呢。进宫之前,我翁一直教我读《诗经》。”
赢政道:“怎么没听你说过?”
郑美人道:“这有什么好说的。”
门外传来脚步声。郑美人停住手,高兴道:“她们来了。”说完继续为秦王揉脖子。
那位侍候罗敷的年纪较大的宫女牵着一个花儿似的小男孩走了进来。郑美人派去接孩子的两名宫女跟在后面。
罗敷的宫女俯下身子对小男孩道:“公子,快给你翁行礼,叫父王。”
小男孩弯下腰,怯怯地道了声:“父王。”
赢政对郑美人的宫女道:“给公子赐座。”又问罗敷的宫女道:“公子最近怎么样?”
罗敷的宫女道:“能吃能睡。就是胆子有点小。”
赢政看着小公子道:“真像罗敷。长得跟罗敷一个模样。”
郑美人道:“大王,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赢政道:“就叫敷苏吧。”
郑美人道:“扶苏?好名字!‘山有扶苏,隰有荷花。’没想到大王也熟悉我们郑国的这首诗。”
赢政知道郑美人误会了他的意思,也不纠正,将错就错道:“这么有名的诗我怎么会不知道呢?”
罗敷的宫女高兴地对小男孩道:“公子,你有名字了。你叫扶苏,扶苏。”
小扶苏咧了下小嘴,无声地笑了。
赢政对小公子道:“扶苏,她是你媪。”嬴政说着偏过头,看了一眼郑美人。
郑美人对小扶苏道:“以后你就住在媪这里。”
赢政道:“你要听你媪的话,记住了吗?”
扶苏道:“好。从母也住这里吗?”
郑美人道:“她不住这里。你不可以叫她从母。”
罗敷的宫女自听到赢政说,郑美人是扶苏的媪后,心里高兴起来。小扶苏再也不是没媪的孩子了;再听到郑美人说,扶苏以后住在她这里时,心里开始泛酸,眼眶开始蓄泪;又听到郑美人说,扶苏不可以叫她从母,她心开始疼起来。
强忍住泪水,罗敷的宫女低下头,对赢政弯腰施礼道:“婢女告退。”说完,她低着头,快步往门外走去。
罗敷的宫女一边走,一边抹眼泪。扶苏自生下来就由自己照看,到现在,整整两年。两年来,扶苏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自己。扶苏的哭,扶苏的笑,扶苏说的每一句话对自己来说,都是天籁。她是自己两年来的精神寄托。现在,宝贝被接走了,今后只能对着空屋度日了。罗敷,你怎么没能挺过那一劫呢?
扶苏从椅子上溜下来,跟着往外走,被郑美人的宫女一把抱住。
赢政道:“扶苏,刚才你媪不是跟你说了吗?从今后,你住在这里。不许再去那里了。”
扶苏的小脸上淌下两道泪泉,他大声哭起来。
赢政道:“不许哭。”
扶苏哭得更凶了。
郑美人道:“他还是小孩子,你别吓着他。”
赢政道:“这么会哭,没出息。”
郑美人对两个宫女道:“你们带公子出去玩会儿,拿些糕点给他吃。”
两名宫女答应一声,带着小扶苏离开了。
离开骊山水银矿后,伊人一路飞奔,终于来到终南山深谷,她师叔宅院。
伊人被一个小师弟带到师叔房门口。门虚掩着。伊人敲了敲门,喊道:“师叔。”
门内传出一个浑厚的男中音道:“进来。”
伊人推开门,走了进去。小师弟转身离开。
屋内桌子边坐着一个白衫中年男性。伊人对他道:“师叔,我向你求援来了。”
师叔道:“你还用得着向我求援?”
伊人道:“我翁不知道我来这里。”
师叔道:“为什么?”
伊人道:“我翁悔婚。”
师叔道:“怎么回事?”
伊人道:“我本与秦王嬴政定了婚约,举行仪式前,我哥嫪毐谋反。我哥是赢政的假父,这你知道吧?”
师叔道:“听我师哥说过。”
伊人道:“我哥他想杀了嬴政,立他与太后生的一个儿子当秦王,结果,他反被秦王所杀。赢政不知道嫪毐是我哥哥,他还把我哥与太后所生的两个儿子全杀了。我翁一气之下,把我关了一年多。我前几天才偷跑出来。我先去咸阳宫找嬴政,发现他已娶了别的女人。我一气之下离开咸阳宫。
在骊山闲逛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水银矿。我想起师叔炼丹需要水银;又想起与赢政有,生同穴,死同寝的誓言。既然不愿与他生同寝,我就与他死同穴。既然与他同穴,我自然要好好设计,修建他的陵寝了。水银是密封陵寝的好材料。所以我来找师叔,一是求师叔去开采水银矿,二是求师叔派个懂机巧的师弟,协助我设计、修建我和赢政的陵寝。”
师叔道:“我先让章邯同你去设计陵寝及布置陵寝机关,等我处理好这里的事后,就率所有弟子去开采水银。”
伊人高兴道:“谢谢师叔!”
伊人知道章邯有小鲁班之称,由他负责设计、制造赢政陵寝的机关,自然再好不过。
师叔道:“一家人,不用客气。你去吃饭,在这里歇一晚,明天再出发。”
伊人道:“好。师叔可不要告诉我翁我的行踪哦。”
师叔道:“我没看见你。死丫头,逼我说瞎话。”
伊人道:“除了我翁,师叔对我最好。”伊人说完,走出她师叔的屋子。
在师叔家歇息一晚后,第二天清晨,伊人与章邯一起赶向秦国。
到秦国后,伊人先带章邯去看了那处尚未被人发现的水银矿。
章邯抓起一把红土,仔细看后,高兴道:“这土水银含量很高。师傅练丹正缺水银。这下他老人家开心了。”
伊人道:“我们把这里的水银全部开采出来,除留够师叔练丹用的,其余全部放到陵寝里去。”
章邯道:“要这么多水银?怎么用?”
伊人道:“将地面的一切景物,全部用水银模拟到陵寝里。”
章邯道:“你带我去看下陵寝。”
伊人道:“好。”
两人施展轻功,奔不远处的赢政陵寝而去。
路上,伊人思谋着,自己和章邯怎么才能不引人注意地混进庞大的陵寝修建队。没等她想出办法,他们俩就到了陵寝外围一处栅栏入口。
守卫者问道:“你们是来修陵寝的吗?”
伊人道:“是。”
另一人道:“你也是?”
伊人道:“是。”
那人道:“你家没男人吗?”
伊人道:“有,翁太老,弟太小。你们不要女的,是吗?那我回家了。”伊人说完,转身欲走。
那人道:“女的也行。你们随我来。”
伊人、章邯通过栅栏门,随着工头向陵寝工地走去。
伊人高兴地想,没想到这么容易就参加到陵寝的建设中来了,刚才自己还那么费心地想办法。真是老天自有安排,得来不费工夫。
秦王听间人报,韩、魏、楚有与赵缔约之意,便与众臣商议,必须给赵国一点颜色看。
君臣正商议攻打赵国哪座城好。赵高走近秦王,低声道:“王队长回来了。”
秦王立即道:“叫他进来。”
赵高走向门外,秦王一脸期待地看着赵高行走的方向。
众臣不知所以地看着秦王,默不作声。
王队长出现了。秦王坐直身子。
王队长一走近,秦王就迫不及待地问道:“接到了吗?”
王队长摇摇头道:“没有。我们赶到时,已经人去屋空。”
秦王一下子歪到椅子上。一会儿,他对王队长道:“知道了,你去歇息吧。”
王队长返身离开前殿。这么多天的期待、喜悦忽然化为泡影,秦王心里又烦躁,又恼怒。
他默默喊道:伊人,你为什么躲着我?为什么?在秦国没有人敢违抗我。你和你翁躲着我,不就是因为你们不是秦国人吗?你们等着,等我灭了齐国,不,灭了六国,看你们还能躲到哪里去!
想到此,秦王坐正身子,扫视一眼群臣道:“此战由桓将军领军,先攻打赵国平阳,取胜后再议下一步行动。散朝。”
秦王说完,起身向内宫走去。众大臣也纷纷起身离去。
桓錡领了帅旗、将令、兵符及一切军用物资后,率军进攻赵国平阳。
赵将扈辄率兵救援,双方展开争夺战。最终,扈辄兵败被杀。秦军占领平阳,斩首赵军十万。
捷报传到咸阳宫,秦王命桓錡再进攻赵国武城。
秦军挟平阳之威,再次与赵军大战,秦军又获胜。占领武城。
两场胜仗让秦王心情舒畅起来。赵国是六国中实力最强的一个诸侯国。秦军不费多大力就连克赵国两座不小的城池,那只要六国不合纵抗秦,灭六国就指日可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