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高山安可仰

田宅掌门寿终正寝   久别重逢相聚兰池

高山安可仰 南飞云雁 5215 2021-08-30 06:00:15

  深夜,赵高悄悄来到兰池酒肆。

  卢生问赵高道:“二师兄这么晚来是有要紧事吗?”

  赵高道:“对。”

  田仁道;“有什么要紧事?”

  赵高道:“我们的游戏奏效了。把独夫吓了个半死。他去找巫师占卜,巫师占卜后说,游徙吉。所以,独夫即将东游。”

  卢生道:“这算什么要紧事。”

  赵高对卢生道:“你赶快去岛上叫大师兄来。”

  卢生道:“叫大师兄来干吗?”

  赵高道:“独夫特别相信大师兄,如果大师兄出现,独夫必定会要大师兄为他求长生不老药。那时大师兄就可向他大要财宝了。”

  卢生道:“大师兄已经骗他两次了,他怎么可能还会相信大师兄?”

  赵高道:“大师兄现在是独夫能抓到的惟一一根救命稻草。他会相信的。你快出发。”

  卢生道:“我不敢回去。我怕师傅会说我。”

  赵高道:“你已经完成一个任务了,再说,找师妹有我呢。骗财宝可是一件大事。这是我们最后一次从独夫手上骗财宝,以后恐怕没机会了。”

  卢生道:“为什么这么说?”

  赵高道:“你还记得师傅让你带给独夫的那句话吗?”

  卢生道:“记得,‘亡秦者胡也。’”

  赵高道:“可笑独夫竟认为‘胡’指‘胡人’。”

  田仁道:“不指胡人指什么人?”

  赵高道:“还可以是姓‘胡’的人。”说到此句的时候,赵高忽然心里一动,脑中灵光一闪。一个念头渐渐浮现。他定定神。

  卢生道:“一个姓‘胡’的人怎么可能灭掉秦帝国。”

  赵高道:“万事皆有可能。”

  田仁道:“二师兄说得对。历史上这类事情很多。”

  赵高对卢生道:“你回去对大师兄说,和上次一样,在琅琊等候。”

  卢生道:“独夫说了会去琅琊?”

  赵高道:“没有,但我肯定他会去那里。”

  田仁道:“为什么?”

  卢生道:“想找师妹?”

  赵高道:“没错。”

  卢生道:“二师兄,师傅要我在这里找几个大儒去海岛学堂当老师,我一个也没找到,你又不肯回去。师傅肯定骂我。学堂等老师上课呢。”

  赵高道:“这事可以晚些时候办。先骗笔财宝再说。要不然拿什么请大儒?拿什么办学堂?”

  卢生道:“有道理。我现在就去海边等着。”

  卢生回到海岛之家。他没想到,离开庄园才几年,庄园竟发生了令他意想不到的天翻地覆的变化。

  昔日的高山深谷,如今变得一马平川;庄园入口处“田氏庄园”四个字的牌匾已被“和城”两个字取代;将庄园与外界隔离开的迷魂树林没有了;原纯田园风格的庄园已,被多种多样的片区取代。东部是手工制作区;南边是买卖区;西部是农田、果树、草场区;北边是娱乐运动区和墓葬区;中部是居住区。城里沟渠环绕,绿树成荫。这城比咸阳规划得还好啊!

  “和城”里不仅有许多能与他交流的不认识的中国人,还有许多他听不懂他们说什么的土著人。看来,师傅已不再反对与土著人交往了。卢生问了一个中国人,才找到他海岛的新家。

  卢生进门就喊:“师傅,我回来了。”

  徐福从一间屋子里出来,低声道:“喊什么。师傅刚睡着。”

  卢生低声道:“师傅从来不在这个时候睡觉的。天刚黑。”

  徐福低声道:“师傅有点不舒服。”

  卢生惊道:“哪里不舒服?”

  田中过来道:“二师伯,大父叫你。”

  卢生赶紧随田中、徐福来到最里面的一个房间。卢生看到师傅躺在床上,师弟们围坐在床边。卢生心里一紧,看来师傅是生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真是平时不生病,一生就要命。

  卢生来到田方士的床前道:“师傅,我回来了。”

  田方士睁开眼轻声问道:“卢生,你的任务完成得如何?”

  卢生道:“弟子惭愧,只完成了一个传话的任务。”

  田方士道:“那你为何回来?”

  卢生道:“二师兄要我回来,他说,换大师兄过去拿财宝。”

  田方士道:“哦。赵高他不肯回来,是吗?”

  卢生道:“是。他说,要回就和师妹一起回。”

  田方士道:“你在咸阳没找到伊人?”

  卢生道:“我几乎跑遍咸阳的每个角落,也没找到师妹。赵高也说,他早就在咸阳找过好几遍,就是找不到师妹。”

  田方士叹声道:“天命如此,人力难为。中儿。”

  田方士对坐在他面前的田中道:“中儿,大父有一个秘密要告诉你。”

  田中道:“大父,等你精神好些再说。”

  田方士道:“现在不说,就没机会说了。你可能就永远不知道了。”

  田中道:“不会的。大父会好起来的。”

  田方士道:“我该走了。虽然舍不下你们。可是,”田方士喘了口气。

  田中道:“大父别说了,养养精神。”

  田方士道:“中儿,赵高不是你翁,你翁是当今统一中国的始皇帝。”

  田中道:“大父。”

  田方士道:“你长得跟他一模一样。可是你们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田中道:“大父。”

  田方士道:“你媪与他未婚先孕。我很生气,就不许你媪去见他,与他成婚。为了掩人耳目,我让赵高当你的翁。为了彻底躲开你生身之父,我带着你和你的师伯们来到这个海岛谋生。”

  田中道:“大父。”

  田方士道:“中儿,你恨我害得你,和你翁,你媪,天各一方吗?”

  田中道:“不恨,大父。大父对我胜过我翁、我媪。”

  田方士道:“那我就安心了。”

  田中道:“大父。”

  田方士道:“以后,遇事别慌,多和徐福商量。”

  田方士又看向徐福,道:“你们要好好守在一起,不要分开。要同心协力,帮助田中,管理好和城。我死后,把我葬在一个干爽的高处,坟头朝向西方,不要铺排,一定要简葬,不要放任何陪葬物。记住了吗?”

  徐福哭道:“记住了。”

  田方士环视一眼围在他身旁的子子孙孙后,闭上眼,溘然长逝。

  田中大哭道:“大父。”

  徐福哭道:“师傅,走好!”

  卢生等人也一起哭喊“师傅。”

  外面的人听到田方士房中忽然传来悲痛的哭声,心知不妙,一起推门而入,见田中、徐福等跪在田方士床边痛哭,心知师傅已经去了,便一起喊声“师傅”,痛哭着奔到田方士床前,跪倒在地。

  田方士被安葬在北边墓葬区中一处地势最高的树林中。家家户户为之戴孝,不少非田氏人自动参加到送葬队伍中来,全城禁止娱乐七天。

  徐福尊师傅命,墓中除放了几个陶制品外,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

  葬礼结束一周后,徐福对众师弟及田中道:“我必须马上回国内一趟。一为财宝;二为学堂请老师;三为请几个懂铸币的工匠过来,我想在我们城里铸造专供我们城里用的钱币。”

  田中道:“大师伯去国内要注意安全。财宝要得到就要,要不到就算了。请人要紧。”

  卢生道:“请人的事可以让赵高和田仁去做。赵高说,只要你去,就一定能拿到财宝。他还说,这是我们最后一次从国内拿到财宝。以后就没机会了。大师兄,你拿到财宝后一刻也不要耽搁,赶紧回来。”

  徐福道:“我知道。众位师弟,你们要好好协助田中,管理好城中事务。”

  众师弟道:“知道。”

  卢生道:“赵高让你直接在琅琊等。你快出发吧。要不然晚了。”

  始皇帝虽然嘴上不承认自己是祖龙,但郑容捎给他的那句“明年祖龙死”的口信,以及带回来的那块曾经沉江祭神的玉璧,还是让他心神不宁。

  照巫师占卜所示,李斯已经按自己的意思将咸阳三万户迁去了北河、榆中,接下来只要自己再次出巡,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自己50岁不到,身体壮得跟猛虎似的,不可能因病而死;

  大秦帝国的政务进行得很顺利,原六国国王死的死、亡的亡,只剩下些支离破碎的旧贵族。料这些破落旧贵族已经没有多少势力,掀起多大风浪了;

  原六国黔首已基本认同大秦帝国,他们应该不会听信那些遗老遗少的挑唆而起来造反。即使有敢伸头闹事的,不等他们成气候,自己就把他们灭了,所以,不用担心因大秦帝国被原六国人颠覆,导致自己像父王那样突发恶疾而亡;

  自上次兰池酒肆遇刺后,宫里宫外都戒备森严,原六国之人应该再也不会、不敢再对自己行刺了;

  以前那么多次明的、暗的谋杀,自己不都躲过来了吗?现在,那些妄图谋杀自己的人更不可能得逞。

  所以,“明年祖龙死”这句话应该是山鬼给自己的一个提醒,提醒自己注意防范,免遭不测。没错!

  伊人,你现在在哪里?万一我的真应了那句话,明年死了,我们今生就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想起你,我就心痛难忍!

  我们的缘分何其短暂!就像天上的彗星,亮得耀眼,却一闪而过。我只能祈求上天,让我们来世相见了。

  不知陵寝修得如何了。我得去看看。想到此,始皇帝立即吩咐赵高备好车,下午起驾骊山陵寝。又叫赵高派宦官通知李斯、冯劫、杨端和及卫队随驾。

  李斯听闻始皇帝下午要去帝陵参观,赶紧派人通知现任具体负责陵寝修建工程的李总管。

  李斯从吕不韦时代就被吕不韦派去负责帝陵的修建工作。后来,他得到当时还是秦王的始皇帝的一再提拔。负责的事情一多,去帝陵的时间就少。李斯担心帝陵修建会因自己无暇顾及而出差错,就向秦王提议,将陵寝修建的具体事务分派给他当时的手下李总管。秦王同意了,但名义上他还是陵寝修建工程的负责人。

  李总管接到李斯派人送来的,始皇帝下午将来参观帝陵的消息后,脑子瞬间转开了。

  近七十万全国各地征调来的民工在帝陵劳作,始皇帝来了,万一有人乘机闹事,或出点什么纰漏,自己就可能是杀头之罪。

  反正帝陵已经修得差不多了,最难做的主体部分已经完工。只剩下陪葬坑的事、连弩、箭的制造,机关的安装,装饰的修补等事情了。不如放所有民工半天假,把帝陵里的人清空。这样,始皇帝安全,民工高兴,自己也不用担心会出差错,一举三得,对,就这么办。

  民工们上午收工时,听说下午放半天假,果然个个兴高采烈。这个邀伴去逛街购物,那个相约去酒肆欢饮。

  伊人对章邯道:“难得今天下午放假,我请师弟吃饭。”

  章邯道:“师姐请我去哪里吃饭?”

  伊人道:“咸阳闹市。以前我翁在那里开了一家酒肆,不知那酒肆现在还有没有。如果没有了,我们就去别家吃。那边的酒肆很多,酒和菜的味道都不错。”

  章邯道:“好。”

  两人飞步来到咸阳闹市。伊人带着章邯来到之前的“伊人酒肆”门口,发现酒肆已改名“兰池酒肆。”

  伊人正想着是不是翁将酒肆卖给别人了的时候,耳听得一声惊叫:“师姐。”

  伊人将目光从酒肆匾额上挪向声音来处,竟然是师弟“田仁。”看来,翁没有将酒肆卖掉,只不过换了个名字而已。

  伊人笑道:“田师弟。”

  田仁道:“快进来。”

  伊人与章邯迈步走进酒肆,田仁将两人引到一张最靠里的桌边。待两人坐定,田仁问道:“此位是?”

  伊人道:“你怎么连大名鼎鼎的小鲁班,章邯师兄都不记得了?”

  田仁仔细看章邯一眼道:“果然是章邯师兄。师姐怎么和章师兄巧遇了?”

  伊人道:“将酒菜端上来,我慢慢说与你听。”

  田仁道:“马上端来。乍一见你们,我高兴得有点糊涂了。尽顾说话,忘记叫你们点菜了。”

  说完,他转过脸对后堂喊道:“小二,赶紧将店里最好的酒菜端过来。”

  后堂传出一个声音道:“好嘞。”

  伊人问田仁道:“我翁怎么样?”

  田仁道:“应该不错。卢生刚回海岛。”

  伊人道:“回海岛?”

  田仁道:“哦,你还不知道。你走后不久,师傅就带着我们这些师兄弟去海岛谋生。只有我和赵师兄没去。师傅让我到这里来经营这个酒肆,并叫我将酒肆名改成‘兰池酒肆’,好让我们这些师兄弟在咸阳来往时有个落脚的地方。赵师兄去宫里做了宦官,师姐知道吗?”

  伊人道:“不知道。”

  小二开始上碗、碟、樽、箸、酒、菜、饭。

  田仁道:“来,我们边吃边聊。”说着,他给三人的酒樽加满酒。

  伊人端起酒樽道:“来,为我们的重逢,我喝一口,你们随意。”说完,她喝了一口酒。

  章邯、田仁二人拿起酒樽,一饮而尽。

  章邯道:“这酒好香。”

  伊人道:“章师弟,你吃块牛肉。这店里的牛肉昧道特别醇。”

  章邯夹起一块牛肉,放进嘴里,嚼了两下道:“真好吃!”

  伊人道:“其他菜的味道也不错的。以后,我们可以常来吃。”

  章邯道:“这下有口福了。”

  田仁道:“师姐,赵师兄找你都找疯了。卢生奉师傅之命也找了你好久。卢生说,师傅告诉他,你就在咸阳,可赵师兄、卢师兄把咸阳每个角落都找遍了,也没找到你。你藏在哪里?”

  伊人道:“我翁找我干吗?”

  田仁道:“卢生没说。也是。之前徐大师兄来了两次,都没说师傅要找你,怎么这次卢师兄来,师傅让他必须找到你,不找到你不准他回海岛?”

  伊人道:“你刚才说卢师弟回海岛去了?”

  田仁道:“是。赵师兄让他回去的。”

  伊人道:“赵师兄为什么让他回去。”

  田仁看看左右道:“我不知道。”

  伊人道:“田中怎么样?”

  田仁道:“很好。听卢师兄说,他结婚了,还生了一个儿子。”

  伊人道:“翁下死命令找我,一定有什么要紧事。我不吃了,我得去见见他。章师弟,帝陵的事交给你了。”

  章邯道:“师姐放心。”

  伊人放下筷子,拨腿就要走。

  田仁道:“师姐,你先吃饱再说。又不是在琅琊,心急,一两天就能走到。”

  伊人道:“正因为不是在琅琊,我才着急走。”

  田仁道:“我给打个包,带上些干粮、水应急。也不知道哪天有船。船走得顺利不顺利。”田仁说完,起身向后堂走去。

  伊人重新坐下对章邯道:“好在帝陵修得差不多了。多亏有师弟帮忙。”

  章邯道:“没有师姐,我一个人做不到那么尽善尽美。”

  伊人道:“那地宫修得如我所愿。今生能长眠在那么美的地方,我没什么遗憾了。”

  章邯道:“我敢说,这个帝陵独一无二,绝无仅有。”

  伊人道:“说得没错!无论是外在天然的地理位置,还是内部各个部分的开凿、设计,都几乎完美无缺。”

  章邯道:“不知这处穴是谁点的?”

  伊人道:“我听赢政说,是他的仲父吕不韦的门客点的。”

  章邯道:“高人。”

  田仁拿着一大包东西从后堂走过来。伊人站起身,待田仁走近,她伸手接过包裹道:“怎么坐船?”

  田仁道:“你到了齐郡的海边,打听上哪找去海岛的商船就可以了。到海岛后,你打听海岛田氏住在哪里,就有人给你指路。我们田氏在海岛的名气很大。”

  伊人向田仁、章邯拱拱手道:“我走了。”

  章邯赶忙站起来,与田仁一齐对伊人拱手道:“师姐保重!”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