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高山安可仰

结同伙贼赵高改诏 被激怒傻扶苏自戕

高山安可仰 南飞云雁 5128 2021-09-03 07:00:11

  伊人在和城过着快乐的日子。白天练完功后,她与儿媳一起打扫卫生,准备一大家人的饮食;晚上则与儿孙、徐福等师兄弟闲聊。师兄弟们跟她讲田中小时候的趣闻和他们来到海岛之后,经历的各种各样的事情。儿子田中则会讲新近在和城发生的要闻趣事。孙子田佳俊则会讲他认为有趣的同学之间的事情。伊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这天晚上,和往常一样,闲谈结束后,大家各自回屋休息。伊人躺下不久就睡着了。不知睡了多久,她开始做梦。

  她梦见,赢政含笑走进她房间对她道:“伊人,我找你找得好苦。原来你在这里。”

  伊人道:“你找我干吗?”

  赢政道:“你忘了?你说过要与我生同寝,死同穴的。”

  伊人道:“我没忘。我的魂天天陪着你。”

  赢政道:“我感觉不到你的魂,我要你的人。今天终于找到了你。你跟我走。”说着,赢政伸手过来牵伊人的手。

  伊人牵着赢政的手道:“跟你去哪里?”

  赢政道:“当然是咸阳。”

  伊人道:“好。”

  两人刚迈出房门,赢政忽然脸色一变,大叫一声道:“好痛啊!”说完,他双手发抖,身体蜷缩成一团,栽倒在地上,双目紧闭,人事不省。

  伊人吓得跪到他身边,拼命哭喊:“赢政,赢政。”喊着,喊着,伊人从梦中醒来,双眼犹自挂着泪花。

  从梦中惊醒的伊人心想,怎么会做一个这么可怕的梦?是不是赢政遇到什么麻烦了?我得赶紧回咸阳去。对。现在就走。等到天亮,田中、师兄弟们一定会阻拦我。我还是赶紧起床,悄悄走吧。得给他们留个字条,让他们知道自己去了哪里,省得他们因自己突然消失,胡乱猜测,到处寻找自己。

  想到此,伊人从床上一跃而起。她拿起笔,在一块绸布上写下一行字;我去咸阳了,不要找我。伊人。

  写完,她将字条放桌上,用一块竹简压着。然后,她收拾几件衣服,将它们打成一个小包,背上肩后,悄悄离开田宅,向海边奔去。

  唐英早起后,去到橱房准备早餐,未见到每天比自己起得早的伊人,有点奇怪。她心想,姑今天怎么比我还晚?她是不是生病了?如果做好早餐后,她还没来的话,那她一定是出什么状况了,得去她房间看看。

  唐英做好早餐后,伊人也未到橱房露面。唐英想,赶快去姑房间看看。

  她走到伊人房门前,伸手敲门。没人回应。她推开虚掩的门,朝里一看,房中空无一人。她返身离开。心想,奇怪,姑去哪了?

  她回到橱房,将早餐端到堂屋的饭桌上。田中、徐福等师兄弟陆续来到堂屋吃早餐。田中未看到伊人,便问唐英道:“我媪呢?”

  唐英道:“我没看到她。我去她房间看过了,房里也没人。”

  田中、徐福等吃了一惊,一起来到伊人的房间。田中发现了伊人放在桌上的字条。他递给徐福道:“大师伯,我媪去咸阳了。”

  徐福接过,看一眼道:“我去把她追回来。”说着,徐福放下字条,转身要走。

  田中拦住他道:“大师伯,还是我去追。”

  徐福道:“你没去过国内,我比你熟悉,还是我去。”说着,用手去轻推挡住自己的田中。

  田中不动,道:“正因为没去过,所以我要去历练一下。”

  徐福想想道:“也好。让六师伯陪你去。到国内后,你们先去咸阳兰池酒肆找你四师伯。”

  田中道:“好。”

  两人边走边离开伊人房间,向堂屋走去。

  徐福道:“你们一路上要注意安全。”

  田中道:“我知道。”

  徐福道:“你长得太像国内的始皇帝了,最好易个容或戴个面罩,免得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田中道:“好。”

  徐福道:“在国内如遇到解决不了的麻烦事,就去宫里找你二师伯。”

  田中道:“好。”

  两人来到堂屋,众人正等着他们俩。徐福对六师弟王禹道:“六师弟,伊人师妹去咸阳了。田中要去咸阳将他媪追回来。你吃过饭后,陪田中去国内走一趟。”

  王禹道:“好。”

  田中、王禹二人吃饱饭,带着简单的行李出发了。

  始皇帝死后,李斯认为,始皇帝驾崩在外,他的十几个儿子及天下狂妄之徒得知始皇帝的死讯,有可能会乘机作乱。为了避免此类麻烦事的发生,掌控住大局,李斯决定,既不向众大臣宣布始皇帝驾崩的消息,也不为始皇帝举办丧事,而是将始皇帝驾崩的消息封锁起来。

  因此,全巡游队伍中,只有胡亥、赵高及在始皇帝身边侍候的几个宦官,知道始皇帝已经驾崩的消息。

  李斯命知情的宦官,夜深人静时将

  悄悄买来的木棺抬进始皇帝輼凉车中,再将始皇帝入敛进木棺内。

  李斯告诉那几个知情的宦官,要像始皇帝生前那样做事。

  原来怎么做,现在还怎么做。

  御橱为始皇帝送来的食物,照单全收。他们几个宦官轮流吃掉。

  那个年纪大些的老宦官专门负责躲在始皇帝的温凉车中,假冒始皇帝应答百官。

  李斯告诉他,百官来奏事时,无论百官奏报什么事情,他都只回答一个字:“可。”

  老宦官久侍始皇帝,早就熟悉了始皇帝说话的声音、语气、语调。别说模仿始皇帝说一个“可”字,就是模仿始皇帝说一段话也没问题。

  在李斯的安排下,始皇帝的死讯被瞒得铁桶一般,其他人一概不知。这给赵高实施复仇计划的第二步,提供了绝佳机会。

  巡游队伍按原计划继续前行。

  赵高揣着之前始皇帝让他送给扶苏的印玺、书信,来到胡亥车上,此时,胡亥车上恰好只有胡亥一人。

  于是,赵高对胡亥道:“始皇帝驾崩,没有分封您和其他儿子为王,只独赐扶苏印玺、书信。扶苏来咸阳后,就会立即继承皇帝位。而您将没有立锥之地,您有什么打算?”

  胡亥道:“本来就是这样。吾听说,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皇有令,不分封其他儿子。我能有什么打算!”

  赵高道:“您说得不对。现在,决定谁能继承皇帝位的权利,在您、我,还有丞相三人手中。希望您好好考虑一下。您要明白,做皇帝与做臣子,控制别人与被别人控制,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两个阶层。”

  胡亥道:“废兄立弟,是不义;不奉父诏畏死,是不孝;能薄才浅,靠阴谋诡计夺人之功,是不能;我如果做这三件违背道德的事情,没有人会支持我。强涉险境,社稷不保。”

  赵高道:“我听说商汤灭夏、周武灭商后,天下人都称他们为义举,没有人说他们不忠。卫君杀掉他的父亲,卫国人却歌颂他的德行,孔子把这件事写进书里,并没有说卫君不孝。顾小忘大,后必有害;狐疑犹豫,后必有悔。希望您让我替您谋划这件事。”

  胡亥喟然叹道:“现在父皇刚刚驾崩,消息未发,丧礼未终。怎么好意思拿这件事去麻烦丞相!”

  赵高道:“您要善于抓住时机!错过时机,一切都晚了。这件事不和丞相商量,恐怕难以办成。您别管,请您让我去和丞相说。”

  胡亥默许赵高之言。

  赵高从胡亥车上下来,立即去找丞相李斯。

  此时,巡游队伍正停靠在路边开晚饭。

  赵高将李斯拉到一片远离巡游队伍的无人树林中。

  他轻声对李斯道:“始皇帝驾崩,赐长子扶苏书信、印玺,信上说,让扶苏到咸阳来办理他的丧事,继承他的皇帝位。书信还没有发出去。现在始皇帝驾崩了,没有人知道这件事。始皇帝赐给扶苏的书信、符节、印玺都在胡亥那里。现在,决定谁当太子,继承皇帝位在您我之言。丞相认为该怎么处理这件事?”

  李斯压低声音道:“怎么可以说出这种亡国之言!这不是人臣可以讨论的问题!”

  赵高道:“您认为,您的才能比得上蒙恬吗?您的功劳比蒙恬大吗?您比蒙恬有远见吗?您比蒙恬更得人心吗?您跟扶苏的关系胜过蒙恬跟扶苏的关系吗?”

  李斯道:“这五个方面我都比不过蒙恬,你为什么拿我跟蒙恬比?”

  赵高道:“扶苏刚毅武勇,诚信有志,即皇帝位后,必定任蒙恬为丞相,到时,您就将解甲归于乡里了。我受始皇帝诏,教胡亥狱律多年,未尝见他有任何过失。胡亥慈仁笃厚,轻财重士,辩于心而诎于口,尽礼敬士。始皇帝的儿子中,没有谁比得上他。我认为,应该让胡亥当太子,继承皇帝位。请丞相好好考虑,尽快将这件事定下来。”

  李斯道:“我原不过是上蔡闾巷的一个黔首。蒙始皇帝提拔为丞相,封为通侯,子孙皆位尊禄重。始皇帝将帝国的存亡安危托付给我,我怎么可以有负始皇帝的重托!你别再说这种让我犯罪的话。”

  赵高道:“现在天下大权掌握在胡亥手中,我明白胡亥的志向。您知道什么叫‘叛逆’吗?下属挟制君主就叫‘叛逆’。您应该懂得顺时而变。”

  李斯道:“吾闻晋易太子,三世不安;齐桓兄弟争位,身死为戮;商纣杀亲戚,不听谏者,国为丘墟。我还是个人,不能参与这种逆天阴谋!”

  赵高道:“您若听从我的计谋,可长保封侯;若不能,将祸及子孙。您考虑清楚。”

  李斯仰天而叹,垂泪道:“唉!独遭乱世,既然不能以死报始皇帝陛下,就随你怎么办好了。”

  赵高道:“丞相明智。”

  于是赵高回报胡亥道:“我对丞相李斯说,臣是奉太子您的命令去通报他的,他不敢不奉令。”

  胡亥暗自高兴,道:“老师辛苦!”

  赵高道:“甘为陛下驱驰。”

  于是,赵高、李斯、胡亥三人相谋,诈称始皇帝留诏书给丞相李斯,立子胡亥为太子。

  又将始皇帝赐给扶苏的书信改为:

  朕巡视天下,向各路名山诸神祈祷,以延寿命。扶苏与蒙恬将军率数十万大军屯边十多年,不仅没有立一点功劳,反而多次上书,数落诽谤朕。扶苏因为不能回咸阳当太子而心生怨恨。扶苏为人子不孝,赐其剑以自裁!将军蒙恬与扶苏居外,不纠正扶苏的过错,为人臣不忠,赐其死。将兵权交给偏将王离。

  赵高用皇帝印玺封好书信后,将书信和符节交给“使者”。这人并非真正的使者,而是胡亥的一个门客,他奉胡亥之命,假扮为使者。

  赵高对这名假使者道:“将这封信送给驻守上郡的扶苏和蒙恬,务必将扶苏和蒙恬置于死地。尤其是扶苏。越快越好。”

  “使者”道:“尊命。”说完,他带着一队人马,打马扬鞭,急驰而去。

  巡游队伍继续前行,到井陉后,抵达九原。天气太热,始皇帝的輼凉车中发出的臭味越来越浓。

  李斯、赵高、胡亥为此大伤脑筋。再这样下去,众大臣一定会询问,甚至上车察看。那时,始皇帝驾崩的消息就瞒不住了。

  李斯忽然想到一个主意。他对赵高道:“不如放些咸鱼到车上,让咸鱼的臭味混乱尸体的臭味。”

  赵高道:“甚妙。”

  于是,李斯让宦官偷偷买来超大一包臭咸鱼,放进始皇帝温凉车中。

  不久,“使者”手持符节,来到上郡军营。扶苏、蒙恬出帐迎接。使者将书信递给扶苏。

  扶苏去掉封印,展开书信观看。才看一行字,扶苏便开始心发凉,脸发白,手发软。待将信看完,扶苏悲从中来。没想到父皇竟要自己死。为何?父皇为何对自己如此无情?扶苏手一松,信从他手上滑落到地上。

  蒙恬见扶苏看完信后,神色大变,便从地上捡起那信,匆匆看一眼后大惊。

  “使者”将一把剑递给扶苏道:“公子,执行陛下旨意吧。”

  扶苏接过使者递来的剑,泪流满面地向军帐内走去。

  蒙恬紧跟扶苏走进军帐内。眼见扶苏举剑横向自己的脖子自尽,蒙恬抢上一步,一把抓住扶苏的手道:

  “陛下在外巡游,未立太子。我率三十万大军守边,公子为监军,此天下重任也。今一使者送封信来,你就要自杀,安知其非诈?应该再向陛下问清情由,如果陛下还是这个意思,那时再死不晚。”

  扶苏一听,觉得有道理,便不再哭泣、自杀。与蒙恬一起走向帐外。

  “使者”见扶苏与蒙恬从军帐内走出来,没有自杀,着急起来。

  他不停地催促扶苏,对扶苏道:“作为儿子,应该听从父命;作为臣子,应该服从陛下的诏令。你不服从陛下旨意自杀,即为不忠不孝之徒。我劝你,还是赶快服从陛下旨意,立即自杀。免被后世唾骂。我等着向陛下复命。”

  扶苏怒对“使者”道:“扶苏岂是怕死之徒!”

  又转身对蒙恬道:“父赐子死,尚安得请!”说完,他飞快地举剑往脖子上一抹,立即血流如注。

  蒙恬来不及阻止,一把抱住扶苏,想要抢救,却无法回天。伤口太深,扶苏死于非命。

  “使者”又让蒙恬自尽,蒙恬不肯死。“使者”便令王离接管蒙恬的兵权,又命人将蒙恬绑了,交给阳周的衙门官吏看管起来。

  “使者”大功告成,回报胡亥、李斯、赵高:“扶苏已死,蒙恬被拘。”

  三人大喜,庆贺阴谋得逞。

  巡游队伍回到咸阳后,李斯向众大臣宣布始皇帝的死讯,并说始皇帝留给他一封遗诏,立胡亥为太子。

  为始皇帝发丧后,胡亥顺理成章地被立为二世皇帝。胡亥立即提拔赵高为郎中令,负责皇帝的一切事务。

  伊人天不亮从和城赶到海岛海岸边,一条船也没看到。好容易等到天亮,才看到一条船由远而近地向这里驶来。问明船家是否去国内,得到肯定回答后,伊人上了船。

  船开后,伊人觉得此趟船比来时坐的那趟船慢多了。她忍不住问船家:“老板,你为什么不让船走快点?”

  船家道:“已经是最快了。”

  伊人道:“我上次来时可比这快多了。”

  船家道:“这时节,来时是顺风,去时是逆风,自然要慢些。”

  伊人道:“哦。”

  船家道:“这个时节去国内的人不多,有时几天才有一趟船。”

  伊人道:“看来我运气不错。”

  船家道:“对。你别着急,去船舱休息,闭上眼睛想心事,就不觉得船慢了。”

  伊人道:“好。”

  既然着急没用,不如听船主的话,坐到船舱去,慢慢等待船靠岸。

  伊人走进船舱,找一处人少的地方坐下,倚在舱壁上,回味昨天夜里做的那个梦。

  为什么会做一个那么可怕的梦?自己很少做梦。即使做梦也是梦见翁,梦见小田中,梦见琅琊,梦见与朝气蓬勃的赢政相依相偎。

  昨夜为什么会梦见赢政生病?而且病得那么厉害?那个梦想告诉我什么?是赢政生病了,还是嬴政遇到麻烦事了?

  如果是赢政生病了,那会是什么病?什么病会导致人双手发抖,身体蜷缩成一团?神经、大脑、肝、肾出问题才会如此。果真如此,那赢政真是生了很严重的病了。

  如果不是赢政生病了,而是他遇到麻烦事了,那又会是什么麻烦事?

  现在,全国统一了,经过十来年的融合、治理,大秦帝国逐渐稳固,已经百废俱兴了。

  人们已经尝到和平统一带来的好处,应该不会有人再去刺杀他了。

  宫里更不可能有胆敢谋害他的人。

  那他极有可能是生病了!而且病得不轻。否则,昨天夜里自己不会做那个可怕的梦。那个梦绝非空穴来风。

  船走得太慢了!凭这前进三步,倒退两步的速度,什么时候才能靠岸?真急人!

  在度日如年的等待中,大船终于到达齐郡。船一靠岸,站在船头等待的伊人就第一个跃下船,箭一般奔向咸阳。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