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我国的汽车自主品牌才刚进入发展期初期,根本没有掌握造车的核心技术。
而合资品牌为了遏制自主品牌的发展,都不愿意把自己的发动机技术分享给国内的这些车企,就连最早进入国内的大众汽车也一样。
三菱汽车“慷慨解囊”,拿出了自己的发动机,卖给了国内的自主品牌,并不是它真心实意的帮助华夏汽车工业。
一来,他要用技术换市场。
就陈强知道的,早期的国产车,大多使用的都是三菱的发动机,其市场占有率一度超过90%。
二来,他提供给华夏的技术都是即将从RB本土淘汰的老旧技术,这最后再榨取一波剩余价值,何乐而不为?
但即便这些是淘汰的发动机,但架不住技术稳定,即便油耗高、噪音大,但也无妨。
1999年,国内在汽车发动机制造领域还是那么的苍白无力,技术匮乏、工艺落后,制造出来的发动机外形粗糙,使用过程中更是问题百出不堪重用,这些问题困扰着无数工业领域的引航人。
这个时候,RB三菱工业要“以技术换市场”,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双赢。
但是陈强还是高估了自己。
就在他这边忙着筹集资金,并且已经打通了三菱这边的对话渠道的时候,一个电话,让他彻底心凉凉。
电话是郭长江打的。
“我说你也真是……这个项目,你就别浪费时间了,上面有安排……服从大局……”
陈强那这电话,久久没有回过神,最后只是叹了口气。
从郭长江的话里意思,陈强多少有点无知者无畏。
用他的说法,这么大的项目,涉及到国内今后的汽车工业,甚至是制造业发展基础的项目,肯定不是一家私企就能主导得了的。
倒不是说这件事本身有什么问题,而是通过这次的电话,郭长江,或者说当下的大环境下,大家普遍对于民心企业依旧停留在“手工作坊”的认知上。
尽管此时陈强旗下的imusic已经是全球高端电子产品的标杆。
“那我这边?”秦悦涵问。
“合作意向先停下吧,保持联系就好。”
前有王老的告诫,现在又有郭长江打电话过来提点,这个时候,陈强就算心中不服,也只能把所有的动作都停下来。
“对了,走正常渠道,去查一下,究竟是哪家公司对接三菱的项目。”
“好的。”秦悦涵说完就离开了。
陈强不常在耳东投资这边呆,要不是这段时间对三菱发动机的热切需求,恐怕一年到头也没几天呆在这里。
可是刚刚的豪迈就这么被扼杀在摇篮之中,换谁不憋屈。
陈强可是为了这次的合作准备了5亿的现金,而且做好了无上限追加的准备。
怎么滴,也得被谁踢开了吧?
毕竟陈强需要一款稳定的小排量发动机供货商。
一旦三菱在国内合资设厂,那接下家陈强如果要买发动机,自然首选就是三菱的合资企业,这样光是关税上就能省下一大笔,不服气,也不能跟钱过不去。
看着桌子上自己这几天搞的汽车草图,也不能枉费自己十几个小时的工作成果,车反正是必须造出来的。
这是一辆前世家喻户晓的国民车型,圆润的车身,可爱的前脸,加上前世那诱人的售价,让这款车一经推出就迅速大卖,成为了当时当之无愧的年轻人的第一辆车。
它就是QQ,国产神车。
模仿和抄袭先放一边,这车的销量奠定了奇瑞发展的基石。
陈强前世自己就曾拥有一辆,而且还伴随他结婚和第一个孩子出生,可以说人生最惬意的一段时光,都有它的伴随。
对于这辆车,陈强就跟穿衣吃饭一样的熟悉。
听说最早的车型用的就是三菱的合资厂生产的发动机,不过陈强的那一代已经是奇瑞自主研发的三缸发动机了。
这个车换到二十年后,其实就是个老年代步车,但最初这个车优势相当明显。
空间要比同级的奥拓什么的更友好,三大件性能、可靠性都不差,至少陈强开了三年只补过几次轮胎。
排量小,省油。
关键是价格啊,入门级直接干到了三万左右,在合资车最少十万起步的年代,热销也就不难理解了。
而且时尚的外观,在刚刚毕业工作的大学生心中,绝对是不二的选择,当然,土豪家庭除外。
玄武的第一辆车,陈强早就打定主意要复制这款神车。
但以玄武现在的技术水平,拿来主义才是最符合实际的。
玄武也要走雷电的发展路数,师夷长技以制夷。
从组装厂,到不断的吸收消化先进的技术,有了更多的技术积累,再走自主研发,创新路线。
本来以为这个过程能提前一些,但是看样子还是得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没过几天,陈强就收到消息。
主导三菱发动机落地的,是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简称东安汽发或者东安三菱。
去年9月4日成立,显然就是冲着三菱发动机来的。
而且是由华夏、RB、马来西亚“三国六方”投资兴建。
资料显示,早在1996年8月,4G1项目合作签字仪式就已经完成,还是在各方领导人出席的情况下完成的。
去年年10月,DAE创立大会,4G1联合厂房奠基仪式。
看到这里,陈强就只剩苦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