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颜值的秩序
灰色的晨雾笼罩着“新颜城”。
高空的广告塔上,巨幅屏幕反射着冷白的光,映亮街道上排队的人群。
今天是“全国颜值评测日”。
从婴儿到老人,每个公民都要在这一天接受“外貌扫描”。
分数将决定他们的阶级、住房、教育、乃至能否结婚。
机器的声音温柔,却比刀锋更冷。
“美,是秩序。丑,是罪。”
一、被抛弃的女儿
林弦站在评测中心的队伍里,手心有点出汗。
她才十六岁,穿着一件灰白校服,头发被风吹得有些乱。
前方的机器闪烁着蓝光,像一只冷漠的眼睛。
一个接一个的少年走进去,又出来。
他们有的欢呼,有的哭泣。
评分板上滚动着数字——
“89,77,53,42……”
轮到她时,她深吸一口气,走上扫描台。
红外光在她脸上缓缓划过。几秒后,屏幕上出现了结果:
【面部评分:49.9】
【阶级评定:下民】
评测员瞥了她一眼,语气毫无波澜:“下一个。”
林弦的母亲站在旁边,一身浅金色套装,妆容完美无瑕。
她盯着屏幕的数字,唇角几乎察觉不到地抽动了一下。
父亲摘下眼镜,神情淡淡:“我们家从没有不及格的孩子。”
没有争吵,没有哭声。
只有一纸冷冷的决定书,把她从“上民”名单上除名。
“你会在下民区更适应。”
“那不是惩罚,而是现实。”
那年傍晚,雨下得很大。
她拖着行李箱站在孤儿院的门口,看着母亲的车渐行渐远。
橙色的尾灯穿透雨幕,如同世界对她最后的告别。
她的手指紧握着那张报告单,白纸被雨水浸透,墨迹模糊。
她想哭,却笑了。
那笑容里有一种倔强的荒凉。
“原来我的命运,只差0.1分。”
那一刻,她不再相信“美”是祝福。
那是一场制度的审判。
二、底层的明星脸
另一端,城市的最底层。
顾清坐在破旧的工厂屋顶,手里拿着一张报废的“上民杂志”。
杂志封面上,印着他自己的脸。
那张脸完美得像被精心雕琢——
轮廓分明,眼神明亮,笑容温和。
“全国颜值榜第一接近满分的奇迹少年”,醒目的标题写着,时间是6年前。
这篇报道大肆刻画了他是多么百年一遇的颜值奇才,却对他真实的身世只字未提。
真正的他,曾经在废铁堆里吃着冷罐头。
顾清是下民家庭出生。父亲在矿区早逝,母亲病死在“低营养区”。
然而在他十岁那年,颜值系统却给出了一个错误的结果:
【评分:99.7(系统误判)】
连算法都无法理解——
为什么一个“下民”会生出几乎完美的面孔。
于是他被带走,包装成“国民偶像”,成为新颜城的宣传象征。
他们让他学会微笑、学会说话的节奏、学会在镜头前“完美无瑕”。
当他笑的时候,整个城市都跟着欢呼。
但那笑容里,从未有过温度。
偶尔,他会望着镜中的自己,心里生出一种奇怪的陌生感。
他知道,那不是“他”。
那只是这个世界需要的一张脸。
“相信美好,服从美丽。”
——这是他被要求每天录十遍的宣传语。
有时,他会梦到自己的母亲。
梦里的她,满脸灰尘,却温柔地摸着他的头,说:
“清啊,人不是靠脸活的。”
他醒来时,四周只剩下灯光和冷气的嗡鸣。
在这个世界里,连梦都要长得好看。
三、首都大学的女孩
时间过去了十年。
林弦成了首都大学基因伦理学系的学生。
她依然长着一张“普通”的脸——五官平衡、无瑕却无亮点。
但随着岁月,她的气质变得安静而坚定。
那种淡漠的神情,让人不敢轻易靠近。
有时候,镜子里的自己会让她恍惚。
是不是她真的变得“更漂亮”了?
还是因为她开始敢直视自己?
导师曾打趣她:“林弦,你知道吗?你是少数靠脑子进来的学生。”
她笑了笑:“那说明系统还有漏洞。”
她的研究课题是——
《基因审美算法与社会分层机制研究》。
她越深入,就越觉得毛骨悚然:
颜值算法并非自然结果,而是上层用来维持秩序的控制工具。
在婴儿出生前,系统就会根据父母基因、收入和社会等级设定颜值上限。
颜值越高,资源越倾斜,阶级越稳固。
她写在论文第一页的引言是:
“当美成为权力的代名词,丑便成了革命的种子。”
但她知道,这样的论文不可能被允许发表。
她只是偷偷保存在个人加密文件里。
夜晚,首都校园的灯光安静地闪烁着。
她坐在实验室的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的巨幕广告。
上面,是顾清的脸。
他正对着全城微笑。
那笑容太完美,几乎像一张面具。
林弦轻声嘀咕:“算法的杰作。”
四、命运的交叉
几天后,校方宣布举办一场特别讲座——
“颜值与国家秩序”,主讲嘉宾:国家形象代言人——顾清。
礼堂人山人海。
所有学生都为了能“近距离看到神颜”而疯狂。
只有林弦坐在最后一排,眼神冷淡。
当顾清走上讲台时,整个礼堂瞬间安静。
他穿着一身纯白西装,灯光落在他的脸上,像圣光一般。
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可林弦看得出——
他的眼神空洞,像一个精密的机器人。
顾清的讲稿完美无误,语气温柔,却毫无感情。
台下爆发出掌声。
只有她没有鼓掌。
讲座结束后,她在后台的走廊转角,意外撞上他。
文件散落一地。她蹲下去捡,抬头时,正对上他的目光。
两秒钟的对视。
那一瞬间,顾清的神情闪过一丝困惑。
她不像其他人那样崇拜地看着他。
她的眼神,是冷的、理智的、几乎在“拆解”他。
他问:“你不喜欢我的讲座?”
她淡淡地回答:“我不喜欢谎言。”
顾清愣了一下,忽然笑了。
那笑容比屏幕上的更真实——有一点意外,一点悲伤。
“你知道吗?”他说,“有时候,我也不喜欢自己。”
林弦盯着他:“那为什么还要继续?”
“因为这个世界,不容许我停下。”
她沉默了一会儿,低声说:“我研究算法。”
他挑眉:“那你相信算法能决定命运吗?”
她回答:“我相信算法有漏洞。”
空气里一阵短暂的静默。
然后,是一声轻轻的笑。
笑声在冷光下回荡,带着一点荒谬的温度。
那一刻,两个世界——一个属于体制的偶像,一个属于被放逐的异类——
第一次,出现了裂缝。
夜色降临。
新颜城的巨幕再次亮起,播放着顾清的笑容。
无数人抬头仰望。
只有林弦,独自走过校园的小路,
心里默默念着一句话——
“总有一天,这张脸的世界,会被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