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实生活

老水心疗

医者仁心

老水心疗 老水001 754 2022-04-17 12:25:03

  我:现在医院的病人为何那么多?

  师父:当大家对自身的免疫系统缺乏了解,并对自己的免疫系统失去信心时,就得依耐医药。

  我:得病了,不应该看医生吗?

  师父:应该看医生,但更应该注重锻炼和心态调节。医院的检查一方面帮助病人清理内心的恐慌,一方面辅助医生对症治疗。

  我说:确实是这样,当我有哪疼痛时,首先考虑的是去拍个片子或做个ct检查一下,无论结果如何,都想去检查。无非是求个心安。

  师父:生病到医院检查是没有错的,如果结果很好,病人可以释放内心的焦虑。但过度的检查,又会给病人造成心理负担。

  西医诊断偏向肉体可见层面,中医诊断偏向不可见的气脉层面。这里的气脉不是血管,类似电路。如果把人体比作一台电脑,把医生比作修电脑的师傅,西医偏向于修理可见的硬件部分,比如鼠标坏了就修鼠标,修不好就换,换不了就拿掉不用。中医偏向于检查出电路在哪块断路或短路。然后借用银针或药物的能量去激活人体自身的能量通道。心理医生就好比对电脑的系统软件进行清理和还原。

  很显然这三类医生都各有优势。这三种疗法是互相补充协同合作的关系。我们应当给予同等的尊重。

  我:医生的确很幸苦。我想医生也希望病人能少一点吧。

  师父:医者仁心,没有哪一个医生会希望一天诊断几百个病人。没有哪一个医生希望病人花费百万医疗费后依然死在他的手术台上。可在人们的潜意识里觉得大医院的医术会更加的高明。检查要到大医院,治疗也要到更大的医院。大家都挤到大医院,医生的服务质量自然降低,医生难免会表现出一些烦躁和焦虑,甚至误诊。医生也是人,他也需要充足的休息,并希望工作的更加的轻松。

  我:智慧的师父,请求您给医生和病人都给予心理开导吧!

  师父:当你释放了你的心理焦虑时,医生和病人的心理压力也会随之释放。医生和病人都会得的这本书的启示。在中国,儒释道医武都是觉悟的途径。行医是谋生的手段,更是修行的一种途径。高明的医生通过帮他人治病为自己积累功德。功德大的医生医术更高超,更受人尊重,这种尊重会一直延续。没有医生愿意背一身骂名送给家人和后代。如果有个别,那是他并没有活的明白。

  我:很多佛道的修行者也懂武术和医术。他们之间存在着什么联系呢?

  师父:儒释道偏向心理疗愈,医学和武学偏向肉体疗愈。但实际是相通的,都在以各自的方式疗愈人们的身心。高明的医生也会学习皇帝内经、了解一些佛学文化和道家文化。佛家和道家也有精通医学的人。

  中国文艺复兴本质是各种文化之间消除对立与隔阂,并在公众视野里融合。医学复兴的本质是各种疗愈理论互相补充,最终共同服务大众。

  随着网络信息的传播,人们获得健康的途径更加多样化。人们可以自由的选择中医治疗或西医治疗。也可以通过按摩、针灸,或者自我锻炼的方式获得健康。随着各种推销类养生专家的谎言被拆穿以后,人们对健康有了更多的认识。人们不再被恐怖的“疾病名称”惊吓到。更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疾病。未来医生收入依然可观,但并不忙碌。

  我:我去海南玩过,结果儿子阑尾炎犯了,我们在海南的医院里呆了七天。给我的感觉那里的医院只有零星的病人,病人很少且很有礼貌,医生和蔼的给病人耐心的诊断。整个过程,我看到了医生和病人友好和谐的相处。请问师父,一个地区的病人数量和地理环境有关系吗?

  师父:也许有关系,最终归结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心态。海南人总体生活节奏缓慢,他们更注重锻炼和心态调节。经常看见大海,他们心胸也会似大海一样开阔。

  心如大海病自轻,医德高尚药更神。神仙难医求死人,良医治病先救心。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