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画室的书架与阳台的向日葵
周三下班时,林薇刚走出写字楼,就看到陈默站在公交站旁,怀里抱着一个半人高的纸箱,耳朵冻得通红。“你怎么来了?”她快步走过去,把围巾解下来绕在他脖子上,指尖碰到他的耳垂,凉得像冰。“画架到了,怕搬家公司送错地方,我就去自提了。”陈默把纸箱往她面前凑了凑,“你摸摸,是你选的浅木色,跟我们上次看的样品一模一样。”
林薇的指尖刚碰到纸箱缝隙里露出的木质边缘,就被陈默攥住手塞进他的口袋里:“别摸了,冻手。我们快回家,争取今晚把画架装好。”公交车上,陈默把纸箱放在脚边,全程用胳膊护着,生怕别人碰到。林薇靠在他肩膀上,看着窗外掠过的路灯,突然觉得,原来幸福就是有人把你在意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来办——就像她随口说的“画架要浅木色”,他记了半个月,还特意去自提,怕磕碰到一点。
回到新家,打开纸箱时,夕阳正好落在零件上,浅木色的木板泛着温柔的光。陈默拿出说明书,平铺在地板上,林薇则把螺丝和扳手按大小分类摆好。“第一步先装支架,”陈默指着说明书上的图示,“你帮我扶着左边的支架,我来拧螺丝。”林薇蹲在旁边,双手扶着支架,看着陈默的手指灵活地转动扳手,阳光落在他的指节上,把细小的绒毛都照得清晰。
装到一半时,陈默突然“嘶”了一声,林薇抬头就看到他的指尖渗出血珠——是被螺丝划破的。“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她慌忙起身去拿医药箱,回来时却看到陈默正用嘴含着指尖止血,还在笑:“没事,小伤口,不疼。”林薇把他的手拉开,用碘伏轻轻消毒,再贴上创可贴,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一件珍宝:“以后不许用嘴咬,不卫生。”陈默乖乖点头,眼睛却一直盯着她,嘴角的笑意藏都藏不住。
画架装好时,天已经黑了。陈默把他常用的画板架上去,又从旧出租屋带来的纸箱里拿出颜料盘——那是他大学时买的第一个颜料盘,边缘已经掉了漆,却被他擦得干干净净。“以后我就在这里画画,”他站在画架前,转头看向林薇,“你在书房写稿,我抬头就能看到你。”林薇走过去,从背后抱住他的腰,脸颊贴在他的后背:“那我写累了,就过来给你洗画笔。”
第二天下午,定制的书架准时送到。两人一起把书架搬到画室时,林薇突然发现书架最上层留了一道十厘米宽的空隙。“怎么少了一块板?”她蹲下来数了数木板,陈默却笑着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纸条:“是我让厂家留的,专门放你的小说和手稿。”他把林薇的笔记本和打印稿一本本摆上去,还在旁边放了一个小小的向日葵摆件——那是上次画展时,小夏送的礼物,“以后你每写一本书,我们就放一本在这里,等摆满了,我们就办一个小小的家庭书展。”
林薇看着书架上整齐的手稿,突然想起大学时,她把写满字的笔记本藏在枕头下,怕被别人看到;而现在,有人把她的文字当成宝贝,专门留了一块地方存放。她伸手从书架最底层拿出一本旧画册,翻开第一页,里面是幅铅笔素描——画的是 2019年文学社的场景,一个穿着浅蓝色连衣裙的女生站在讲台上读散文,台下坐着一个男生,手里拿着画笔,偷偷画着她的侧影。
“这是我第一次画你,”陈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紧张,“那时候不敢让你知道,就一直藏在画册里。现在,终于能把它放在我们的书架上,让它跟你的文字待在一起。”林薇转过身,眼泪刚好落在画册的纸页上,陈默慌忙用指腹擦掉,却被她抱住腰:“陈默,谢谢你把我的梦想,当成你的梦想。”
周末去花市时,林薇一眼就看到了摆在门口的向日葵花苗。嫩绿的叶子卷着边,花盘还没完全展开,像一个个攥紧的小拳头。“就选这几株吧,”她蹲下来,指尖轻轻碰了碰叶片,“你看它们的根多壮,肯定能活。”陈默蹲在她身边,拿出手机查“向日葵种植技巧”,一边看一边念:“要放在朝南的阳台,每天至少晒六小时太阳,浇水不能太多,不然会烂根。”
回家的路上,林薇一直把花苗抱在怀里,陈默则把外套脱下来盖在上面,生怕风吹坏。“我们明天就种,”林薇靠在公交车窗上,看着怀里的花苗,“我要在花盆上贴标签,写‘2023.11.12,林薇和陈默的向日葵’。”陈默握住她的手,指尖轻轻捏了捏她的指腹:“等它们开花了,我就画一幅画,挂在客厅里,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是我们家的向日葵。”
周日早上,两人在阳台忙碌时,阳光刚好爬过栏杆。陈默把营养土倒进花盆,林薇则用小铲子在土里挖好坑,小心翼翼地把花苗放进去。“轻一点,别碰断根。”陈默在旁边叮嘱,林薇却突然抬起头,把沾着泥土的手指在他脸颊上点了一下:“你看你,比我还紧张。”陈默笑着抓住她的手,在她的鼻尖也点了一点泥土:“这样我们都是‘泥人’了。”
傍晚时突然下起小雨,陈默慌忙找来塑料布,林薇则在旁边帮忙固定。雨点打在塑料布上,发出“哒哒”的声响,像一首轻快的歌。两人站在阳台门口,看着被塑料布裹得严严实实的向日葵,突然一起笑了。“你说它们会不会开花?”林薇小声问,语气里带着点担心。陈默把她的手揣进自己的口袋里,掌心的温度透过布料传过来:“会的,就像我们的日子,只要一起努力,就一定会越来越好。”
雨停时,天边出现了一道淡淡的彩虹。林薇靠在陈默身边,看着阳台里的向日葵,突然觉得,这个小小的家,因为有了画架、书架和刚种下的向日葵,变得越来越像“家”了——不是因为有华丽的家具,而是因为有彼此,有共同的期待,有一起为了小事忙碌的烟火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