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的校园被一层薄雪覆盖,在晨光中闪着细碎的光芒。庄以初推开宿舍的窗户,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她却感觉心中暖意融融。
自从天文台那晚之后,她和林方淮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那些小心翼翼的试探和心照不宣的默契,如今化为了坦然相处的温暖。他们依然会一起上课,一起讨论项目,但空气中多了一种无需言说的亲密。
“以初,楼下有人找!”苏晓从阳台探头进来,语气中带着促狭的笑意。
庄以初向下望去,看见林方淮站在宿舍楼前的雪地里,手中提着两个纸袋。清晨的阳光照在他身上,为他的轮廓镀上了一层金边。
她快步跑下楼,在门口稍稍整理了一下呼吸,才推门走出去。
“早。”林方淮微笑着递过一个纸袋,“给你带了早餐。记得你说过喜欢城南那家的豆浆和油条。”
庄以初惊讶地接过纸袋,温暖的触感从掌心传来。城南那家早餐店离学校很远,要坐五站公交车才能到。
“你特地跑去买的?”
林方淮轻轻摇头:“刚好早起去那边办点事。”
但庄以初注意到他的发梢还带着室外的寒气,显然是一大早就专程去的。这份体贴让她心里泛起暖意。
他们并肩走向设计系大楼,在雪地上留下两串并排的脚印。路上遇到的同学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有些人还带着善意的微笑。显然,天文台那晚的事情已经在校园里传开了。
“今天创作组要开始制作‘时光长廊’的模型了。”庄以初说着项目进展,“我们决定用光影效果来表现星空的变迁。”
林方淮认真听着,不时提出建议:“观测组这边整理出了过去十年的星空数据,如果需要,我可以帮你转换成视觉参考。”
这就是庄以初最喜欢和他相处的一点——他总能理解她想要表达的东西,并在艺术和科学之间架起桥梁。
到了设计系楼下,林方淮从另一个纸袋里拿出一本厚厚的书:“这个给你。”
庄以初接过书,是一本《星空与艺术史》,精装的外壳已经有些磨损,显然是被反复翻阅过的。
“这是我收藏中最喜欢的一本。”林方淮说,“里面有很多关于星空艺术表现的案例,可能对项目有帮助。”
庄以初翻开书页,惊讶地发现书中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笔记。那些清秀的字迹她再熟悉不过,是林方淮的笔迹。在书的扉页上,还有一行小字:
“致以初,愿你的艺术之路如星空般璀璨。——方淮”
她的手指轻轻抚过那行字,感受着墨迹在纸面上的细微凹凸:“谢谢你,我会好好珍惜的。”
林方淮的耳根微微发红:“下午观测组有活动,你要来吗?”
“当然。”庄以初微笑着点头。
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庄以初抱紧了怀中的书和早餐,感觉这个冬天从未如此温暖。
创作组的工作室设在艺术楼的三楼。庄以初到达时,组员们已经开始了工作。巨大的“时光长廊”模型占据了工作室的中央,各组员正在忙碌地制作着不同的部分。
“以初,你来看看这个光影效果怎么样?”一个组员招呼她。
庄以初走过去,仔细观察着模型中的灯光设置。这是表现星空变迁的关键部分,需要通过光线的明暗和颜色变化,来展示不同季节、不同年代的星空特征。
“北斗七星的位置需要再调整一下。”她指着模型中的一处,“冬季的北斗七星应该更接近地平线。”
组员有些惊讶:“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庄以初这才意识到,这些知识都是从林方淮那里学来的。在不知不觉中,她已经记住了很多天文知识。
工作到中午,大家都有些疲惫。这时,工作室的门被推开,林方淮带着几个观测组的成员走了进来,手中提着午餐。
“听说你们在赶工,我们带了吃的过来。”林方淮说着,目光自然地寻找着庄以初。
组员们发出欢呼,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庄以初走过去,接过林方淮递来的饭盒。
“你怎么知道我们还没吃饭?”
林方淮微微一笑:“苏晓告诉我的。”
他们坐在工作室的角落里边吃边讨论项目进展。观测组的成员对创作组的模型很感兴趣,而创作组的成员则对观测数据提出问题。这种跨学科的交流产生了许多新的灵感。
“如果我们把最近记录的流星雨数据加进去,”一个物理系的女生建议,“可以用动态光影来表现流星的轨迹。”
“这个主意很好。”庄以初兴奋地拿出素描本,快速画着草图,“可以在‘时光长廊’的结尾部分设置一个互动区,让参观者能够亲眼看到流星划过的瞬间。”
林方淮补充道:“观测组可以提供实时数据,让展示更加生动。”
这种默契的合作让庄以初感到惊喜。她看着正在和其他组员讨论的林方淮,忽然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志同道合。
下午的观测活动在物理楼顶楼进行。庄以初带着创作组的成员前来收集素材,林方淮则负责讲解和指导。
“今天我们要重点观测太阳黑子活动。”林方淮调整着望远镜的滤光片,“虽然这不是直接观测星空,但太阳的活动会直接影响我们对星空的观测条件。”
庄以初通过专门的观测设备,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太阳表面的黑子。那些在炽热表面上移动的暗斑,带着一种神秘的美感。
“好像一幅抽象画。”她轻声感叹。
林方淮站在她身边,微笑着点头:“科学和艺术观察的是同一个世界,只是用了不同的语言。”
观测结束后,其他人都离开了,庄以初却留下来帮助林方淮整理设备。
“谢谢你今天的午餐。”她一边整理数据一边说。
林方淮抬头看她,眼神温柔:“比起你给我的,这些都不算什么。”
“我给了你什么?”
林方淮放下手中的仪器,认真地看着她:“你给了我勇气,去面对自己的内心;给了我信心,去追求真正热爱的事物;给了我...”他顿了顿,声音轻柔下来,“给了我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回应。”
工作室的灯光柔和地洒下来,在他们周围形成一圈温暖的光晕。庄以初感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那种甜蜜的感觉让她几乎要屏住呼吸。
“方淮,”她轻声叫他的名字,这是她第一次如此亲昵地称呼他,“我有没有告诉过你,你的那些星空画,是我见过最美的作品?”
林方淮的眼中闪过惊喜的光芒:“真的吗?”
庄以初点点头:“它们不只是美丽的画作,更是真挚的情感表达。在认识你之前,我从未想过,有人能够用如此独特的方式,将科学与艺术、理性与感性融合在一起。”
她向前走了一步,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而能够成为那些画作中的灵感,是我最大的荣幸。”
林方淮深深地看着她,眼中涌动着复杂的情感。良久,他轻声说:“知道吗?我曾经以为,那些画永远只能是我一个人的秘密。从未想过,有一天能够与你分享它们,更未想过,能够得到你的理解。”
“现在我就在这里,”庄以初微笑着,“而且,我想要了解更多。不只是你的画,还有你的一切。”
窗外,夕阳开始西沉,将天空染成温暖的橘红色。在这个冬日的傍晚,两个灵魂终于毫无保留地向彼此敞开。
当他们一起走出物理楼时,天边已经出现了第一颗星星。庄以初抬头望着那颗越来越明亮的星辰,忽然觉得,这个冬天虽然寒冷,却因为身边这个人,变得无比温暖。
“下周就是期末了。”林方淮说,“项目也要进入最后阶段了。”
庄以初点点头:“等项目结束后,我们一起去城南那家早餐店吧。这次,我请客。”
林方淮的眼中漾开笑意:“好。”
在宿舍楼下分别时,林方淮轻轻握住庄以初的手:“晚安,以初。”
“晚安,方淮。”
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庄以初的嘴角不自觉地扬起。她抬头望向夜空,北极星在冬日的天空中格外明亮,仿佛在为她指引着幸福的方向。
这个冬天,因为有了彼此的陪伴,再冷的天气也变得温暖如春。而那些关于星空的故事,才刚刚开始书写最美的章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