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结束后的校园,一下子空旷了许多。学生们拖着行李箱匆匆离校,期待着寒假的到来。庄以初却留了下来,为了与林方淮一起开始市美术馆项目的前期工作。
宿舍楼里安静得能听见暖气管道的水流声。庄以初整理着行李,将一部分冬装打包准备带回家,另一部分则留下,以备不时之需。
苏晓已经在前一天离校了,临走前还不忘调侃:“寒假要和你的天才男友朝夕相处了,可别光顾着工作,忘了谈恋爱啊。”
庄以初笑着把她推出门:“快赶你的车去吧!”
现在,独自在宿舍里,她确实感到一丝紧张。这是她第一次与林方淮如此密集地合作,也是他们确定关系后第一次长时间相处。
手机响起,是林方淮发来的消息:“我在楼下,准备好了吗?”
庄以初深吸一口气,提起行李下楼。林方淮站在宿舍门口,身边放着一个行李箱和一个装画具的背包。
“我们要去哪里工作?”庄以初问道。李策展人只告诉他们有一个临时的工作空间,却没有说明具体地点。
林方淮微微一笑:“到了你就知道了。”
他们坐上了公交车,穿过熟悉的街道,最终在南城的老城区下了车。林方淮领着庄以初走进一条安静的小巷,在一栋有着青砖外墙的老建筑前停下。
“这里是...”庄以初惊讶地看着这栋充满历史感的建筑。
“市美术馆的附属工作室,”林方淮解释道,“李策展人特意为我们申请的。”
他推开厚重的木门,里面的景象让庄以初屏住了呼吸。宽敞的空间里,阳光从高窗倾泻而下,照亮了原木地板和白色的墙壁。一侧整齐地摆放着画架和各种艺术工具,另一侧则是书桌和电脑,墙上挂着巨大的白板。最令人惊喜的是,房间的尽头还有一个通向小院落的玻璃门,院子里种着几株耐寒的植物。
“这太棒了!”庄以初情不自禁地在空间里转了个圈。
林方淮放下行李,走到书桌前打开电脑:“李策展人已经把项目资料发来了。我们来看看。”
他们并排坐在电脑前,浏览着项目的详细计划。“科学与艺术的对话”系列展览将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探索星空、海洋和山脉这三个主题。他们负责的星空部分被安排在明年的秋季开展。
“时间很充裕,”林方淮说,“我们可以好好准备。”
庄以初注意到项目计划中有一个特别的环节:“‘艺术家驻留计划’?这是什么?”
林方淮点开相关文件:“李策展人希望我们不只是准备展览,还能真正地去体验和观察。他建议我们选择几个有特色的小城市,在那里住上一段时间,感受不同的星空。”
这正好与林方淮之前提出的“星空旅行日记”构想不谋而合。庄以初兴奋地拿出笔记本,开始记录想法。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沉浸在项目的准备工作中。白天,他们研究天文资料,讨论创作方向;晚上,他们带着望远镜到城市的不同角落观测星空。
一个寒冷的傍晚,他们带着设备来到城南的一座小山上。这里是南城光污染最少的地方,星空格外清晰。
“看,”林方淮调整着望远镜,“那是猎户座,冬季星空最明显的标志。”
庄以初凑近望远镜,清晰地看到了猎户座的三颗腰带星和周围明亮的星云。在城市的灯光中,她从未见过如此清晰的星空。
“真美。”她轻声感叹。
林方淮在她身边架起三脚架,开始拍摄星轨:“每个地方的星空都有微妙的不同。海拔、纬度、空气质量...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我们看到的星空。”
他调出一张星图,指着上面的标记:“我计划中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北方的边境小城漠镇。那里纬度较高,可以看到很多在南城看不到的北方星座。”
庄以初靠在他身边,看着星图上那些陌生的星座名称:“我们真的能去那么多地方吗?”
“只要好好规划,”林方淮肯定地说,“李策展人为我们申请了一笔经费,足够支持这个计划。”
拍摄间隙,他们坐在小山的长椅上,分享着保温杯里的热茶。夜空中的星辰闪烁着,仿佛在向他们眨眼。
“你知道吗,”林方淮望着星空说,“我小时候第一次通过望远镜看到土星环的时候,激动得整晚睡不着觉。”
庄以初想象着那个小小的林方淮,对着星空睁大好奇的眼睛:“所以你一直对星空这么着迷。”
林方淮点点头:“星空让我感到自己的渺小,也让我感到与某种更大事物的连接。后来学画画,也是想通过自己的手,记录下这种感受。”
“那你父亲...”庄以初小心地问。
林方淮沉默了一会儿:“我父亲其实一直知道我对艺术的热爱。他生病后,我们谈了很多。他说他年轻时也曾想当音乐家,但为了生活选择了医学。他不想我重蹈他的覆辙。”
“所以他支持你现在兼顾物理和艺术?”
“他说,人生不应该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林方淮微笑道,“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道路,而不是活在别人的期望里。”
这个认知让庄以初感到欣慰。她知道,林方淮终于与自己的过去和解了。
一周后,他们完成了项目的初步方案,准备开始第一次考察旅行。目的地是林方淮提到的边境小城漠镇。
出发前一晚,庄以初在工作室整理行李。北方的冬天比南城冷得多,她特意准备了厚厚的羽绒服和保暖装备。
林方淮敲门进来,手中拿着两个小盒子:“给你的。”
庄以初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副专业级的保暖手套和一个便携式素描本。手套的内衬特别加厚,指尖部分却设计得十分灵活,方便绘画。素描本的纸张质地优良,封面上印着北斗七星的烫金图案。
“谢谢你,这些太实用了。”庄以初感动地说。
林方淮有些不好意思地移开目光:“漠镇很冷,我不想你冻着。”
第二天清晨,他们踏上了北上的列车。火车缓缓驶出南城,窗外的景色从城市的高楼逐渐变为郊区的田野,最后是覆盖着白雪的北方平原。
庄以初靠在窗边,手中的铅笔在素描本上快速移动,记录着沿途的风景。林方淮坐在她身边,整理着观测设备,偶尔抬头看她作画,眼中带着温柔的笑意。
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行程,火车终于在傍晚时分抵达了漠镇。这是一个坐落在山脚下的小城,古朴的建筑覆盖着厚厚的积雪,炊烟从烟囱中袅袅升起,在夕阳中显得宁静而美好。
他们预订的民宿是一栋传统的北方院落,主人是一对热情的老年夫妇。老太太看到他们带来的观测设备,见怪不怪地说:“又是来看星星的年轻人啊。前几天也有一批学生来过。”
老爷子笑着补充:“我们这儿别的没有,就是星空好看。晚上你们去后山,那儿的视野最好。”
安顿好行李后,他们按照老爷子的建议,带着设备来到了后山。这里的天空果然如老爷子所说,清澈得像是被水洗过一般。随着夜幕降临,星辰一颗接一颗地亮起,很快布满了整个天幕。
“看那边,”林方淮指向北方天空,“那是仙后座,在南城只能看到它的一部分。”
庄以初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一个明显的W形状在夜空中闪烁。在漠镇的高纬度地区,这个星座比在南城看起来要高得多,也明亮得多。
他们架起设备,开始记录这里的星空特征。林方淮拍摄星轨,庄以初则用画笔记录星座的位置和亮度。寒冷的空气中,他们的呼吸凝结成白色的雾气,但工作的热情让他们忘记了寒冷。
午夜时分,老爷子提着保温桶上山来找他们:“猜你们会饿,老婆子煮了热汤面。”
坐在山上的大石头上,分享着热腾腾的面条,仰望着满天的星辰,庄以初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感。
“谢谢你带我来这里。”她对林方淮说。
林方淮望着星空,轻声回答:“谢谢你愿意和我一起来。”
回到民宿时已是凌晨。庄以初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她打开素描本,借着台灯的光,画下了今天看到的仙后座,并在旁边写道:“漠镇的第一夜,星空如此亲近,仿佛伸手可及。”
她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前方还有更多的星空等待着他们去探索,更多的故事等待着他们去书写。而最让她期待的是,所有这些旅程,都将与身边这个人一起分享。
窗外,北极星在北方天空中坚定地闪烁着,为所有的旅人指引着方向。而对庄以初和林方淮而言,他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