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皇上注意到初楹
次日清晨,景阳宫内,杨贵妃正对铜镜整理鬓角。
碧月手中捧着一盏新沏好的雨前龙井,她将茶盏轻轻放下,随后屏退了左右侍立的宫女。
待殿内只剩主仆二人,碧月才俯身,压低声音禀告:“娘娘,查清楚了,那日来报信的小宫女是七公主身边的一等宫女”
杨贵妃拿着翡翠簪子的手微微一顿,眼中掠过一丝冷冽的寒光。
“七公主?”
她唇角勾起一抹讥诮的弧度,声音依旧慵懒:“本宫当是谁呢,此事多半与德妃有关,她自己争不过本宫,她的女儿又比不过楹儿”
“就想借着宇儿的手来打压楹儿,离间我们母女,真是打得好算盘!”
碧月轻声问道:“娘娘,那我们如今该如何应对?是否要直接……”
杨贵妃摆了摆手,将那支翡翠簪子直直的插入发鬓中,淡淡道:“不必大动干戈,你去将此事告诉庭宇,让他心里有个数,别误会了楹儿”
她语气笃定,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剩下的,本宫自会解决,德妃既然敢伸手,那本宫就剁掉她的爪子!”
碧月心领神会,屈膝道:“是,奴婢这就去”
杨庭宇正趴在榻上养伤,听闻碧月前来,他立刻打起精神。
“公子,贵妃娘娘让奴婢来告诉您,当日告密的人乃是七公主的人,为的是什么,就不用奴婢多说了”
杨庭宇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是她!”他猛地攥紧了身下的褥子,手背青筋暴起。
他当时被愤怒和委屈冲昏了头脑,怎么就没想到这可能是他人设下的圈套。
竟然去怀疑表妹,自己真不是个东西啊。
[叮——杨庭宇好感度+5,当前好感:65]”
系统的提示音在初楹脑海中响起,她正坐在窗下,看着他送来的小玩意。
闻音动作微微一顿,随即了然。想必是杨庭宇知道了真相。
也好,如此一来,也增加了杨庭宇对她的信任,倒不失为一件好事。
果然,不一会儿,杨庭宇便让两个小太监一左一右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来到了初楹的殿外。
“表妹,是我,我有话和你说”
初楹放下手中的东西,起身走了出去。
“表妹……”他声音沙哑得厉害,看着推门出来的初楹,一时竟哽咽着不知该如何开口。
初楹看着他这副自责的模样,心知肚明,柔声道:“表哥,事情都过去了,你的伤还没好,怎么能来回走动呢”
“不!是我蠢!是我混账!”杨庭宇激动起来,眼圈瞬间红了。
“我竟然就这么轻易中了别人的算计,还怀疑你……,简直枉费了你昨日给我送的粥……”
他说不下去了,猛地低下头,肩膀微微颤抖。
初楹走上前,语气温和:“表哥不必再自责了,说到底你也是为了才冒险出宫的”
“况且若是因为这件事,伤了你我之间的和气,就不好了”
杨庭宇抬起头,看着初楹清澈包容的眼神,里面没有半分责怪,心中更是酸涩难当。
他重重点头,声音带着鼻音却异常坚决:“以后我绝不会在像前日一样对表妹疑心”
“好,快回去吧,母妃给我们二人放了一天假,明日还要去尚书房呢”
“嗯,我这就回去养着”
杨庭宇看着初楹,一瘸一拐的回到自己的寝殿去了,得到了她的原谅,觉得屁股都没有那么疼了。
第二日,两人一同向上书房走去,杨庭宇因伤走得极慢。
初楹也放慢脚步在他站不稳的时候扶他一把。
当他们一同出现在尚书房时,在一旁说笑的七公主明显愣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惊讶。
她手中的团扇顿在半空,目光在杨庭宇和初楹之间来回切换。
怎么会……怎么会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
甚至杨庭宇看初楹的眼神,非但没有丝毫厌恶,反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维护与……依赖?
七公主的眼神暗了暗,捏紧了手中的团扇,与身旁人继续刚才的话题,眼角余光却不受控制地看向他们俩。
这一日的课程,杨庭宇因伤痛坐得煎熬,却也听得格外认真。
偶尔看到初楹沉静的侧脸,心中便有一股说不清的酸涩感。
最近杨贵妃的兄长捷报频传,皇上也在晚膳时分,来到了景阳宫。
杨贵妃知道后,早早的就已经准备妥当了,领着初楹和勉强能站直的杨庭宇在宫门口接驾。
“臣妾,儿臣拜见皇上,皇上万福金安”
“爱妃平身吧”
赵敬明身着常服,神色温和,携着贵妃的手步入殿内。
看着一瘸一拐的杨庭宇随口问了几句:“庭宇这是怎么了”
“回陛下,这孩子最近越发不听话了,臣妾便替兄长好好的管教一下他”杨贵妃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哈哈哈,这孩子还小犯错了也正常,庭宇你以后可不能惹你姨母生气了”
“是陛下,庭宇知错了,不会再让姨母和陛下忧心”杨庭宇恭敬地回答,态度诚恳。
赵敬明点了点头,目光不经意间落在了始终安静垂首站在贵妃身侧的初楹身上。
眉眼间依稀熟悉的轮廓,让赵敬明微微一愣。
他放下手中的茶盏,语气比方才更缓和了几分,问道:“这就是朕的十公主吧,让父皇瞧瞧”
“是,父皇”初楹依言抬头,走到赵敬明的面前。
赵敬明端详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恍惚,叹道:“这眉眼之间,倒有几分像你母妃昔年的模样。”
他语气中带着一丝怀念,随即又像是寻常父亲关心儿女般,随口问道:“近日夫子都在讲授什么?你可跟得上?”
初楹声音清越,吐字清晰,既不怯懦也不张扬:“回父皇,近日太傅正讲授《论语》,儿臣资质愚钝,不求能像皇兄们那般,只求日日能够有所精益”
“那你可知,何为温故而知新”赵敬明似乎来了些兴趣,循循善诱地问道。
初楹略一思索,从容应答:“回父皇,温故乃是夯实根基,如同树木扎根,根深方能叶茂”
“至于知新,儿臣以为,并非凭空得来,而是在透彻理解旧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阅历思考,触类旁通,生出新的感悟与见解”
“夫子曾言,学而不思则罔,便是此理了”
她的见解可见其基础扎实,思路清晰,表达也是流畅得体。
赵敬明眼中掠过一丝明显的赞赏,他转头对贵妃笑道:“看来爱妃在教养子女上,确是费心了。”
杨贵妃心中暗喜,面上却依旧得体。
她含笑望了初楹一眼,柔声道:“陛下谬赞了,是楹儿自己肯用功,臣妾不过是从旁稍加点拨罢了”
赵敬明点了点头,目光再次落在初楹身上:“楹儿如此聪慧,可不要让父皇失望啊”
“是,儿臣定不会让父皇失望”
膳后,赵敬明又坐了片刻,与杨贵妃说了些闲话,便起驾回了乾清宫。
送走圣驾后,杨贵妃拉着初楹的手回到内殿,脸上是掩不住的欣慰与笑意:“楹儿今日表现的很好”
她轻轻拍着初楹的手背,语气中充满了肯定。
初楹垂眸,姿态温顺:“是母妃平日教导有方,楹儿不敢居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