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徐无问之吴姝定三国

第3章 智解内忧,获周瑜认可

徐无问之吴姝定三国 顶级牛马待执鞭 2027 2025-11-03 22:51:45

  晨雾还未散尽时,徐无问便被殿外侍女的窃窃私语惊醒。她侧耳细听,断断续续的字句飘进耳中:“……昨夜西市的粮铺突然关了门,听说是被人包下了,运了好几车粮食往城外去……”“可不是嘛,连负责守城的陈校尉都换了人,听说新去的是王大人的远房侄子……”

  徐无问猛地坐起身,指尖攥紧了锦被。自宴席上观察到朝堂分歧后,她便暗中叮嘱心腹侍女多留意宫中与市井的异动,如今粮铺异常、守军换将,这两件事凑在一起,绝非偶然——就像现代企业中,若有高管突然调动核心资源、安插亲信,往往是策划变动的前兆。

  她迅速起身,让侍女找来近期的“东吴市井杂记”——这是她托人每日记录的民间动态,相当于现代的“市场舆情报告”。翻到近三日的记录,一行小字让她瞳孔微缩:“廿三日,有身着士族服饰者出入已故孙讨逆(孙策)旧部李将军府,彻夜未出。”

  李将军,李术。徐无问立刻调出原主记忆:此人是孙策旧部,却一直对孙权继位不满,此前便有过“不服调遣”的传闻。结合粮铺与守军的异动,一个大胆的猜测在她心中成型——李术大概率在勾结部分对孙权不满的旧臣,囤积粮草、安插亲信,怕是要发动叛乱。

  若真如此,刚稳定不久的江东局势将再次陷入混乱,曹操、刘备也极可能趁机发难。徐无问走到案前,铺开宣纸,指尖悬在笔上却又停下——她如今身份特殊,若直接向孙权或周瑜揭发,不仅难以自证清白,还可能引火烧身。

  “匿名。”她轻声自语,这是目前最稳妥的方式。可如何让周瑜相信线索的真实性,又不暴露自己?徐无问想起现代商业中“数据支撑论点”的原则,她需要整理出一套逻辑严密、证据确凿的线索,让周瑜不得不重视。

  她重新梳理信息:李术府中彻夜密谈是“人证”线索,粮铺囤积粮食是“物资”线索,守军换将是“兵权”线索,三者环环相扣,恰好印证了“叛乱筹备”的逻辑链。此外,她还想起原主曾听孙策说过,李术与曹操麾下的一个谋士有旧交——这或许能成为“动机”补充。

  将这些线索按“时间+事件+关联”的顺序整理好后,徐无问又陷入沉思:光有线索不够,还得给出解决方案。周瑜虽善战,但面对内部叛乱,若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旧部恐慌”。她结合现代管理中的“分化瓦解”策略,在信中补充了两条建议:一是先派人控制城外粮道,切断李术的物资供给;二是公开表彰部分“忠诚旧部”,稳定人心,同时暗中调查与李术往来密切者,避免打草惊蛇。

  为了隐藏笔迹,徐无问特意用左手书写,将信笺折成小巧的方块,交给最信任的侍女青黛:“你乔装成平民,把这封信送到都督府,亲手交给周都督的贴身侍卫,就说‘故人托转,事关江东安危’,切记不可透露任何关于你的信息。”

  青黛领命而去后,徐无问仍坐立难安。她不知道周瑜是否会相信这封匿名信,也不知道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直到第三日傍晚,青黛从宫外回来,带来了一个让她松口气的消息:“夫人,今日午时,周都督亲自带兵围住了李将军府,从府中搜出了与叛臣往来的书信和兵器,李将军已被拿下了!”

  徐无问心中一块石头落地,却并未显露过多情绪,只是淡淡吩咐:“知道了,你下去休息吧。”她走到窗边,看着夕阳下的吴宫城墙,知道这场危机的平息,只是她在江东立足的第一步。

  而此刻的都督府中,周瑜正拿着那封匿名信,眉头紧锁。信中的线索精准到每一个时间点,建议更是切中要害——控制粮道、分化人心,这两步棋恰好破解了“平叛易引发旧部反弹”的难题。他让人调查送信人的身份,却只查到是一个普通平民女子,再无其他线索。

  “会是谁呢?”周瑜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脑海中闪过几个可能的人选——张昭?他虽保守,却无此胆识;程普?武将出身,难有这般缜密心思。忽然,他想起几日前宫中宴席上,那位一直沉默的孙夫人(大乔),在宫道上对孙权说的那句“人心齐,泰山移”,语气中的笃定与清醒,与这封信的风格竟有几分相似。

  他立刻让人去查“孙夫人近期动向”,得到的回复却是“孙夫人近几日除了晨昏定省,一直待在偏殿,未曾与外人接触”。周瑜虽有疑虑,却也没有证据,只能暂时将此事压下。但他心中已暗暗记下:这位看似柔弱的孙夫人,或许并不简单。

  几日后,孙权在宫中设宴庆祝平叛成功,特意邀请了周瑜与徐无问。席间,孙权对周瑜赞不绝口:“若不是公瑾果断,江东怕是要陷入大乱了!”周瑜却笑着起身,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徐无问:“此次能顺利平叛,多亏了一位‘无名谋士’提供线索,周某不过是顺势而为罢了。”

  徐无问端着酒盏的手微微一顿,抬眼时恰好与周瑜的目光相遇。周瑜的眼神深邃,带着探究与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她立刻垂下眼帘,装作未察觉的模样,轻声说道:“都督为国操劳,才是江东之幸。”

  这场宴席,成了徐无问与周瑜之间无声的默契。周瑜虽未查明献策人是谁,却已将“大乔”纳入了“需重点留意”的名单;而徐无问也知道,自己凭借现代智慧化解的这场危机,已为她赢得了这位江东大都督的初步认可——这对她未来组建联盟、立足江东,至关重要。

  夜色渐深,徐无问回到偏殿,看着案上那卷尚未读完的《孙子兵法》,嘴角终于露出一抹浅浅的笑意。她知道,属于她的“三国棋局”,才刚刚落下关键的一子。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