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代言情

徐无问之吴姝定三国

第4章 初见孙权,展露远见

徐无问之吴姝定三国 顶级牛马待执鞭 2113 2025-11-04 21:38:10

  吴宫的大殿里,烛火摇曳,映得满殿的青铜器皿泛着暖光。孙权设下这场“秋冬安邦宴”,名义上是宴请文武百官,实则是想借宴会摸清众臣对曹操的应对之策——自李术叛乱平定后,曹操已派使者前来江东,名为“慰问”,实则是探查虚实,隐隐有逼迫江东臣服之意。

  酒过三巡,孙权放下酒盏,目光扫过殿中众人,语气带着几分沉重:“诸位,曹操新破袁绍,兵锋正盛,如今又派使者来江东,其心难测。若曹操真要我江东臣服,诸位可有良策?”

  话音刚落,张昭便率先起身,躬身说道:“吴侯,曹操如今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据中原大半土地,兵力、粮草皆远胜我江东。若与之对抗,恐难有胜算,不如暂且臣服,待日后时机成熟再做打算。”他的话刚说完,几位士族出身的官员立刻附和,纷纷表示“以屈求伸方为上策”。

  “不可!”程普猛地一拍桌案,震得酒盏微微晃动,“我江东将士随讨逆将军(孙策)南征北战,才打下这片基业,怎能向曹操屈膝?依我之见,当整顿兵马,沿江布防,若曹操来犯,便与他决一死战!”黄盖等武将也纷纷响应,大殿里顿时分成“主和”与“主战”两派,争论不休。

  孙权坐在主位上,眉头越皱越紧。主和派的顾虑并非没有道理,江东刚经历叛乱,兵力尚未完全恢复;可主战派的热血也让他动容,若真臣服曹操,兄长孙策的心血岂不是白费?他看向周瑜,却见周瑜只是端着酒盏,神色平静,似乎在思考着什么,并未立刻表态。

  就在这时,徐无问端着一杯温热的茶水,从偏席缓缓起身。她今日依旧穿着素色衣裙,只是在腰间系了一条淡青色的丝带,衬得身姿愈发纤细。殿中众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带着几分诧异——自孙策去世后,这位孙夫人极少在公开场合发言,如今竟主动起身,莫非是有话要说?

  孙权也有些意外,语气带着几分随意:“嫂子有话不妨直说。”在他眼中,大乔不过是位柔弱的妇人,即便有话要说,也多半是些无关紧要的家常话,并未真正放在心上。

  徐无问微微屈膝行礼,声音轻柔却清晰,恰好能让殿中每个人都听到:“妾虽不懂兵法,却也常听伯符生前说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方才听闻诸位争论,妾倒有个浅见,想与吴侯和诸位大人探讨。”

  她顿了顿,见众人都未反对,便继续说道:“诸位说曹操兵强马壮,这是事实,此为曹操之优势;可曹操新占中原,根基未稳,袁绍旧部仍在暗中作乱,他需分兵镇守中原各地,这是其一;其二,曹操麾下多为北方将士,不习水战,而我江东以水军见长,长江天险便是我江东的屏障;其三,曹操连年征战,百姓早已疲惫,若他再逼我江东臣服,恐失天下民心。”

  这番话一出,殿中顿时安静下来。众人都没想到,这位看似柔弱的孙夫人,竟能如此清晰地分析出曹操的短板,而且句句切中要害——此前无论是主和派还是主战派,都只看到了曹操的优势或江东的血性,却没人像她这样,从“曹操自身隐患”的角度切入,客观分析局势。

  孙权也坐直了身子,眼神里多了几分认真:“嫂子所言有理,那依嫂子之见,我江东当如何应对?”

  徐无问抬眼看向孙权,语气依旧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妾以为,‘主战’过于冒进,‘主和’又过于消极,不如走一条‘中间路’——对外,联合与曹操有矛盾的势力,比如刘备。刘备虽目前势力较弱,却有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人才,且与曹操有旧怨,若能与之联合,便可形成‘联弱抗强’之势,让曹操不敢轻易来犯;对内,则需发展内政,安抚百姓,整顿兵马,囤积粮草。待我江东实力足够强大,无论曹操是战是和,我们都能有足够的底气应对。”

  “联弱抗强,发展内政……”孙权低声重复着这八个字,眼中渐渐亮起光芒。他此前一直被困在“战”与“和”的两难选择中,却从未想过“联合第三方势力”与“夯实自身根基”相结合——这就像在复杂的棋局中,不执着于眼前的一步对杀,而是先巩固阵地,再寻找盟友,一步步占据主动。

  周瑜这时也放下酒盏,看向徐无问的目光中带着几分欣赏:“孙夫人此计甚妙。联合刘备,可解江东当下的外部压力;发展内政,能为江东长远计。如此一来,进可攻,退可守,实乃万全之策。”有了周瑜的认可,殿中众人也纷纷点头,主和派与主战派的争论渐渐平息,都觉得这一计策切实可行。

  孙权站起身,走到徐无问面前,语气中带着几分歉意与敬佩:“此前是孤小觑嫂子了,没想到嫂子竟有如此远见。今日听嫂子一番话,孤茅塞顿开。往后,若有关于江东安危之事,嫂子尽可直言。”

  徐无问微微屈膝,语气谦逊:“吴侯过誉了。妾不过是想起伯符生前的一些想法,又结合眼下局势,随口一说罢了。江东的安危,终究还要靠吴侯与诸位大人共同守护。”

  宴席散去后,孙权特意留下周瑜,两人在书房中彻夜长谈。孙权感慨道:“真没想到,大乔嫂子竟有这般才智,此前孤竟一直以为她只是个柔弱妇人。”

  周瑜笑着说道:“吴侯,孙夫人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不简单。此前李术叛乱,那封匿名信的献策风格,与今日孙夫人的见解颇有相似之处。或许,这位孙夫人,会成为我江东的一大助力。”

  孙权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心中已暗暗将大乔从“需要照顾的遗孀”,变成了“可信赖的智囊”。而徐无问回到偏殿后,看着窗外的月光,嘴角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她知道,这一次在孙权面前展露远见,不仅让自己在吴宫的地位更加稳固,也为未来联合刘备、组建美女联盟,埋下了重要的伏笔。

  属于她的三国之路,正一步步朝着她设想的方向,稳步前行。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