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言情

和校草分手后,我成了诺奖得主

第十三章 双管齐下!

  新课题的突破性进展,如同在学术界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沈清许与合作师姐联名撰写的论文初稿,被陆景深亲自把关后,直接投向了《细胞》杂志。消息在实验室内部不胫而走,众人看向沈清许的目光,已不仅仅是佩服,更带上了一丝看待“未来学术领袖”的敬畏。

  陆景深对她的支持也愈发不加掩饰。他力排众议,将实验室明年近三分之一的核心资源预算,倾斜给了沈清许主导的这两个关联课题。在一次高层项目评审会上,面对一位资深教授对资源分配“过于激进”的质疑,陆景深推了推金丝边眼镜,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

  “科学研究的价值,不应以资历来衡量,而应看其前沿性与突破潜力。沈清许的工作,目前展现出的正是这种潜力。我相信,这笔投资会带来远超预期的回报。”

  他没有提高音量,但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那位教授张了张嘴,最终在陆景深冷静而强大的气场下,没有再反驳。沈清许坐在列席位置上,听着他为自己据理力争,心中涌动的不只是感激,更是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她绝不能辜负这份毫无保留的信任。

  ---

  与此同时,《生命之歌》的拍摄进入了紧锣密鼓的筹备阶段。剧组公开了首批概念海报和场景设计图,其严谨的专业细节和充满科幻美感的设计,瞬间引爆网络。

  “天啊!这实验室场景也太真实了吧!一看就是咨询了真大佬!”

  “手术室器械全是国际最新款,连无影灯的角度都还原了!良心剧组!”

  “光是看场景就知道这部剧稳了!期待‘人间清醒’大神探班!”

  星耀文化趁热打铁,宣布将联合多家顶尖医学机构,为《生命之歌》开发一系列衍生科普项目,包括线上医学知识库、VR手术体验等,真正实现“影视+科普”的跨界融合。周屿安作为项目总负责人,接受了权威财经媒体的专访。

  镜头前的他,褪去了几分少年的跳脱,多了几分商界精英的沉稳与远见。“我们投资《生命之歌》,不仅仅是看好一个IP,更是看好其背后所代表的,专业、严谨、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我们相信,这种精神与优质内容的结合,将拥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商业潜力。”

  他的发言,被业界解读为星耀文化进军“硬核知识IP”领域的战略宣言。而他在采访中,数次提及并高度赞扬“人间清醒”的专业素养,称其为“不可多得的、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创作者”,更是将沈清许(尽管大众不知其真实身份)的声誉推向了新的高度。

  ---

  就在科研与文学事业双双高歌猛进之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橄榄枝,从大洋彼岸伸来。

  国际顶尖的冷泉港实验室,向沈清许发出了博士后研究员的邀请函,邀请她加入一个关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分子机理的前沿团队,并提供极其优厚的待遇和完全自主的研究空间。这几乎是全球青年生物学者梦寐以求的机会。

  几乎在同一时间,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也发来了邀请,希望她能以“访问作家”的身份,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创作与交流,并开设关于“科学叙事与文学想象”的专题讲座。

  两封邀请函,分别代表了她事业的两极,同时摆在了她的面前。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得知后,都暗暗替她纠结,这简直是幸福的烦恼。

  陆景深是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人。他将两封打印出来的邀请函放在她面前,神色是一贯的平静:“你怎么想?”

  沈清许的目光在两封信上停留了片刻,抬起头,眼神清明如水,没有丝毫的犹豫与挣扎:“陆教授,我两个都想去。”

  陆景深眉梢微挑,示意她继续说。

  “但这不现实。”沈清许语气沉稳,“所以,我选择拒绝。”

  这个答案,似乎有些出乎陆景深的意料。

  沈清许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楼下郁郁葱葱的校园,声音清晰而坚定:“无论是冷泉港还是哈佛,都是极好的平台。但我觉得,我现阶段最重要的,不是换个环境,而是将手里这两个已经看到曙光、并且深深扎根于国内临床需求的课题,彻底做深、做透。在这里,有您和实验室的支持,有最贴近研究对象的资源,我能做的事情,未必比去国外少。”

  她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向陆景深:“而且,我相信,属于中国学者的顶尖成果,会越来越多。我想成为其中的一份子,在这里,发出我们的声音。”

  她的选择,并非退缩,而是基于清醒认知的、更具魄力和远见的战略决定。她不愿做锦上添花的“镀金者”,而是要成为雪中送炭的“开拓者”。

  陆景深凝视着她,女孩站在逆光中,周身仿佛被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晕,那娇柔的身躯里,蕴含着如此磅礴的力量与坚定的信念。他沉寂多年的心湖,仿佛被投入一颗巨石,激荡起汹涌的波澜。他缓缓站起身,走到她面前,距离近得能看清她眼中自己的倒影。

  他抬起手,这一次,没有停顿,极其自然地,帮她将一缕滑落到颊边的发丝,轻轻别到了耳后。指尖不经意擦过她细腻的耳廓,带来一阵细微的战栗。

  动作温柔,克制,却带着一种毋庸置疑的亲昵与……承诺。

  “好。”他低声说,声音比平时沙哑了几分,“我陪你。”

  不是“支持你”,而是“陪你”。这意味着,他将自己的学术生涯与未来,也一同押注在了她的选择和这片土地上。

  沈清许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脸颊不受控制地泛起红晕。她能感受到他指尖残留的温度,能闻到他身上清冽的雪松气息,更能读懂他这三个字背后沉甸甸的分量。

  她没有躲闪,只是微微垂下了眼帘,长长的睫毛像蝶翼般轻颤,轻声应道:“嗯。”

  ---

  沈清许婉拒两大顶级机构邀请、决定留在国内深耕的消息,不知被谁透露出去,再次在学术界和网络上引起了热议。

  这一次,几乎是一边倒的赞誉。

  “这才是真正的学术脊梁!佩服!”

  “有实力就是硬气!在哪里都能发光!”

  “小姐姐又美又飒,智商情商双高,爱了爱了!”

  而《生命之歌》剧组也适时放出了沈清许(以医学总顾问身份)在拍摄现场,与导演、演员认真讨论剧本、核对医学细节的花絮照片。照片中,她穿着简单的白大褂,素面朝天,眼神专注,专业气场十足,与之前领奖时的优雅形象截然不同,却同样魅力四射。

  “人间清醒”与“沈清许”这两个身份,如同她生命中交织的双子星,各自闪耀,又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这个时代,一个独立女性所能达到的、令人惊叹的高度与厚度。

  站在实验室的窗前,沈清许看着校园里步履匆匆的学子,看着网络上关于她的种种讨论,内心平静而充满力量。她知道,属于她的时代,正伴随着无数个深夜的灯光和键盘的敲击声,轰然来临。

  而她,已做好准备,迎接所有的挑战与荣光。

扁扁鹊

我的作品《恋综:全职艺术家的身份瞒不住了》已经签约起点,希望感兴趣的读者姥爷可以来捧场!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