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将揭开杨争的神秘身世——那虐爱的果实,谁来买单?
~~~~~~~~~~~~~~~~~~~~~~~~~~~~~~
飘雪的小年夜,命悬一线的蓝海珠在大夫们的倾力抢救下一直在鬼门关前来回兜转。
长夜仿佛无边,寂静无声却分外紧张,门外的亲人和朋友们都屏息各自祈祷,无不无比虔诚。
后赶过来的海涛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掏出手机一个一个的电话拨给各路朋友,想托人找熟识的权威大夫和专家,然而在今天这个特殊的夜晚,海涛的那些朋友们不是喝多了就是关了机,急得海涛差点儿砸了电话。
长夜漫漫,抢救室外亲人和朋友们的同心祈求持续了整整一夜,谁都不肯离开。次日凌晨天边刚露出曙光时,手术室上方的门灯黑了,精疲力尽的大夫们依次走了出来。
海珠妈妈、杨争、苏瑾、亚冬、海涛和那博渊立刻都围了上去,几双眼睛紧紧地盯住主治大夫却谁都不敢轻易开口问结果,那张张渴望的神情此刻都充满血丝、咄咄逼人,主治大夫赶紧摘下口罩对大家说:“别紧张,经过全力抢救,病人的生命体征现都已经恢复到了正常水平,但现在病人的麻醉期还没过,要留在手术室里继续观察。至于手术成不成功,现在还不好下定论,因为病人的脑部受伤严重,存在血肿现象,一切都要等到病人过了麻醉期苏醒过来再做检查。现在大家先把心都放放吧,已经很乐观了,病人的意志力还是很坚强的。”说完,忙了一夜的大夫和护士们越过家属鱼贯而走了,看着他们那疲惫的身影一一穿过曙光,仿佛如上天派来的天使一般。
天亮了,窗外大雪初停,一声清脆的鸟叫掠过耳边,分外撩人。疲惫的人们仿佛都盼到了黎明,他们紧张的神经连同身体此刻都松懈了下来。
熬了一夜的海珠妈妈首先坚持不住了,不由得瘫软在椅子上喃喃自语:“救活就好,救活就好......”一语未尽,泪如雨下。
而旁边的杨争也背过身去,双手捂住了眼睛,但掩不住的眼泪也顺着指缝无声流下,受此传染,苏瑾和亚冬的眼圈也都立刻蓄满了泪水,患难时刻啊,亲情、友情和爱情都尽显珍贵!
此时,海涛的领导和办事能力马上凸显了出来,他个子虽矮,气场却超强,短胳膊一挥,果断地一一分配了任务;亚冬、那博渊两人护送海珠妈妈回家休息,休息好晚上再过来,大家随时电话联系。苏瑾和自己继续留院守侯,一边和杨争一起等候海珠彻底醒来的消息,一边继续找朋友联系脑科专家和大夫。
看着眼前干练的海涛,旁边的苏瑾一扫往日的不屑与霸道,她乖乖地配合着海涛缴费、买饭、打电话、联系朋友,跟屁虫一般忙得团团转。
抢救室外的走廊窗户面对正南方向,透过明亮的玻璃窗,冬日的大太阳缓缓地从东边升起,然后高高地爬上正空,再尊贵地蹲坐一会儿,又缓缓地向西而落......
然任你面前人来人往还是时光流逝,杨争定坐在抢救室门前的椅子上仿似一座雕像般一动不动。苏瑾几次递过来的水和饭都被他坚决地拒绝了。他紧盯着手术室门的双眼目不转睛,心却像被扔进了开水锅里痛苦地翻滚。
是啊,杨争怎可能不万分痛苦?如果他能早日地撇开恐惧、勇敢地面对自卑,真诚地向海珠坦诚他的一切—身世、成长历程以及和杨桃的一切过往,事情就不会演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自己亲手把海珠推向了死亡之路。而此刻杨争只能一边祈盼着海珠的平安,一边一遍一遍地在心里设想,如果时光能倒回,我一定选择坦诚,哪怕坦诚之后得不到海珠的理解会失去这段幸福,那样的结果也比现在好得多,不会比现在更糟糕的了,然而此刻是后悔无门。
时光在流逝,接近傍晚,还没有海珠苏醒的消息,海涛找了几次大夫追问,都回答在观察,还不具备推入重症监护室的条件。闻听此言的杨争焦急万分,他仿佛看见了一墙之隔的抢救室内海珠在痛苦地挣扎,那双细长的丹凤眼在绝望地盯着自己,恐惧的杨争在心里乞求般地说,海珠啊,快醒过来吧,我愿意告诉你我的一切,只要你醒过来。
杨争为什么如此恐惧面对他的身世和从前呢?这要从杨争的身世说起。
杨争的爸爸高知远出生于北方哈尔滨的一个书香门第,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他底下只有一个小妹妹,家境良好。所以从小在幸福的环境中长大的高知远,顺风顺水地长成了一个德才兼备、风度翩翩的英俊少年,他高中毕业后顺利地考入了南方的中山大学。
高知远命运的转折是在上大学时,爱上了她的同班的女同学,来自AH黄山脚下的杨细妹。
当高知远第一眼看到杨细妹时,就看出了她与其它女同学的不同,水灵灵的皮肤和眼睛隐藏在非蓝即黑的朴素衣着里,看似平常,只是那硬硬的粗布衣服掩盖不住杨细妹那股来自南方的,如小桥流水般的细腻与温柔。
高知远的眼光不错,美丽的杨细妹是一个内外兼修的好女孩儿,只是家境不算太好,妈妈是个家庭妇女,结婚前曾经给大户人家当过保姆,性格温柔、行为细致。爸爸是镇上武装部食堂的一个厨子,很怀才不遇的一个人。然而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从小就努力又聪明的杨细妹在高中毕业后竟然考上了中山大学,当时在小小的镇子里曾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要知道,杨细妹是镇子里唯一一个大学生,而且是如此美丽。
那时的大学生是不允许谈恋爱的,单纯的杨细妹更是没有半点这样的想法,而高知远虽然无比地喜爱杨细妹,但出于当时的保守风气,他还是把爱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心里。然而三年的大学上下来,他们爱的种子还是开始悄悄地萌芽了。
那时英俊潇洒的高知远不但外表出众,学识和见识也是一等一的,尤其他那豪放的北方人的性格,无比热情。当时他仗着自己家境好,帮助了很多条件不好的同学,而且是不分亲疏美丑。有时,为了接济同学把自己的生活条件降到了贫困线下,宁可自己饿肚子也不能看见别的同学没饭吃,如此的高知远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喜爱。
八十年代初期,全国的治安都不好,一次杨细妹出去买生活用品时,被一群流氓截留住了,他们拉拉扯扯地拽住杨细妹说要搞对象,不让杨细妹回校。此景正好被路过的高知远和另一个同学撞见了,血气方刚的高知远不惧危险地冲了上去要抢回杨细妹,结果被十几个流氓团团围住,一阵痛打......等到学校的同学们得到信儿赶来的时候,高知远已经是血肉模糊了,当时他被满手是血的杨细妹紧紧地抱在怀里几乎失去了知觉......
1983年,高知远和杨细妹还有几个月就大学毕业了,那年的寒假,高知远把钱借给了本班的一个贫困同学,这样他返回北方的路费就不够用了。但是他和本班一个同样来自北方的男同学商量好,两人蹭火车或趴火车也要到离学校比较近的黄山去看看,两人笑言要和黄山顶上的松树一比高低。
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们和回家的杨细妹坐上了同一列车,把杨细妹送回家后,他们相约去了黄山。然而当两个小伙子从黄山回来后,仿佛那股豪情万丈的血气还没有消化,他们又去了杨细妹家,约出了杨细妹想一起逛逛古朴的小镇。
其实之前高知远和杨细妹在火车上都已经约定好了,相约毕业后一起飞向大西北,这份珍贵的约定让两个年轻人兴奋不已。逛完街后高知远单独送杨细妹回家,两人在杨细妹家的后院恋恋不舍,不忍分开。那天的月光格外皎洁,月光照在两人的脸上也分外迷人,他们互相看着看着,就紧紧地抱在了一起。
也许是两人心中有了约定,也许是由于这迷人的月光,那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两人在杨细妹家后院的空房子里偷吃了禁果。
而也正是这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杨争的父亲高知远,一个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莫名其妙地走上了不归的黄泉路,而那个同样偷吃了禁果的女孩儿在诞下孩子后毅然选择了随爱人而去,丢下了一个可怜的遗腹子—杨争,一个未婚生子—流氓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