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言情

黑暗神殿

【扑克牌人物的四个版本以及扑克牌的历史】

黑暗神殿 痕夜 5037 2012-06-27 10:44:50

  一、扑克牌上的人物简介(K,Q,J的来源)。

红桃K。法国路易十四(1643-1715年在位),在位长达72年。宣扬“朕即国家”。自称“太阳神”。独揽大权,被视为欧洲君主专制的典型代表。

黑桃K。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奥地利君主)利奥波德一世(1658-1705年在位)。打退土耳其入侵,为奥地利盛主。喜欢戏剧,爱穿戏装。

方块K。奥伦治亲王,威廉三世(1672-1689年为荷兰执政,1689-1702年为英国国王兼荷兰执政)。原为荷兰执政,1688年英国宫廷政变中赶走岳父詹姆士二世而上台,与妻子玛丽二世并为英国国王。

梅花K。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1611-1632年在位)。笃信新教,主张“武力扩张”。在德意志三十年战争中耀武扬威,被称为“北方雄狮”,1632年战死。

红桃Q。路易十四的王后。提倡道德修养,力图改变奢侈腐败。

黑桃Q。奥地利利奥波德一世的王后。原德国公主。娶她当时是为了阻止德国独立。

方块Q。英女王玛丽二世(1689-1694年在位)。与丈夫威廉三世共同掌权。与国会关系和谐。

梅花Q。瑞典克里斯蒂娜女王(1632-1654年在位)。研究哲学,指挥军队,被视为欧洲史上最聪慧美丽的女王之一。1654年突然退位,到罗马皈依天主教。

红桃J。路易十四的王子康德。有军事才能。

黑桃J。捷克贵族瓦伦斯坦。曾率天主教徒军多次击败新教徒军。后被暗杀。

方块J。克伦威尔。率清教徒推翻查理一世。1649-1658年为“护国主”,统治英国。

梅花J。波西米亚国王弗雷德里克,征战30年才当上国王。

从上面可看到,红桃代表法国;黑桃代表德国(因历史原因,包含奥地利和捷克);方块代表英国;梅花代表其它一些国家。

K和Q均为夫妻(国王和王后),只有梅花K和Q之间为父女关系。

J的成分则较复杂,有王子、贵族、执政、未被普遍承认的国王。

二、扑克的J,Q,K的由来。

红桃K:查尔斯一世弗兰克国王,他叫沙勒曼,最早用凿子在木板上刻他的人物像的职员,因为不小心凿子滑动后把上唇的胡子刮掉了。此后,印红桃国王牌的都是以这张画为标本。因而,只有红桃中才有没有胡子的国王牌,其头发向内卷,把剑举在头后。

红桃Q:朱尔斯,她是德国巴扎里亚人,嫁给英国斯图尔特王朝的查尔斯一世。后来,查尔斯一世因实行残暴统治被处极刑,朱尔斯改嫁了。

红桃J:查尔斯一世的侍从拉海亚。

黑桃K:公元前10世纪以色列国王索洛蒙的父亲戴维。他善于用竖琴演奏,并在《圣经》上写了许多赞美诗。所以在国王K牌上经常有竖琴的图样,其头发向外卷的。

黑桃Q:希腊智慧和战争女神帕拉斯·阿西娜,在四位皇后中惟有此皇后手持武器。

黑桃J:查尔斯一世的侍从霍克金。

方块K:朱利亚·西泽的像。他是罗马的名将和政治家。统一了罗马后,当了罗马帝国的dictator。他在罗马帝国硬币上的画像是侧面像,此后,在四张国王K牌里,只有红方块的国王是侧面像。其头发向内卷,手持战斧。

方块Q:莱克尔皇后,她是雅各布的女儿。雅各布是《旧约圣经》中约瑟夫的父亲,他共有12个儿子,在以色列建立了12个部族。

方块J:查尔斯一世的侍从洛兰。

梅花K:最早征服世界的亚历山大王,他的衣服总是佩戴着配有十字架的珠宝,头发向外卷。

梅花Q:英国的兰开斯特王族以红色蔷薇为象征,约克王族以白色蔷薇为象征。两个王族经过蔷薇花战争后取得和解。并把双方的蔷薇结在一起。所以这位皇后的手上就拿着蔷薇花。

梅花J:阿瑟王故事中的著名骑士兰斯洛特。圆桌骑士里的第一勇士,他曾发出寻找过圣杯,但由于他的骄傲使他没有成功。兰斯洛特最终为了忏悔他的罪过而当了僧侣。

三、扑克牌里的A,J,Q,K带分别代表什么及有何含义。

黑桃J是查尔斯一世沙勒曼的侍从霍吉尔。红桃J是查尔斯七世的侍从拉海尔。方块J是查尔斯一世沙勒曼的侍从洛当。梅花J是亚瑟王故事中的著名骑士兰斯洛特。

黑桃Q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和战争女神帕拉斯·阿西纳,是四张皇后中唯一手持武器的皇后。红桃Q名叫朱迪斯,是查尔斯一世沙勒的妻子。方块Q叫雷切尔皇后,是《旧约圣经》中约瑟夫的妹妹。梅花Q叫阿金尼(Argine)一词是由女王(Regina)一词经过字母移位而得出的,她手持一束蔷薇花,代表英国以红、白两色蔷薇花为标志的王族战和。

黑桃K是公元前10世纪的以色列国王索罗蒙的父亲戴维,他善用竖琴演奏,所以画面上经常有竖琴图案。红桃K是查尔斯一世弗兰克国王,叫沙勒曼,是四张国王牌中唯一不留胡须的国王。方块K是罗马帝国的国王恺撒,是四张国王牌中唯一的侧面像。梅花K是最早征服世界的马其顿帝国国王亚历山大,他的衣服上总是佩带有十字架的珠宝。

A是代表各种花色的第一张牌,这张牌中只印有代表该花色的一个符号。包括桥牌在内的大多数牌戏中,A是级别最高的一张牌;它在各个花色中也是最大的牌,英国曾经使用黑桃A作为税讫的标志。

四、扑克牌里的A,J,Q,K分别代表什么,有什么含义和来历?

A──Ace──一流的

J──Jack──侍卫

Q──Queen──皇后

K──King──国王

每一花色13张牌,依次为A,第一点;K国王;Q,王后;J,武士,以及10至2。扑克牌中的画像均为历史人物。红桃K里的国王是建立查理曼帝国的查理大帝,他是扑克牌中唯一不留胡子的国王。方块K里的国王是古罗马的恺撒,尽管他当时没有公开称王,但后人仍把他叫做恺撒大帝。

梅花K里的画像是亚历山大,他是古代成吉思汗式的人物,曾一手缔造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黑桃K里的画像是公元前10世纪以色列国王索洛蒙的父亲戴维。他善于用竖琴演奏,并在《圣经》上写了许多赞美诗,所以这张牌上经常有竖琴图样。

黑桃Q是希腊智慧和战争女神帕拉斯·阿西娜,在四位皇后中,惟有此皇后手持武器。红桃Q名叫朱尔斯,她是德国巴伐利亚人,嫁给英国斯图尔特王朝的查尔斯一世。后来,因他实行残暴统治被处极刑,朱尔斯改嫁远去他乡。梅花Q寓意着这样一个故事:英国的兰开斯特王族以红色蔷薇为象征,约克王族以白色蔷薇为象征。两个王族经过蔷薇花战争后,取得和解,并把双方的蔷薇结在一起。所以这位皇后的手上就拿着蔷薇花。方块Q是莱克尔皇后,她是雅各布的女儿。雅各布是《旧约圣经》中约瑟夫的父亲,他共有12个儿子,在以色列建立了12个部族。

黑桃J是侍奉查尔斯一世的丹麦人霍克拉。红桃J是侍奉查尔斯七世的宫廷随从拉海亚。梅花J是阿瑟王故事中的著名骑士兰斯洛特。方块J是侍奉查尔斯一世的洛兰。这些人物制式逐步被各国所接受,一直沿袭至今。

除去大小王以外的52张牌表示一年有52个星期。另外两张中,一张是大王,表示太阳;一张是小王,表示月亮。一年四季,即春夏秋冬,分别以黑桃、红桃、方块、梅花来表示。其中红桃、方块代表白昼,黑桃、梅花代表黑夜。每一花色正好是13张牌,代表每一季度基本上是13个星期。这13张牌的点数加在一起是91,正符合每一季度91天。4种花色的点数加起来,再加上小王的一点正好是一年的365天。如果再加上大王的一点,正符合闰年的天数。扑克中的JQK共有12张,表示一年有12个月;又表示太阳在一年内经过12个星期。

另外,扑克牌中的4种花色还有不同的寓意:黑桃象征橄榄叶,表示和平;红桃是心形,表示智慧;梅花黑色三叶,源于三叶草;方块代表钻石,意味着财富,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在匈牙利的扑克牌中,有8张人头牌上的人像,分别代表席勒所著的以瑞士为背景的剧本《威廉·退尔》中的8个角色。但瑞士国内从来未用过这种扑克牌。

德国常见的扑克牌中没有Q,但有两个J。并且一些德国扑克牌中每一花色有4张人头牌,A-K-J-J。特雷波拉扑克牌(西班牙和意大利)中,用骑在马上的骑士代替Q上的皇后图象。

国际上所通行的扑克花色分别为黑桃(Spade)、红心(Heart)、梅花(Club)及方块(Diamond),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最早出现在法国的花色。一些西方国家传统上的扑克花色略有不同。其中,德国为红心、树叶、铃铛和橡树果,瑞士为盾牌、花朵、铃铛和橡树果,意大利为宝剑、酒杯、硬币和棍棒。

意大利花色最早出现于意大利及西班牙,是除了普通花色外最常见的花色,大部分西方国家都有印制,包括有自己特色花色扑克的国家如德国、瑞士等。

德国花色主要流行于德国、奥地利、捷克等国,瑞士扑克流行范围比较窄,主要流行于瑞士,但其它国家也有少量印制,如上世纪初的俄罗斯就曾经印制过。

五、扑克的历史。

扑克(poker)也叫纸牌(playing-cards)。它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最被认同的说法是纸牌最早出现在中国,至少在公元969年时已经出现。当时中国的一副纸牌有四个花色,每个花色有14张牌,既作为纸币使用,又用来进行牌戏。有一个传说,谓有一个威尼斯人从中国把纸牌带回他的家乡,所以威尼斯是欧洲最早有纸牌的地方。这个威尼斯的旅行者,可能就是尼可罗·波罗,他大约是在1269年和他的弟弟马迪奥一起由中国回到威尼斯,或者可能是尼可罗的儿子,著名的马可·波罗,在他的父亲和叔叔第二次去中国时,他跟随他们一同前往。

一些权威人士认为,印度比中国更有可能是纸牌的起源地。有人提出欧洲早期的纸牌(塔罗牌)与印度教神话中的女神Ardhanari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这位女神的形象有四只手,每只手中分别持有魔杖、杯子、宝剑和圆环(代表金钱)。在欧洲早期的一些纸牌中,也印有与此类似的图案符号。有一个说法是,纸牌是由原先可能是一个印度民族的吉普赛人传人欧洲的。他们穿过波斯、阿拉伯进入埃及,由埃及到达欧洲,他们中的一部分约100多人,于1427年进入巴黎。

早在14世纪或更早的时候,欧洲很多地方,出名的有纽伦堡、奥格斯堡和乌尔姆(Ulm),已经生产纸牌。意大利的塔罗特牌(TAROT)可能比德国纸牌出现的年代为早:在一份年代为1299年的意大利文件中,已经提到塔罗特牌。布拉本特公爵夫人约翰娜于1379年在荷兰曾讲授过纸牌,在西班牙至少于1371年已经有了纸牌。可能是摩尔人或撒拉逊人把纸牌从西班牙带人意大利的,但是试图说明纸牌一词的西班牙语naipes与阿拉伯语nabi的相似性的意图,没有获得成功。

1392年法国国王查尔斯六世命令雅奎明·格林公纽尔手工绘制一副纸牌,这一历史事实造成了纸牌源出法国的说法的出现。但是明显可以看到的是,法王所命令绘制的一副纸牌,不过是一副与其他早已使用的纸牌相类似的纸牌。当时的负责银钱支付帐目的皇家司库,曾讲起过有三副纸牌,印成“金色和各种各样的颜色,并带有很多的装饰,以为我们的国王陛下娱乐之用。”其中的17张牌现存法国国立图书馆展出。

纸牌传入英国的时间,比传入欧洲其他国家更晚一些。乔塞于1400年去世,虽然他曾历数当时的各种娱乐活动,但从未提到过纸牌:“他们跳舞,他们下棋和饮宴。”关于爱德华一世穿着带翻边的盛装玩四个王(k)的游戏的资料,几乎肯定是指的某种其他游戏,也许是某种形式的棋戏。资料中最早确凿提到关于英国扑克牌的时间,是1465年,这一年英国的扑克牌制造商向爱德华四世申请禁止进口外国制造的扎克牌,并有一适当的法令可以作为佐证。

C·P·哈格拉维在他所著的《扑克牌历史》一书中写道:“有一个关于哥伦布和他的水手们的传说故事,说这些水手酷爱赌博,当他们在茫茫而又神秘的大海上遭遇到风暴的袭击时,他们由于迷信引起的恐怖,把他们的扑克牌全部扔进了大海。后来在他们到达了陆地之后,他们又为这件鲁莽的行动感到后悔,于是他们就在这个新的国度里用一种树叶又制成了一些扑克牌,这些扑克牌引起了印第安人的很大兴趣。”噶塞拉索·德·纳·威加所讲的材料(《佛罗里达历史》),说西班牙士兵在1534年那次远征中,用皮制扑克牌玩牌。这个说法看来不仅仅只是一个传说。墨西哥人很早就有了纸牌戏,当时墨西哥人称之为amapa-tolli,其中amapa的意思是纸片,而tolli的意思是游戏。

现代形式的五十二张牌一副的,分为两个红花色和两个黑花色的扑克牌,很可能是从早期意大利塔罗特牌(TAROT)演变而成:当时塔罗特牌分四个花色,每个花色有10及10以下的小牌(SPOT-CARDS)10张,以及4张人头牌:王(K),后(Q)及骑士和侍卫。在早期的扑克牌中没有后,在现代的一些扑克牌仍是勇士代替后。侍卫曾印成各种不同的男仆(VALET)形状,但仍保留侍卫这一名称,不过在现代用法中已改称为J(JACK)。在52张牌一副的扑克牌中已不用骑士,而用后作为人头牌。

中国纸牌与西方纸牌大不相同;中国纸牌呈窄长形,通常长2-2.5英寸,宽0.5-2.0英寸,早期的纸牌还要更为窄和长。在牌张数目和花色方面,中国和印度的纸牌都与西方的扑克牌大不一样。有一种印度纸牌,一副有144张牌,分为8个花色,每一花色18张牌;另一种印度细牌每副120张牌,分为10个花色,每一花色12张牌。有一种中国纸牌,一副只有30张牌,分为3个花色,每一花色9张牌,另有3张具有绝大权力的牌;但一般有4个花色。

扑克牌作为一种奢侈品,可为国家税收提供大宗的纳税来源,英国于1615年首先对扑克牌征税。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