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住在酒店的时候,我发现浦漓总是会时不时的苦笑一下,或者萎靡地摇摇头,我由他的经历中分析出,这些习惯性动作是他对自身苦闷人生的一种自然反馈,这样的反馈并不好。在我离开青岛的前一天,我跟他深入地谈了谈,用霍金的经历告诉他,他的这点小挫折真的只是一个小挫折,至少他四肢健全,身体能够自由自在地行走,去他想去的任何地方,我说你真的应该去了解一下霍金先生,你去看看他的新书《我的简史》,你一定会深受鼓舞的。他说我会的。
我走了之后,他就真的想办法看到了《我的简史》,还是小高帮了他的忙,她通过她的同事辗转帮他在琴岛大学弄了一张一卡通,使他得以进入学校的图书馆。他每天下班的业余时间就是去图书馆泡着,看各种各样的书,琴岛大学对图书的管理算得上严苛和先进的,有什么新出的好书都会采购进来,因此这也增加了学生们对图书馆的依赖性。浦漓说如果当年我不给他开云(中国)《我的简史》,就不会有他的今天,就是这本书改变了他和他的人生轨迹,他感谢霍金先生,也感谢我,现在他已经把这本书摆到他书柜最显眼的地方,作以珍藏了。
那是一个周六的晚上,浦漓照常在图书馆里借阅《我的简史》,他戴着耳机,缩在图书馆里最角落里的那张桌子上看书,这里灯光比较暗沉,鲜少有人愿意呆在这里看书,而他最喜欢的就是这里了,安静,无人打扰,他喜欢在这里沉浸在霍金先生的世界里,感受他的非凡人生。看的时间太过久了,他抬头转动脖子,活动活动他僵直的颈部,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他瞥见了一副熟悉的面孔,那副面孔也在往他这边看。彼时的浦漓看《我的简史》已经有一段日子了,书已经读过了大半,他的精神面貌虽然没有看起来多么光鲜亮丽,但也不再如以前那样颓败,他显得更加平静无波。看他的那副面孔,是个女的,他知道那是自己熟识的,只是他有些不太敢承认那就是他大学的班长,顾延双。
顾延双此时正端着一只保温水杯喝水,目光投向浦漓那里,她在他抬头之前就在看他了,她倒没有觉得他是自己熟识的人,只是好奇为什么自己每次来图书馆都能看见角落里的那张桌子下都会坐着那么一个人。当浦漓抬起头的时候,她还是一眼就认出了他。
浦漓看到顾延双化着淡淡的妆,不妖娆、不魅惑,那是一种让会让人错以为无妆的妆,他看到了静好的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幸福。
顾延双盖上水杯的盖子,合上了书,然后起身来到浦漓的桌子前,轻轻地坐下,她轻声向浦漓打了个招呼,问他什么时候回来的。沉默了几秒钟后,浦漓才回答她两个多月以前。
老同学相见,有好多话要说,于是顾延双请浦漓到校园里走走,聊聊天。浦漓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短短十几天就遇到了两位同学。
顾延双问浦漓是不是也到了琴岛大学任教,浦漓摇摇头说不是,自己只是来看书的,他着重说是我开云(中国)他来看《我的简史》的,以表明他跟顾延双的相遇完全是巧合、偶然,他不带有任何目的性地来跟她走走,聊聊天。现在他的脑子里满脑子都是被霍金的励志人生激励的鸡汤,他下定决心暂时把儿女情长先放一放,该先做点像样的事情了,自从看了霍金先生的大作,他就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每天都会盯着天上的星空冥思半小时,他想起不知哪本书里提起的一句话,伟人们陨落之后会变成天上的一颗星星,他希望有一天他也能够配得上让人们用“陨落”这个词来形容他的去世,有一天天上也会有一颗能够代表他的星星。
他和顾延双绕着校园走了一圈,顾延双没想到平时觉得并不是太大的校园走下一圈来竟也可以花掉两个小时。她说自己毕业之后就回到了青岛,父母给找关系把她送进了琴岛大学做辅导员,教的也是计算机专业,她在这里安安稳稳地工作4年了,日子里没什么大风大浪也没什么轰轰烈烈,就那么平平淡淡的。浦漓说平平淡淡的就挺好的,日子不需要有太多的轰轰烈烈,没经历大风大浪的人生也是很幸运的。他说,我这四年,大风大浪也有了,轰轰烈烈的感情也算有了吧,可当这些的浪潮退去之后,剩下了什么呢?什么都没有,我到现在都是一无所有。对于顾延双,浦漓一直有一种知己的感觉,自己过去的那些经历对她没什么可刻意隐瞒的,那些经历他已能够释怀。
顾延双淡淡一笑,说,你的这四年过得像戏剧。只是,两次你都间接或直接在女人身上吃了亏,希望以后你能吸取足够的教训。她还说,上学的时候,我最钦佩的人就是你了,我一直都把你当成学习偶像,模仿你学习时候的韧劲。她感叹,毕业真是个分水岭,十年是一个时间单位,不知道十年之期一到,我们都会变成什么样。不过我应该还是会像现在这样,安安稳稳,一眼就看到了头。她没有奉承浦漓说他未来不可限量,因为对于一个刚刚从连环挫折中走出来的人来说,这样的奉承是一种讽刺。她觉得她看不透他。
浦漓没有说话,只是送上了他的招牌傻笑。
之后的很长时间,顾延双都没有再见到浦漓,渐渐地她也就把是否还能再见面的那点小期盼搁下了。
浦漓的老板张恺是一个海归,家里最早一辈是海边的渔民,靠着骨子里的勤劳勇敢挣下了一份不错的家业,后来文革的时候因为涉右被抄没大部分家产,几乎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张恺的爷爷平反后集一家之力,把张恺送出了国念大学。张恺在国外看到了科技产业的前景,他预料国内的科技行业将迎来一个腾飞时代,所以就没有听从家人学医的安排,擅自把专业改成了计算机,毕业后他在硅谷一家中型科技公司做了一名基础工程师。在那家公司他的眼界、能力和经验得到了长足的开拓和积累,回国后利用积攒的薪水和家里人的全部家底创立了一家电商品牌,当时国内已经有阿里巴巴和京东做得比较成熟了,那是一个电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时代,市面上各种形式的电商模式层出不穷,几乎每天都有一家新公司成立,也有一家老公司倒闭,留给他的空间已经没有多少了。他严重低估了国内的电商形势,艰难的一年半后,在所有家当即将耗尽的前夕,他不得已申请破产,将电商品牌出售给BJ的一家中型企业。后来他利用出售得来的少得可怜的资金开创了科技之家,这是他由楼下卖煎饼果子的大哥身上得来的灵感。大哥每天早晨六点都会骑着三轮自行车准时出现在张恺楼下的小区门口,他对每一个买他煎饼果子的顾客都非常客气,他的微笑也让每一个顾客在冬日的寒风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张恺问大哥为什么对每个顾客都那么客气,大哥说他做的是服务行业,让每个顾客吃的好,心情好,是他的本分。张恺深受启发,他做电商不也是为消费者们服务吗?为何以前没想到。于是他决定抢占当时国内还并不是红海的科技媒体行业,筹备三个月后,科技之家成立了,他的用人准则就是懂服务于人的真谛,这也是为何浦漓作为一个刑满释放人员在碰了一鼻子灰之后能够很顺利入职的原因。
科技之家的每一名员工都把张恺当作励志对象,这家企业的朝气比起动漫产业园的其他公司都要高涨,所以科技之家发展很快,几年的时间就占据了国内科技媒体举足轻重的席位。张恺觉得时机已到,是时候开创子业务了,于是他在公司内部成立了实验室,研发适用于音乐的高品质专用耳机,他从在工作中有较为出色表现的员工中选择进入实验室,浦漓在监狱的时候学习的知识帮了他的大忙,他成了实验室里一个小组的组长。
浦漓进入实验室工作后,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这个领域中的高级专家,包括后来助他一臂之力的菲利浦。
张恺给实验室的压力比较大,与另外一名组长吴天不同的是,浦漓把大部分的压力都扛下了,他工作的疯狂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人,实验室深夜的灯时常为他亮着。因为大洋彼岸的专家不可能在半夜的时间与大洋这岸的中国人联络,参与研发,所以浦漓只能熬夜与专家们沟通。
很快,实验室的第一款耳机Bear 1研发成功了,在发布会上,浦漓被冠以技术总监的称谓作了产品的演讲,演讲稿他从一个月前就开始练习,修改,再练习,再修改。浦漓介绍说,这款耳机创新性地采用了涡轮发声单元,创意来自汽车涡轮增压机,耳机内置的涡轮发声单元会根据音乐的不同音色、音域做出及时快捷的响应,从而最大程度地还原声音的真实性。发布会举办得很顺利,浦漓也实现了开发布会的愿望。
发布会庆功宴上,张恺宣布了两件事:第一件是成立声兽音频公司,产品将打入国际市场。第二件是晋升浦漓为声兽音频公司的总经理,加大Bear 1的广告宣传,他要Bear 1在国际上产生炸裂性的广告效应。
“张总,这与我们实验室成立的最初初衷是相分歧的。”庆功宴后,浦漓私下里找到张恺。
“我知道的,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研发好产品啊,浦漓,你要记住,做公司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盈利,如果公司不盈利就是耍流氓,就是对客户、对员工、对消费者的不负责任。我要你加大广告投入,是要你两条腿走路,你要把握好那个平衡的度。”张恺说。
浦漓虽有些不太赞同张恺的观点,但还是很快组织好了宣传队伍,带着队伍参加了2月份巴萨罗纳的MWC2014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他们租了一个18平米的特装展位,用LED灯光渲染得充满未来科幻风,场中每根竖起来的灯柱的中心都有一个微型电子升降机,耳机就放在升降机上,当参观者摁下灯柱上的摁钮后,耳机就被升上来,而参观者们就可以通过耳机来感受它的无损音质。科幻风展位加耳机的出色音效,让Bear 1一炮而红,自那届大会后,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一个来自中国的品牌——Bear 。
大会结束后,浦漓带着团队继续在国外推广Bear 1,先后在美国、德国、日本等国召开产品发布会,并为公司带回了九百七十万元的订单。张恺高兴极了,为外宣团队举办了接风宴,张恺借着酒劲宣布公司要马上进入下一款产品的研发,争取在3个月内上市,要让世界市场看到公司的产品研发能力。
这又是浦漓和张恺的一个分歧之处,浦漓主张一年研发一款产品,精细打磨,张恺主张乘胜追击,以最快的速度推出更多系列,抢占更多市场份额。
这一次,浦漓没有找张恺谈,因为他知道张恺的主意一经打定,就很难改变。
浦漓的压力很大,除了产品研发的问题,最大的则来自他和张恺之间的分歧。人在压力之下容易变得憔悴和暴躁,某天早晨,公司的前台在给花喷水时没有注意到浦漓经过,喷了他一身水,浦漓当场发火,他的反常让全公司人都很震惊,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平时温和可亲的浦总怎么会突然如此暴躁。冷静下来的浦漓意识到自己犯了错,于是第二天买了份礼物,当着全公司人的面向前台道了歉。
那天晚上,浦漓突然想起了霍金的《我的简史》,于是决定再到琴岛大学的图书馆去看看这本书。浦漓虽然已经是声兽的总经理,但工资并没有高到哪里去,一年仅有20几万的收入,他依旧还是住在那处房子,隔壁的小高早已经搬走了,据说是家里给介绍了个对象,回家相亲结婚去了。这一晚浦漓没有在公司里加班,而是准时下了班,吃过了晚饭,他换上休闲的衣服,到了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