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

三国之新儒定汉

第四十七章 规范

三国之新儒定汉 错误的乘号 2235 2018-11-23 00:14:24

  三天之后,在程皓等人的训练之下,这些新兵终于能够做到近乎同时地挥刀了。

  这三天,除了不时巩固一下行列之外,只训练了挥刀的阵型。

  所有士兵同时挥刀自然没有必要,只要同一排的士兵能够在代什长喊出口号的同时挥出长刀就够了。

  最重要的,是“同时”。

  程皓再三强调,一定要同时挥刀。挥刀的动作,一定要同时开始,更要同时结束,甚至在同一时间,刀锋所在的位置,也要尽可能保持在统一水平线上。

  一定要严格地保证规范。

  有着严格规范的军队,在优秀统帅的带领下绝对不会输在配合上。甚至可以说,规范,才能做到极致的配合。

  不管配合如何默契,也很难做到掩盖所有的漏洞。

  但是当一支军队,每一排、每一列,都能够举止如一的话,恐怕将很难有敌手。

  想想吧,当两支部队短兵相接的时候。如果每一排士兵都能够同时劈砍出长刀,那敌人将很难有走位躲避的机会,只能绝望地看着长刀劈下。

  或者,会有那么几个或幸运或武艺高强的敌兵呢能够躲得过第一轮的长刀砍劈,但是紧接着压上的后排将给予丧魂一击,夺去生还的希望。

  这,就是现代化意义上的军队。

  历史上的第一支现代化意义上的军队,应该是西班牙方阵了吧。

  西班牙方阵,其实从严格意义上不能说是冷兵器时代的军队,因为它将火绳枪编入方阵中,极大地加强了方阵的攻击力。

  最初的西班牙方阵,是1505年阿拉贡国王批准建立的。

  可能很多人对于阿拉贡没有什么概念。不过玩过“欧陆风云4”的程皓知道,这是一个十分强大的国家,一度丝毫不弱于“西班牙”。

  它的主要领土是在如今西班牙的东北部,大概有现在西班牙本土的三分之一左右的样子,然后又占领了现在的撒丁岛、西西里岛,以及亚平宁半岛(意大利)的大部分领土。

  到1707年,阿拉贡仍是一个独立王国。

  直到最后,阿拉贡其实也算不上是“灭亡”了。当时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与旁边的邻居卡斯蒂亚女王伊莎贝拉联姻,从而合并,成立了西班牙。

  划重点,是合并。

  不过那是1476年的事情。

  可能很多人就迷了。直到1707年,阿拉贡还是独立王国,1476年西班牙就成立了?

  这就要说到欧洲中世纪与东方不同的政治体制了。有一种共同的东西,叫做联姻,还有一种不同的东西,叫做联合统治。

  当时,西班牙王国是卡斯蒂亚与阿拉贡基于利益而非政府和法律的合并,不是统一。两国不仅法律不同,甚至仍然互征关税。卡斯蒂亚的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地,大家都懂得),斐迪南国王无权过问;阿拉贡的海外领土(意大利),伊莎贝拉也同样不能染指。

  好吧,说得有些多了。其实只是想说,阿拉贡很强大,作为其征战欧陆的王牌的西班牙方阵,也很强大。

  那么,这支部队因何而强大呢?

  首先,是兵器的混合运用。

  自从欧洲的古罗马步兵中队这种编队形式被淘汰以后,西班牙方阵是第一支根据有关兵器相关的理论组建起来的正规战术编队。

  这种方阵,大致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营和团,至少有着长矛兵、戟兵、火绳枪兵、剑盾兵四个兵种。

  之后的二十年,随着火绳枪的发展,戟兵和剑盾兵被淘汰,长矛与火绳枪的组合同样纵横欧陆。

  在16世纪的一段时间内,这种军事体制统治了整个欧洲大陆,各国纷纷效仿。

  戚家军与这西班牙方阵,几乎是同时的,最多也差不过几十年。如果不是西班牙方阵的存在,恐怕戚家军的评价就不仅仅是“16到17世纪东亚最强的军队”,而应该是“16到17世纪最强的军队”了。

  程皓的目标,至少也是将刘备的军队,都训练成西班牙方阵这样的军队。

  在技术上,这不难达到。火绳枪或许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只能用弩来替代。虽然有些不足,但是也足以应对公元二三世纪的军队了。

  第二个,就是强大的纪律性带来的规范。

  这也是西班牙方阵之所以能够震动欧洲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军队,尤其是像方阵和圆阵这种阵型,纪律是必要的。否则,一旦有一环出现失误,整个阵势就全部被打开,再难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因为极差的机动性而被轻易分割成一个个小块,各个歼灭。

  就好像骑兵冲击步兵军队一样。当步兵被分割开来,就完全成了敌人砧板上的鱼肉,只能任其宰割。

  唯一的差别是。方阵若溃散,是因为自己阵型的机动性差。步兵的溃败,是因为对方(骑兵)机动性太强。

  虽然说,现在眼前的这支部队,仅仅只装备了长刀这一种兵器,甚至都不是西班牙方阵中的长矛。

  不过,这是程皓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的。

  汉末的长刀与后世常见的刀略有不同,在顶端是有着较长的刀尖的,必要时也可用于刺杀。

  最重要的是,长刀可以用于劈砍,一般来说,这是人们上肢能够爆发最大力量的发力方式,也是最不易被防守的。

  而且如果使用长矛,矛尖与铁甲,或者是皮甲外面的铁皮多碰撞上几次,以这个时代的冶铁技术,很难保证不出现意外。

  所以,综合考虑,程皓最终还是选择了长刀作为统一的装备。当然了,日后有机会的话,肯定是会继续改进的。

  尤其是等到冶铁和锻造技术在程皓的支持下得到跨越式的发展之后,长刀就将改成长矛。

  毕竟,后世中世纪的欧洲之所以选用长矛不是没有道理的。

  即使不看铁的成本,单纯比较二者的实用。长矛的使用,相比于长刀,虽然在力道上难以抗衡,但是更加省力,适合长时间作战。

  如果再考虑到成本的话,那长矛的性价比则会更高。毕竟,矛用铁的部分只有矛尖一点。而对于长刀而言,耗铁量可就海了去了。

  如果做个类比的话,程皓这支部队中的长刀,大致相当于最初西班牙方阵中的戟兵。而对于冷兵器时代而言,其实还是最初的哪一个西班牙方阵才是最为适合的。

  后来虽然被淘汰,但那是因为火绳枪得到发展的原因。

  所以,不管是从现在,还是未来的层面上,程皓都不能对这些新兵放松要求。只有将这支部队锻炼得尽可能精锐,才能够作为骨干与“教官”,为未来更大规模的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