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都市

外科教父

0051章 真没看懂

外科教父 海与夏 3041 2020-11-15 23:39:37

  牵引摆成外展位,骨折端也没复位好,就这么开台了?

  “待会儿怕是要麻烦,髓内钉估计都插不进去。”

  “是不是这类骨折做得少啊?”

  “看看吧,我也说不好。”

  “听说要求术后第二天就能正常走路,现在连手术能不能顺利完成都是个未知数。”

  “牛皮吹太大,迟早要破。”

  隔壁示教室里议论声渐起,大家对这开局都难掩失望。

  就像一部电影,上映前被炒得火热,大家憋足了劲要去一睹为快。首映当天,万人空巷,抢票抢疯了,好不容易挤进影院坐下,看完却发现——是部彻头彻尾的烂片,连一个能看的镜头都没有。

  杨平那高大的形象,在这些年轻医生心里,也自然而然地打了折扣。“黔驴技穷,江郎才尽”,大家暗自叹息。

  股骨大转子骨折,现在常规都做微创。老年人骨质疏松,一般首选PFNA髓内钉做内固定。这种手术,体位非常关键——要么内收位,要么中立位,但绝不能是外展位。外展位下,髓内钉根本插不进去。骨折复位也同样重要,必须先复位好,才能进行后续步骤。正确的体位和良好的复位,是手术成功的必备前提。

  而现在,这两个条件似乎都没达到。这手术,还能成功吗?

  隔壁示教室里,高年资的有金博士,主任级别的有欧阳主任和白主任,他们都是冲着杨平来的——毕竟外头传得神乎其神。

  年轻医生里,除了轮科的和规培生,大部分都是骨科专业的,对这种常规手术都有基本认识。看到体位和复位都没到位就匆忙开台,都忍不住议论几句。

  “这小子是不是下肢骨折做得少,临时上阵?”白主任手下的主治医生肥仔问金博士。

  金博士摇摇头:“没看懂。”

  肥仔又说:“韩主任怎么就这么放心让他主刀?也不事先摸摸底。有些医生手外科做得漂亮,别的术式一塌糊涂,多的是。”

  “韩主任赶飞机,可能没交代清楚?”另一人插话。

  “不对啊,我听说张老自己点名要他做的。”有知情者解释。

  “这下尴尬了。不过没事,田园待会儿肯定来,不行就他上,分分钟搞定。”脊柱外科那边有人搭腔。

  “这手术其实不难。内侧那个骨块听说插进肌肉里了,不切开根本复不了位。做微创的话,这种骨块可以不管,只要把主体骨块对正,钉子一插就完事。他现在连主体骨块都没复位好,待会儿怎么收场?”

  “还复位呢,体位都摆错了。”

  大家越说越放得开。

  这时田园也走了进来。他见宋子墨在手术室,人手足够,怕自己进去显得人多、影响无菌观念,干脆来隔壁和大家一起看屏幕。

  苏宜璇虽是护士,但身为骨科专科器械护士,对这类手术再熟悉不过。她跟过无数台,自然也清楚:眼下这体位和复位确实不行,待会儿手术怕是要尴尬。

  她心里捏了把汗。这块木头,平时手术连铺单都力求完美,今天给张教授做手术,怎么体位复位都没弄好就开台?不会是紧张出错了吧?

  杨平和宋子墨去洗手。

  透过玻璃,宋子墨瞥见隔壁众人的表情,心里明白他们在想什么。

  洗手池边,宋子墨开口:“大家都很担心,你不解释一下?”

  杨平边洗手边答:“解释什么?做完让他走两步,不就都清楚了?”

  话糙理不糙。拳击手赛前喊一万遍“我能赢”,不如上台一拳KO对手来得实在。

  洗完手,宋子墨负责消毒,杨平开始穿手术衣、戴手套。他面色平静,对众人的质疑似乎并不在意。

  苏宜璇几次看过来,眼神里带着焦急。杨平朝她微微一笑,示意她放心,自己心里有数。

  仿佛心有灵犀,苏宜璇立刻静下心来,开始整理器械,逐一核对PFNA髓内钉、螺旋刀片、锁钉、钢缆及配套工具。

  器械商工程师在一旁用激光笔配合她核对。万一出纰漏,遇上脾气差的主刀,可是会被骂得狗血淋头,他一点不敢马虎。

  消毒铺单完毕,接好电刀、吸引器,完成仪式般的术前核对——手术正式开始!

  杨平在大转子上下各作一个三厘米切口,接过苏宜璇递来的骨钩,从下方切口轻轻探入。

  “他不会是想复位内侧那个骨折块吧?那应该已经插进肌肉里了,根本复不了。”

  “我在帝都进修时,有个大佬也想秀一把,微创复位插进肌肉的骨块,结果没成,最后还是放弃了。”

  “一旦插进肌肉,要么放弃,要么切开。”

  “是啊,这种插进肌肉的骨折块,就算切开复位都费劲,闭合复位怎么可能拉得出来?”

  “这种本来就不用把所有骨块都复位的吧?”

  骨钩伸进去,几乎没有试探,往回一勾——

  “四根钢缆,一根一根递过来。”

  三根钢缆依次贴着骨面,被引导器送到对侧各自位置。第四根则与前三根交织缠绕,用意一时不明。

  “牵引,内收!”

  张林和小五立刻调整牵引。

  “继续内收,对,继续——停!”

  “调节杆后退三圈。”

  “好,可以了。”

  每一句指令都清晰而不容置疑。手术台上,主刀的权威是纪律的保障。

  张林和小五现在完全看不懂步骤,只能机械照做。

  “我低估你了,”宋子墨在旁说,“你对骨骼各部位的肌肉附着、每块肌肉的作用、不同肌肉间的相互关系,都了如指掌。”

  “都叫你喊师兄了,没点本事,你能心服口服?”杨平一边操作一边回话。

  插在肌肉里的骨块被轻松勾出,骨钩尖端扣住骨块,轻轻移动、复位。第一根钢缆压在骨折块中央,环锁紧,剪断尾部。

  透视!

  所有人再次退出手术室。一次曝光后返回,C臂机屏幕上的X片显示:骨折已解剖复位,若不细看,几乎以为从未骨折过。

  牵引的方向和力度,竟被掌握得如此精准。

  “我靠!还能这样?”

  “没看懂啊。”

  “刚才那体位和复位难道是故意的?但没明白,跟复位内侧插进肌肉的骨块有关吗?”

  金博士对欧阳主任说。

  不管隔壁怎么想,小五和张林都有种被“坑”了的感觉——原以为开局仓促,担心下不了台,现在才发现纯属多余。连插进肌肉的骨块都被弄出来了。至于怎么出来的,想不明白。

  第二根、第三根钢缆环套、锁紧、剪断。

  大转子尖端直接开口,导丝进入,髓内钉紧随其后,一次到位。抽出导丝,打入螺旋刀片的导针。

  透视——

  螺旋刀片导针位置标准得恰到好处:侧位在股骨颈中线,正位在股骨颈中下三分之一,尖端刚好距离股骨头圆形边界一丝之距。

  “90毫米的螺旋刀片。”

  测量完毕,电钻钻孔,打入螺旋刀片。

  远端锁钉,钻孔、测深、旋入螺钉,一气呵成。

  钢缆——

  第四根钢缆锁紧,剪断尾部。此时再看,它竟与前三根交织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在外侧构建出一种奇妙的张力带。

  这操作让人看不懂了,连宋子墨也有点疑惑:“你这是……?”

  “智商逼近250的人,还用问我?”杨平旋入髓内钉尾帽,和宋子墨交换位置。

  宋子墨开始冲洗、缝合,几个小切口很快闭合,连引流都没放。

  最后再次透视确认。

  全程不过十来分钟。对于常规转子间骨折,手术量大的顶级医院中,熟练医生十来分钟做完并不少见。但像这种骨折端插进肌肉、微创难以复位、很可能需切开或放弃复位的情况,能这么快完成,实在出人意料。

  大家盯着屏幕,手术就这么结束了?没看懂啊?前面三根钢缆还能理解,最后那根到底什么意思?

  金博士坐在人群中,一直盯着屏幕,还用手机拍照。欧阳主任在一旁说:“这手术有点野路子啊,最后那根钢缆你看懂没?”

  “暂时没懂,明天应该就明白了。”金博士摇头。

  宋子墨掀开布单,张教授忽然开口:“明天请眼科来会诊,我眼睛不行了。”

  他竟然躺着看完了全程。

  而且一句话都没插——这不符合他的脾气啊,按理至少会指点几句吧。

  杨平握住张教授的手:“您老放心,明天早上我让护士给您助行器,就可以下地走路了。不会给我打零分了吧?”

  张教授说:“明天走两步再说。”

  手术室护士长走过来:“张老师,感觉怎么样?”

  夏院长也打电话到护士长手机上,让杨平接听。

  杨平去更衣室给韩主任打电话报平安。

  宋子墨靠在长椅上:“真是奇思妙想。”

  其他人仍在议论纷纷。

  “最后那根钢缆到底什么意思?真没看懂。”

  “你问我,我问谁?”

海与夏

感谢谦谦君子与卑以自牧的打赏!感谢大家的开云(中国)票!感谢大家的厚爱!新人新作,更新目前不是很给力,正在努力中。之前裸奔的收藏超过一千,已经很满足了。今天开始试水开云(中国),恳请大家继续支持,继续投开云(中国)票。白天手术,晚上码字,确实辛苦,但只要有开云(中国)票,有收藏,那都不是事。不管如何,我一定会竭尽全力,把故事讲好。有什么意见的,大家尽管提,鼓励的,吐槽的,批评的,照单全收。再次求开云(中国)票,求收藏!再次真诚感谢大家,鞠躬!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