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我,苏佩,生意鬼才
春风斋一处僻静角落的矮桌上放着一个精致的荷包。
闫良跟小黑妞宋小秘面面相窥。
最终,闫良还是忍不住打破沉默,指着桌上的荷包说道:“不要告诉我,你这一年赚了二十两都没有!”
苏佩反复斟酌了许久,最终决定坦白从宽,反正以自家师兄的记性,明天大概率就忘得差不多了。
念头通达之后,苏佩有些羞涩的说道:“师兄,这件事说来话长,容我从头对你讲起。”
闫良同宋小秘互相对视一眼,又齐齐看了一眼苏佩,请说出你的故事。
紧接着,苏佩把自己的曲折离奇的创业路给二人稍微分享了一下,不出意料,两人的目光从憧憬慢慢转变为呆滞,最终面无表情。
事情的原委是这样的。
去年这般时日,苏佩在济州城一家当铺里当掉了自己的贴身玉佩,兑了五百两银子,打算回清河镇开一家茶肆。
当时还未下定决心,时值几日之后,正值苏佩生辰,苏佩家里派了一名亲信给苏佩送了五千两的银票,外带一封书信。
书信是他父亲写的,大体意思如下:
女儿你也长大了,这么久没有回家,一定很想家吧。
爹和你娘都很好,不用挂念,想来过几日便是你生辰,爹便让苏八给你带了五千两银票,算是你的生日礼物。
想要什么东西就买,漂泊在外,不要亏待了自己,放心,不要怕钱不够花,咱家有钱,以后每年生日都会给你五千两。
看完书信的苏佩一点感觉都没有。
想家?不存在的。
在外面多好啊,有两位师兄,还有老秀才和黑丫头,可以无拘无束的过着日子,做自己喜欢的事。
比在家里每天守着那些繁文缛节的规矩有意思多了。
有一说一,如果苏佩她爹知道苏佩心中的想法,肯定会直接拉老秀才出来唠唠。
当初就是因为看中了老秀才的深厚底蕴才忍痛让自家的宝贝闺女追随于他。
没想到儒家的书卷气一点儿没沾上,反倒是越来越放飞自我了。
如果老秀才知道苏佩的想法,肯定会对她爹说,老哥,您这闺女,实在是天赋异禀,我教不了,真是教不了啊。
言归正传,话归正题。
自打腰包足了以后,苏佩的野心开始膨胀。
她下了一个决定,要开就开清河镇最大的店。
于是斥了两千两巨资在清河镇买下了一块地皮,并且装修成了现在的春风斋。
其规模比之济州城里的酒楼毫不逊色。
刚开业时,来春风斋的并没有多少客人。
多是些穷酸书生来此点上一壶茶,一坐就是好半天。
期间尽是谈些风雅趣事。
图什么,还不是看这个老板娘人傻钱多好骗。
指望着能不能攀凤富贵呢。
老秀才一看苗头不对,自家的白菜,自家的猪还没拱,怎么可能舍得让别家的猪拱。
于是就让陈知命过来撑场子。
作为老秀才的首席大弟子,小伙子人长得绝对没得挑。
这人比人,气死人。
论才华,这群书生肚子里的那点墨水不及陈知命十之一二。
论相貌,陈知命温文尔雅,甩出这些人几条街。
论大小,呃论身高,陈知命也属于堂堂八尺男儿,顶天立地。
正所谓灰溜溜的来,灰溜溜的走,不带走一片云彩。
没有了这群穷酸书生,春风斋的人气可谓是一落千丈。
啥条件啊?家里有矿还是咋滴,没事天天往五星级酒店里面跑?
后来,看着有些落魄的局面,苏佩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法子。
在春风斋门口立了块牌子,上面写了几个大字。
本地人可赊欠,待得新贵再偿还,不限时日。
意思就是只要你来春风斋,吃饭好住的好用的好,还不用花钱。
等你啥时候成了暴发户了,得,咱就把账结一下。
为了怕人看不清,苏佩故意把字迹写的很大。
好家伙,这还了得。
刚开始还好,一些人半信半疑。但时日已久,他们发现春风斋的掌柜还真没有要账的意思。
还有这种好事?
于是乎,这一传十,十传百就传开了。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了春风斋的大门。
最终,苏佩靠着一(bai)己(jia)之(niang)力(men)成功拉动了当地的GDP经济指标。
并多次荣获“苏大善人“这一称呼。
听到这里,闫良二人久久无语。
“飞瀑之下必有深渊,逆境之中方显强汉。二哥啊,只要用心去做一件事,我相信你也可以的。”苏佩适时握紧白嫩小拳头鼓舞道。
闫良表示现在不想跟她说话。
见两人不搭理自己,苏佩没话找话,看到宋小秘小黑手上剩下的半块地瓜,她使劲嗅了下小巧玲珑的鼻子:“咦,你这地瓜好像是我们春风斋的,味道都是一样的。”
二人立马想起今日学堂里王小九的话,嘴角一阵抽搐,可怜的小九。
王小九的叔父简直太过分了,吃白食就算了,你竟然还打包。
当真是地主家的傻儿子,不把钱当钱。虽然惊讶于苏佩的骚操作,但闫良并不至于生气。况且从刚才的话语中,他总结出了几点有用的信息。
一,苏佩并不是老秀才的私生女。
二,苏佩家里很有钱,极有可能是京都的达官贵人。
三,老秀才当年必定是名满京都,不然这种大户人家怎么舍得把自己的女儿送到老秀才身边求学。而且一去就是十余年。
想到此处,闫良又有些不解。
为何老秀才会在当年名噪京城的时候离开,选来回到清河镇做个教书匠。
还有就是京都学识渊博者繁多,苏佩家人为何偏偏选中了老秀才。
即便是回到清河镇,也要让苏佩追随左右。
越是想不通的事情,闫良心中越是如猫儿挠痒一般,好奇难耐。
不过老秀才既然从未对他们提起过,想必他就算开口去问也肯定是乘兴而去扫兴而归。
不过等下可以去和陈知命商量一下。
“所以,这荷包里的银子就是苏佩姐姐你的全部家当了?”宋小秘开口问道,她现在有些理解为什么闫良总是说她笨了。
“马上又到我生辰了!”苏佩羞涩一笑。
“我的刀子呢?”闫良感觉有些扎心。
“烧刀子!”宋小秘小声纠正。
“小贵子,去酒窖给师兄打上一壶烧刀子,要大壶的。”苏佩脆声道。
“得嘞!”楼上楼下忙活的小二里其中一位应了一声。
听着几人的话语,闫良陷入了沉思。
……
小二打好了酒,闫良收起矮桌上的荷包挂在腰间,两人并未走,小黑妞朝苏佩继续说道:“苏佩姐,能不能再借我十两银子。”
苏佩大吃一惊,她怎么知道自己还有十两银子,捂着呼之欲出的饱满警惕道:“你想干嘛?”
闫良也是有些不解,关于宋小秘,他知道,若是没有缘由,绝对不会开口要钱的。
宋小秘看到苏佩的表情便知道有戏,跟着循循善诱道:“我有一位小师弟,他叫王小八。”
“王小九。”闫良纠正。
“哦,我有一位小师弟,他姓王,他想要当一名剑客,天下第九的那种。”
苏佩点头,闫良的几位学生她都见过,王小九是男身女相,小脸虽然有些脏乱,但能看得出妥妥的是个秀气非常的小人儿。
刚开始,苏佩经常往老秀才那里跑,每次都是带着很多红红绿绿的小裙子让王小九试穿。
只是,王小九学剑跟她有什么关系?苏佩有些困惑。
“你试想,你跟闫良是不是都是老秀才门下?”
苏佩点头,这话说得没毛病。虽然闫良总是欺负她,但念在他毕竟是自己师兄的份上,苏佩每次去老秀才那里告状的时候都会提醒老秀才一句,下手轻点。
“那我那小师弟算不算你小师侄?”
苏佩继续点头,她认为宋小秘说的很对。
“那身为小师侄,想要学习剑术,而且是那种天下第九的剑术,你愿不愿尽几份微薄之力?我那小师弟别的不缺,独独缺少前往拜师学艺路上的十两盘缠。”
苏佩摸着自己饱满的精致小手微微放松,有些犹豫不决。
宋小秘趁热打铁:“苏佩姐,试想一下,十两银子对你来说只是几顿饭钱。但对于小师弟来说却是打开剑道大门的一把钥匙。
日后小师弟剑术有成,会为世人所敬仰,但若是没有当初身为师叔你的十两银子,他至死都走不出清河镇,对不对?”
正如宋小秘所言,十两银子不过是几顿饭钱,但若是可以让王小九成为一名人间无敌的剑客,那么妥妥的是小投资大回报。
想到日后回京,对哪些王公贵族的子弟看不上眼,直接轻飘飘的留下一句话:动手吧,小九,切记别伤了性命。
随后一道剑光闪过,面前直接倒下一群敢怒不敢言的纨绔子弟。
任谁来求情都没用,除了她爹。
念及此处,苏佩小眼睛发亮,只见她小手一拍,厚实的桌子顿时发出闷重的声音,这钱,她苏佩掏了。
她,苏佩,生意鬼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