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十天之内,李陵每天都站在山顶上,四方眺望,并未发现一个胡兵。
其实早在他们来之前,贰师将军李广利就遇到了敌军主力,两方厮杀,汉军大破匈奴右贤王。
可在归途中又被匈奴大军围困,汉军伤亡十之六七,就连将军本人也险遭不测。
这些消息他们早已耳闻,那么这乌泱泱的骑兵连现在隐藏到了哪里?
从时间和距离上推测,不可能去了西河与朔方。
那剩下的就只有一个地方——李陵所部现在的宿营地到北方的郅居水之间。
心在腔子里打鼓,将士们每天马不停蹄的赶路,既盼着遇到胡人,又害怕遇到的是他们的主力部队。
一支靴子已经落地,那么另一支靴子不知道何时落下。
他们在山间树林外安营扎寨,兵车首尾相连,结成圆环,形成第一道屏障。
环中帷幕相接,形成第二道,将帅居于中间。
沙漠早晚温差大,夜间滴水成冰,士卒们只好用少的可怜的树枝生火取暖。
从东到南,是一片漠漠黄沙。
从西到北,是一派连绵群山。
一个一个的夜晚,月亮逐渐由圆变缺,直至消失,最后只余一群闪耀的星星,天空变得异常凄美。
就在他们决定明天离开此地,继续往南进发的夜晚。
步哨注意到天狼星下方,一颗赤黄色硕大星星拖着红色光尾剧烈晃动起来,一颗,二颗,五颗,越来越多。
他禁不住喊出声,希望有更多的人注意到,但就只一瞬间,光亮完全消失,无
影无踪,一切恍如梦境般,不真实。
5
接到这一奇特讯息的李陵马上号令三军,天一亮就做好战斗准备。
他紧张地巡视四周,检查完各项部署,回到帐篷,合衣倒头便睡。
第二天,他起床后,走出大帐,外面将士们已经按照昨夜的布署,集结完毕,执戟持盾者有前,弓弩手在后,将士们整齐排列在兵车外围。
此刻的山谷陷入一种诡异的沉默,夹着山谷的双峰,耸立在黎明前的黑暗里,光和影轻轻悄悄的变幻位置,无声的演绎着某个不为人道的故事。
当朝阳从漠漠黄沙中突破地平线,投入到峡谷里时,从原本悄无声息的谷峰、山顶冲出无数的人影,一阵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宣告了匈奴主力的存在。
汉军迅速列阵,保持队型,偃旗息鼓,静默等待,直至胡兵前锋杀的还剩二十步。
突然战鼓隆隆,瞬息间,千弩齐发,箭如雨下,数百胡兵应弦而倒。
趁着胡兵惊慌失措之际,前方执戟者间不容发地发动第二波攻势。
直到对方全军崩溃,狼奔豕突地往山上逃去。
汉军乘胜追击,斩首数千。
首次遭遇,汉军可谓大获全胜。
然而单从数量上看,敌人有三万之多,足有十倍的差距。
即便以一当十,也只能打个平手。
更何况通过插在山上的旗帜判断,这波势力是单于的亲卫军,意识着单于就在附近,预料后续部队尚有八至十万之多。
此一役惨败,敌人非但不会就此退去,势必穷追不舍。
6
李陵当即决定拔营起寨,往南边撤离,不去受降城,沿着来时路,争取早日退回居延寨,即便这样也有上千里的路程要走。
南撤第三天,地平线起了遮天蔽日的黄色沙尘,是敌人的骑兵追上来了。
八万胡兵蜂拥而至,他们吸取上次的教训,只远远地围困汉军,并不逼近。
一旦汉军摆开战斗阵形,胡兵就驱马远离,避免近身搏击。
而汉军收起阵形赶路时,他们就密不透风地围过来放箭。
这样一来,汉军的行军速度明显拖慢,而且伤亡者加剧,匈奴人像一群野狼,等着吞食疲惫不堪的旅人。
双方用战术一点点地消耗对方,并伺机寻找给予致命一击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