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科幻空间

逆时针生长的树

扭曲

逆时针生长的树 青子桅 2993 2025-10-23 21:37:52

  钟楼顶的异象只持续了短短几秒。当林未晞指着老图书馆屋顶上方那片只有她能看见的、如同热浪般微微扭曲的空气,激动得说不出话时,陆时与却一脸茫然,他反复确认,最终肯定地告诉她,除了阳光下的屋顶瓦片和偶尔掠过的飞鸟,他什么异常也没看到。

  那诡异的、仿佛空间本身在波动的景象,只存在于林未晞的视野里。这个认知让她既感到一种诡异的“被选中”感,又涌起一股更深的寒意。江淮的布局,精准地指向了她这个正在经历“逆流”的人。那条“视线即路径”,是只有她才能踏上的独木桥。

  “你真的……什么都没看到?”林未晞不甘心地又问了一遍,声音带着颤抖。

  陆时与担忧地看着她苍白的脸和有些失焦的眼神,用力握了握她的手,试图传递一些温度和稳定感:“未晞,我真的只看到了普通的屋顶。是不是太累了,眼花了?或者这里空气不流通,有点缺氧?”

  林未晞摇了摇头,她知道那不是幻觉。那种空间的扭曲感如此真实,就像透过晃动的水面看对岸的景物。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目光从那片逐渐平复、恢复正常视觉的区域收回。U盘消失了,钟的指针逆跳了一格,这绝非偶然。那条“路径”一定指示了下一步的方向。

  “不,时与,我看到了。”她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那条‘路径’指向老图书馆的屋顶。我们必须去那里看看。”

  陆时与看着她眼中不容置疑的决心,知道再劝也无用。他点了点头:“好,我们去。但怎么上去?图书馆屋顶可不是随便能去的。”

  这确实是个难题。老图书馆是栋四层红砖建筑,屋顶是倾斜的瓦片结构,没有明显的出入口。他们绕到图书馆后面,仔细观察。幸运的是,在图书馆背阴面,靠近一棵高大梧桐树的地方,有一道锈迹斑斑的、直通屋顶的消防爬梯,下半部分虽然被收起了,但看起来并非完全无法触及。

  “我可以爬上去,然后把梯子放下来。”陆时与评估了一下高度和那棵梧桐树的位置,做出了决定。他身手矫健,借助梧桐树粗壮的枝干和墙壁的凸起,几下就攀到了足够的高度,用力拉下了那道沉重的消防梯。伴随着刺耳的金属摩擦声,梯子顺利展开。

  两人一前一后,小心翼翼地爬上了图书馆的屋顶。屋顶铺着深红色的瓦片,因为年代久远,很多已经松动碎裂。他们必须非常小心地移动,以免滑倒或踩塌瓦片。午后的阳光毫无遮挡地洒在屋顶上,有些晃眼。

  根据钟楼上的标记和那条只有林未晞能感知的“路径”,他们朝着屋顶的中心区域摸索过去。那里是屋顶的最高点,有一个用来固定避雷针的、低矮的砖石基座。

  就在基座旁边,一堆看似随意堆积的、被风雨侵蚀得发白的旧瓦片下,林未晞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迹象——有几块瓦片的颜色和周围略有不同,像是后来被人为放置上去的。她示意陆时与帮忙,两人小心翼翼地搬开那些松动的瓦片。

  瓦片下方,露出了一个大约一尺见方的、用防水油布包裹的金属盒子。盒子的大小和材质,与她在逆时针树下挖到的那个几乎一模一样,只是表面多了一些斑驳的锈迹。

  林未晞的心脏再次狂跳起来。她颤抖着手,打开盒子。里面没有儿童画,没有星盘,也没有笔记本。只有两样东西:

  一张折叠起来的、绘制在防水纸张上的、更加精细的校园及周边区域地图。地图上,除了之前标记的钟楼、天文台、逆时针树和老图书馆,还多了几个新的标记点,并用复杂的几何线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看似毫无规律、却又隐隐透着某种对称性的网络。在地图的一角,用红笔醒目地写着几个字:“节点网络初步勘测图-异常能量场分布示意”。

  另一个,则是一个更小的、密封性极好的透明塑料盒,里面装着一块指甲盖大小、呈不规则多面体、散发着微弱幽蓝色荧光的晶体。晶体旁边附着一张极小的标签,上面是江淮的字迹:“样本- 01;来源:逆生木根系;特性:未知辐射;警告:高活性,谨慎接触。”

  逆生木根系样本!散发着未知辐射的晶体!异常能量场节点网络图!

  这些发现,将“逆时症”从一个抽象的、可能是生理或心理的“现象”,猛地拉向了一个更具实体、更接近某种超自然或科幻概念的范畴!那棵逆时针树,不仅仅是象征,它本身可能就是某种……能量的源头?或者说,是一个“节点”?

  林未晞拿起那块晶体,隔着塑料盒仔细观察。那幽蓝色的荧光似乎有生命般,在微微脉动。她感到指尖传来一种极其微弱的、类似静电的麻刺感,即使隔着盒子也能感受到。更让她心悸的是,当她凝视那光芒时,脑海中那首《小星星》的旋律突然变得异常清晰响亮,同时,一阵短暂的眩晕袭来,眼前的屋顶景象似乎又出现了那种水波般的扭曲。

  她赶紧将晶体放回盒子,紧紧盖上。这东西太诡异了。

  “这是什么?”陆时与看着那块发光的石头和地图,脸上写满了震惊和困惑。眼前的这一切,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

  “是江淮留下的……更关键的线索。”林未晞将地图摊开在膝盖上,仔细研究起来。地图上的节点网络中心,赫然就是那棵逆时针树。而钟楼、天文台、老图书馆,都是这个网络上的重要节点。除此之外,地图上还标记了校园外附近的几个点:一个废弃的气象观测站、一条穿过城市边缘的河流的某个弯道、甚至还有远郊的一座小山丘。

  难道,“逆时症”的影响范围,远不止校园?或者说,这种“异常能量场”覆盖了更广的区域?

  在地图的下方,还有一行小字注释:“网络处于不稳定状态,能量波动与天体运行周期(特别是月球近地点)存在疑似关联。下一个显著峰值预计在:2023年10月28日,月掩金星之夜。”

  2023年10月28日?那不就是……不到三周之后?

  月掩金星?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江淮认为这种“异常能量场”的波动与天文事件有关?而下一个“峰值”即将到来?这会是关键吗?

  林未晞感到一阵紧迫感。时间不多了。无论是高考,还是她自身的“逆流”速度,抑或是这个即将到来的能量峰值,都像一把把悬在头顶的利剑。

  他们小心地将地图和晶体样本收好,将屋顶恢复原状,然后顺着消防梯爬了下去。离开图书馆时,夕阳已将天空染成橘红色。

  带着沉重的发现和更多的谜团,林未晞回到了家。她将自己反锁在房间里,将那张节点网络图铺在书桌上,与之前的所有线索——笔记、日志摘录、代码——放在一起,试图拼凑出更完整的图景。

  随着研究的深入,一个更加惊人、也更加恐怖的推测逐渐在她脑海中成型:

  江淮所经历的,可能根本不是什么“病症”,而是一种由某种未知能量场引发的、局部时空结构的物理性畸变!那棵逆时针树(逆生木)可能是这个能量场的一个天然或人为形成的“奇点”或“锚点”。靠近它或处于能量场节点附近的人,可能会受到这种时空畸变的影响,导致自身的时间流向发生紊乱甚至逆转!

  而那种幽蓝色的晶体,可能就是这种能量场的物质化表现或副产品!它源自逆生木的根系,具有未知的辐射特性,或许是导致“逆流”的直接诱因!

  如果这个推测成立,那么所谓的“逆时症”,就不是一种需要医学治疗的疾病,而是一种……物理现象!一种可怕的、无法用常规手段抵御的时空灾害!

  这个想法让林未晞浑身冰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仅仅找到江淮是不够的,甚至找到“治疗方法”可能都是徒劳。关键在于理解并设法影响或关闭这个“异常能量场”本身!

  而即将到来的月掩金星之夜,能量场的峰值期,或许就是一个观察、甚至干预的关键窗口!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收到一条新信息。是沈哲发来的,内容极其简短,却让她瞬间屏住了呼吸:

  “服务器日志有新发现。20180330后,有非正常访问记录,IP隐匿,目标:/audio/最后一段.enc。尝试破解失败,文件加密等级极高。怀疑有‘第三方’也在找东西。小心。“

  第三方?!

  除了她和沈哲,还有别人在追查江淮和这个服务器!而且目标直指最后一段、加密等级最高的音频文件!那里面到底记录了什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