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现代言情

映刻

第三章 礼貌的往来

映刻 浅浅不由心 1824 2025-10-25 18:37:34

  时间平静地滑入初秋。

  自从暗房那日后,江述白和林栖迟没有再见面。

  那张冰湖底片的扫描件安静地躺在江述白的电脑文件夹里,与无数其他灵感素材并列,没有激起特别的涟漪。

  他依然忙碌,往返于事务所、工地和各类商务会谈之间。

  只是在某个翻阅摄影杂志的午后,看到某位大师的极简主义作品时,会偶尔想起那张底片,以及林栖迟在红灯下专注的侧脸。但也仅此而已。

  林栖迟的生活同样充实。她接了一个出版社的委托,为一系列城市游记配图,大部分时间都背着相机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

  有时路过某个正在建设的重大项目,看到围挡上“述境设计”的logo,她会想起那个气质清冷的建筑师,然后继续自己的路程。

  两周后的一个周四下午,林栖迟在整理工作邮箱时,发现了一封来自某建筑论坛的邀请函。

  她这才想起自己很久前注册过这个论坛,因为主讲人之一是她的硕士导师陈教授。

  她本来不打算参加,但看到论坛主题是“空间叙事与场所精神”,又改变了主意。这对她的摄影创作或许会有启发。

  论坛当天,林栖迟提前十分钟到达会场,在靠后的位置坐下。她穿着简单的白色衬衫和卡其色长裤,像个普通的学生。

  论坛开始后,她专注地听着各位建筑师的发言,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当江述白上台时,她稍稍坐直了身体。

  他今天穿着深灰色的西装,比在拍卖行时多了几分学者的气质。讲台上的他从容不迫,讲述着建筑如何通过空间、光影和材质的组合来讲述故事。他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来,低沉而清晰。

  “建筑不仅是功能的容器,更是情感的载体。”江述白切换着幻灯片,“一个好的空间,应该能够与人对话,唤起记忆与共鸣。”

  林栖迟认真地听着,发现建筑师和摄影师在创作理念上竟有如此多的相通之处。他们都试图捕捉某个场所的本质,只是用的媒介不同。

  提问环节,有听众问及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江述白的回答让她印象深刻:“传统不是简单地复制形式,而是理解其精神内核,用当代的语言重新诠释。就像我们欣赏古典音乐,不是要回到那个时代,而是感受其中永恒的美。”

  论坛结束后,林栖迟本想悄悄离开,却在出口处遇见了陈教授。

  “栖迟!”陈教授热情地叫住她,“你也来了?刚才的论坛怎么样?”

  “很有启发,特别是关于空间叙事的讨论。”她微笑着回答。

  这时,江述白也从会场走出,陈教授立即招手叫他过来。

  “述白,来介绍一下,这是我以前的学生林栖迟,现在是很优秀的摄影师。”陈教授又转向林栖迟,“这是江述白,我最有才华的学生之一。”

  江述白微微颔首:“林小姐,我们又见面了。”

  陈教授惊讶地看着他们:“你们认识?”

  “在拍卖行有过一面之缘。”江述白轻描淡写地带过,没有提及底片的事。

  三人简单聊了几句,主要是陈教授在说话,询问各自近况。谈话间,江述白和林栖迟都保持着恰到好处的礼貌,就像任何两个通过共同熟人认识的陌生人。

  “对了,栖迟,”陈教授突然想起什么,“下个月学校有个跨学科的艺术对话活动,你要不要来参加?我觉得你的作品很适合在那里展示。”

  “谢谢老师,我会考虑的。”

  “述白也应该来,”陈教授转向江述白,“你们这些年轻创作者应该多交流。”

  江述白礼貌地点头:“如果有时间,一定参加。”

  谈话到此为止。他们一起走到大楼门口,互相道别。江述白要去参加另一个会议,林栖迟则准备回工作室。

  “再见,江先生。”林栖迟说。

  “再见。”江述白微微欠身,然后转身走向另一个方向。

  走在回工作室的路上,林栖迟回想刚才的对话。江述白在论坛上的发言让她对他有了多一些了解,但他们之间的交流依然停留在最表面的社交礼节。

  她打开手机,找到江述白的微信,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发任何消息。

  另一边的江述白,在前往下一个会议的车上,也短暂地想到了刚才的偶遇。

  林栖迟今天看起来比前两次见面更加沉静,像个认真听课的学生。他点开她的朋友圈,里面大多是摄影作品分享,几乎没有个人生活的痕迹。

  他关掉手机,望向窗外流动的街景。

  这样挺好,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偶尔在专业场合相遇,点头之交。简单,清晰,不会打乱彼此的生活节奏。

  一周后,林栖迟在整理资料时,发现了一份关于北欧建筑的报告。她想起江述白在论坛上提到过北欧设计,便顺手把报告发给了他,附言:

  「偶然看到这份资料,不知你是否需要。」

  半个小时后,江述白回复:

  「收到,谢谢。祝好。」

  对话再次结束。

  秋日的阳光透过工作室的窗户,在地板上拉出长长的光影。

  林栖迟放下手机,继续整理她的照片。城市另一端的江述白,在回复完信息后,也继续投入工作。

  两条平行线,在短暂的交汇后,又回到了各自的轨道。没有特别的期待,也没有刻意的回避。一切都那么自然,那么平常。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