棠溪渊站在紫宸殿的丹壁之下,看着内侍监将最后一盏琉璃灯挂上廊檐。
殿外的夜露打湿了他的锦袍下摆,他却浑然不觉——此刻他满脑子都是方才密探回报的消息:左相已联合三位御史,准备在明日上朝时参他“结党营私,干预漕运“;而那个突然冒出来的快意阁,竟在江南截了他运往京都的生辰纲,据说里面藏着给太后的“寿礼“。
“殿下,该入席了。“贴身内侍低声提醒。
棠溪渊深吸一口气,将袖中那枚刻着“渊“字的玉佩攥得更紧——这是当年母后临终前给他的,说“危难时,可凭此寻太后相助“。
如今太子之位岌岌可危,父皇又属意幼弟棠溪泽,他必须在今夜的万寿宴上,让太后成为他最坚实的后盾。
当内侍抬着那座紫檀木寿屏走进殿时,满座宾客都倒吸一口凉气。
屏上绣的“松鹤延年图“栩栩如生,针脚细密处竟与三十年前先皇后亲手绣给太后的那座如出一辙。
“这......这不是先皇后的手艺吗?“太后扶着凤椅扶手,声音微微发颤。
棠溪渊跪地叩首,声音哽咽:“回皇祖母,儿臣寻遍江南绣娘,耗时三月才复刻完成。母后在世时,每年万寿节都要为您绣寿屏,儿臣不孝,只能用这种方式替母后尽孝......“话未说完,已泣不成声。
他算准了太后对先皇后的愧疚——当年先皇后难产而死,太后一直认为是自己苛责导致。
这座复刻的寿屏,既是在提醒太后“母子情深“,更是在暗示自己是先皇后唯一血脉,岂能坐视我被构陷。
果然,太后眼圈泛红,亲自将他扶起:“好孩子,难为你有心了。“
趁着太后心绪波动,棠溪渊呈上第三件礼物:一件通体雪白的狐裘,皮毛在烛火下泛着银光。
“此乃北国将领所献白狐裘,据说百年难遇,能保皇祖母福寿安康。“他顿了顿,话锋一转,“只是北国蛮族近来蠢蠢欲动,儿臣愿领兵出征,为父皇分忧,为元启拓土!“
太后抚摸着狐裘,目光复杂地看了眼龙椅上的皇帝:“皇孙有此雄心,是元启之福。只是......“她话锋一转,“哀家听说,江南漕运近来不太平?“
溪渊心中一凛——太后果然知道了生辰纲被劫的事。
他立刻伏地道:“儿臣正追查此事!据查是江湖邪派快意阁所为,儿臣已命人围剿,定要将贼人碎尸万段,以正国法!“
就在左相准备起身发难时,棠溪渊突然从袖中取出一卷黄绫,高举过头顶:“儿臣还有第三份寿礼——文武百官联名恭祝皇祖母万寿无疆!“
内侍展开黄绫,上面密密麻麻签满了名字,竟有朝中半数官员!连几位素来中立的老臣也赫然在列。
左相脸色骤变——他没想到棠溪渊竟暗中拉拢了这么多人。
太后却笑了:“好,好!看来渊儿在朝中威望不浅。“
她故意提高声音,“江如海,将这联名疏呈给皇上看看——让皇上也知道,咱们元启的臣子,是何等同心同德!“
这卷联名疏是棠溪渊用三个月时间换来的:有的是他许诺高官厚禄,有的是他抓住对方把柄胁迫,还有的是他用先皇后的旧情打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