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短篇

楼影下的光

第5章 烟火满巷

楼影下的光 作家绿叶 2768 2025-11-06 17:14:04

  社区活动室的桌子上,摊着一张皱巴巴的户型图,阿芹用红笔在上面圈出一块:“这里放蔬菜货架,这边隔个小间做快递代收,最里面摆上日用品,这样既整齐又方便。”

  王芳抱着孩子,手指点在“日用品区”:“芹姐,咱们进点性价比高的洗衣液、卫生纸吧,邻居们都爱用实惠的。”张婶蹲在旁边,手里拨着算盘,指节无意识地用力——其实她心里早打了鼓:这日用品一卖,自己小卖部的生意会不会被抢?但看着阿芹和王芳眼里的光,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只慢悠悠说:“我看行,不过进货得找靠谱渠道,我认识个批发商,价格比超市低不少,明天带你们去。”夜里关了小卖部的门,她对着账本叹气,以前一个月营业额才三千多,要是服务站抢了生意,这日子可怎么过?

  自从张婶常来“烟火团”帮忙后,三个女人成了社区最忙碌的身影。阿芹凌晨五点跑外卖,早高峰结束去批发市场挑菜;王芳守着团购点,兼顾孩子;张婶每天先把小卖部摆好货,再去服务站搭把手,中午回小卖部盯生意,下午又折返回来。有次阿芹来借麻袋,她忍不住试探:“你们这服务站啥都卖,以后我这小卖部怕是要关门喽。”阿芹听出话外音,笑着说:“张婶,咱们是互相帮衬,哪能抢你生意?你这儿晚上还开着,正好补咱们的空档。”

  筹备便民服务站时,邻居们纷纷援手。李阿姨带老人刷墙,小周设计招牌搭小程序,李哥帮忙拉货搬货架,阿芹的男人也拄着拐杖钉钉子。有天下午,张婶正整理快递,一个中年男人拿着青菜争执:“这菜比超市还贵,坑邻居呢?”张婶气得脸红:“早上刚进的鲜菜,比超市便宜五毛!”阿芹连忙过来:“大哥,要是贵了我退钱赔菜。您看这菜多新鲜,办会员卡还能打九折。”男人愣了愣,当场办了卡:“我信你们,以后就来这儿买。”张婶看着阿芹解围的背影,心里暖了些,可账本上的数字仍让她悄悄揪着心。

  日子一天天过,便民服务站终于要开业。前一晚大家忙到深夜,张婶煮了饺子,阿芹说:“稳定后招下岗工人吧。”王芳提议搞公益角捐旧物,张婶笑着点头,心里却还藏着点小忐忑。

  开业当天,招牌红底白字格外醒目。邻居们纷纷祝贺,李阿姨送绿萝,小周送电子秤。阿芹在蔬菜区称菜,王芳守日用品区,张婶整理快递,李哥送水果,阿芹男人帮忙收钱,孩子们跑来跑去。中午社区主任送锦旗:“邻里互助,温暖人心。”阿芹接过锦旗时,张婶看着热闹的人群,忽然发现不少人取完菜就往她的小卖部去——李阿姨取了土豆,转头买了袋醋;张大爷订了大米,顺带拿了瓶酱油。

  傍晚生意淡了,张婶锁上小卖部,提着绿豆糖水走进服务站,保温桶还没放下就笑了:“今天小卖部卖了不少,比平时多赚了百来块!”她掏出小账本:“服务站这边,蔬菜860块,日用品520块,快递代收80块,除去成本杂费,净利润380块。”

  阿芹拿起笔:“按咱们说好的4:3:3分,我152块,你和王芳各114块。”王芳摆手:“你更累,该多拿。”阿芹笑着摇头:“我跑外卖是额外收入,团购按约定来。对了,每月拿10%当邻里互助基金,帮困难邻居。”张婶和王芳立刻点头,张婶心里的石头彻底落地,算账时嘴角止不住上扬——以前小卖部月营业额三千多,现在竟能涨到七千多,翻了一倍还多。

  这时李哥推着三轮车送来西瓜:“天热,解解暑。”大家围坐吃瓜聊天,月光洒在地上像银纱。张婶咬着西瓜,忽然想起当初的担心,忍不住笑自己:原来不是“你抢我生意”,是“一起把日子过好”。她现在会在小卖部摆团购宣传单,阿芹和王芳也会跟邻居说:“张婶这儿有茶叶蛋,饿了垫垫。”

  阿芹看着眼前的一切,忽然觉得楼影下的光已照亮整个社区。张婶心里清楚,她守的不只是小卖部,更是邻里情分——这份情分,比赚钱更踏实。

  隔天清晨,阳光刚漫过巷口的梧桐,张婶就把小卖部的卷帘门拉了起来。刚摆好货架,住在隔壁单元的陈奶奶就拄着拐杖走了进来,手里攥着个小布包:“张婶,给我订两斤茄子、一把空心菜,昨天阿芹说今天有新鲜的本地菜。”

  张婶连忙从抽屉里拿出个小本子,眯着眼睛记下:“好嘞陈奶奶,我这就跟王芳说,中午菜到了我喊您。”她顿了顿,又笑着说:“今天还有刚进的葡萄,甜得很,您要不要带一串?”陈奶奶摆摆手:“不了不了,我牙不好。”张婶也不勉强,转身给她倒了杯热水:“您先坐着歇会儿,等会儿我带您去服务站取菜,顺便让您看看那葡萄,不买也没关系。”

  陈奶奶点点头,坐在门口的小凳子上,看着张婶麻利地整理货物。没过多久,王芳发来微信说菜到了,张婶锁上小卖部的门,扶着陈奶奶往社区活动室走。路上碰见买菜回来的李阿姨,李阿姨笑着说:“张婶,今天你这‘联络员’又上岗啦?”张婶拍了拍口袋里的账本:“可不是嘛,陈奶奶眼神不好,我帮着订菜,顺便带她逛逛。”

  到了服务站,阿芹正忙着给居民称菜,王芳怀里的孩子看到张婶,咯咯地笑了起来。“张婶来啦,陈奶奶的菜我给留着呢。”王芳把装着茄子和空心菜的袋子递过来,又拿起一串葡萄,“这是今天刚到的,您尝尝。”张婶接过葡萄,剥了一颗递给陈奶奶:“您试试,甜得很,软乎,适合您吃。”

  陈奶奶尝了一颗,眼睛亮了起来:“真甜!那给我来一串。”张婶笑着对王芳说:“记在我账上,等会儿一起结。”王芳连忙摆手:“不用不用,这是给您和陈奶奶尝鲜的。”张婶却不依:“那可不行,做生意得有规矩,该多少钱就多少钱。”

  这时,阿芹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个小盒子:“张婶,这是昨天互助基金剩下的钱,咱们商量着给陈奶奶买了点鸡蛋和牛奶,您帮着带给她。”张婶接过盒子,递给陈奶奶:“陈奶奶,这是社区给您的一点心意。”陈奶奶看着盒子里的鸡蛋和牛奶,眼眶红了:“谢谢你们,谢谢你们还记得我。”

  张婶扶着陈奶奶走出服务站时,陈奶奶忽然说:“张婶,以后我买菜就找你订,你人实在,还贴心。”张婶心里暖烘烘的,笑着说:“您放心,以后您想吃啥,我都帮您订。”

  回到小卖部,张婶把陈奶奶的葡萄装好,又从货架上拿了袋饼干:“陈奶奶,这饼干您拿着,饿了的时候吃点。”陈奶奶接过饼干,感动得说不出话来。

  中午时分,小卖部的生意渐渐好起来。张婶忙着给客人拿东西、算账,脸上一直带着笑容。她忽然发现,自从和阿芹、王芳一起办了便民服务站,她的小卖部生意越来越红火,邻里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以前她总觉得一个人守着小卖部孤单,现在每天都有邻居来聊天、买菜,日子过得充实又热闹。

  傍晚,张婶关了小卖部的门,提着刚煮好的糖水去服务站。阿芹和王芳正在整理货架,看到张婶来,连忙停下手里的活。“张婶,您来啦。”王芳笑着说。张婶把保温桶放在桌上:“大家累了一天,喝点糖水解解暑。”

  三人围坐在一起,喝着糖水,聊着今天的生意。张婶说:“今天小卖部卖了不少东西,多亏了你们服务站带人气。”阿芹笑着说:“咱们是互相帮衬,以后咱们还要一起把日子过得更红火。”

  月光洒在巷口,照亮了小卖部和便民服务站的灯光。张婶看着眼前的一切,忽然觉得,这巷口的暖光,不仅照亮了她的生意,更照亮了她的心房。她知道,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平凡的日子就会充满温暖和希望。

按 “键盘左键←” 返回上一章  按 “键盘右键→” 进入下一章  按 “空格键” 向下滚动
目录
目录
设置
设置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指南